观察 | 共探能源转型升级新路径

观察 | 共探能源转型升级新路径
2024年06月18日 14:2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共探能源转型升级新路径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衣韵潼

  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升,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建成,但与此同时,也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在布局“十五五”规划的关键当口,如何以新型能源发展观谋划电力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做出进一步转变?6月14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举办“能源安全新战略与电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共同探索能源转型升级新路径。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重中之重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供给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是重中之重,要整体谋划好全局和局部、转型和保供、能源和产业等的关系,解决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矿产资源、网源协调、灵活调节资源等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耀华表示

  深化能源安全新战略,关键矿产资源不仅是物质基础,更日渐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要点。在全球供需紧张局势下,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资源的难度、代价都将进一步加大。如何破题?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龚一莼提出,回收利用有助于减少对初级供应的需求,减轻国内矿产资源初级供给压力,在确保矿物供应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网源协调方面,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叶小宁指出,基于大基地成为新能源开发新模式、分布式光伏规模持续增大等现实情况,统筹新能源、电网和调节能力,除了要做好电力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外,还需要加强全网统一调度,推动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运行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多管齐下。

  对于如何推动灵活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张富强提出未来需加大对“核能+X”的综合利用;需要根据电力系统不同调节需求类型、规模和分布,优化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发展组合;通过市场机制体现气电在调峰方面的价值,有序扩大碳市场交易覆盖范围,拓展气电的正外部性收益。

  深化推进区域电力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面对我国新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有效统筹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前及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秋莉认为,在统筹提升“西电东送”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抓住“双碳”机遇,提前布局产业西移与“西电西用”,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在她看来,当下,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已经推动产业加速向西部转移和布局,未来,需要加快完善产业规划与能源电力布局相协调,建立健全区域碳预算、产业绿电支持等政策,完善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等配套。

  在推动区域电力协调发展中,如何统筹优化电力行业地区间碳排放与电力发展布局?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冯君淑提出,区域电力梯次有序碳达峰是区域电力协调发展的关键表征,电力需求的高增长态势将对区域电力梯次有序碳达峰产生“反转式”影响,基准情景下,区域电力按照“东北-东部-西部-中部”次序达峰,电力高需求情景下,电力行业区域碳达峰先后次序变为“东北-西部-东部-中部”。

  进一步完善能源技术与机制建设

  随着能源转型持续推进,能源安全风险问题呈现复杂化、动态化和系统化特征。面对新形势,进一步发挥科技力量,推进能源技术变革,优化市场机制,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电碳市场环境,推动能源低碳发展和高效利用,亦是时代交予能源系统的新任务。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吴聪表示,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科技攻关体系由“常规技术攻关+颠覆性技术储备”、“硬技术+软技术”构成,后续,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集成科技创新设计,一要重视科技创新与能源电力“双碳”路径一体化布局,二要重视常规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统筹,三要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四要重视科技创新与愿景驱动、场景驱动有机结合。

  聚焦电碳市场改革,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启星认为,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电价体系,要建立基于市场并兼顾电力安全保供的价格体系,利用市场机制体现新能源多元价值,形成更能体现用户占用输配电容量的价格机制以及引导用户用能习惯、挖掘用户侧调节能力的销售电价体系。

  针对电力碳排放的统计核算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高级专家金艳鸣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区域送出受入电力间接碳排放统计核算、企业用电间接碳排放核算、支撑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电力碳足迹等。如何完善这一体系?她建议,“首先,立足国情,服务国家碳治理现代化;其次,坚持系统思维,推动‘能源向新’与‘产业向绿’同频共振;最后,重视战略引领,真正提升碳核算的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余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研究院 新能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