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是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承担着引领行业创新、
推动整个白酒行业向着高层次发展的重任。
出品丨云酒头条
编者按
为了弘扬中国名优白酒的传承与创新,给产业发展以引领推动,给市场消费以主流导向,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起和主办“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活动。
这是一次中国名酒的再回味,一场酒业大师、权威专家、前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们对中国名酒的集中鉴评,一场鉴评专家、媒体走进企业的深度调研行,一次持续全年的中国名酒集中巡礼报道,一场年终榜单、鉴评结果、宣言发布,一份年度酒业传承与创新报告发布,一场年终中国名酒成就集中展示。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正式诞生了“中国名酒”这一白酒行业的至高荣耀。
37年后的1989年,在最后一届全国评酒会上,“中国名酒”的范围进一步扩充。
茅台、汾酒、五粮液、洋河、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全兴、双沟、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每一个名字都在白酒发展史上熠熠生辉,被历史永远定格。
并且,作为传统酒类的实业代表,中国名酒在产业经济、地区发展、税收贡献、投资回报、劳动就业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来到2024年,中国名酒持续推动着行业向上、向前。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时,全国白酒产量仅10万余吨。
那是一个步履多艰的年代,国内所有轻工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动白酒等传统手工业,走向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
而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白酒产业,要从零开始建立工业基础,满足全国5亿多人的饮酒需求,其中艰辛可想而知。首先站在行业改革前沿的,依旧是名酒企业。
从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到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期间,白酒行业知名的“三大试点”:泸州老窖试点、汾酒试点、茅台试点相继展开,名酒第一次通过技术传播的方式,对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后几十年间,白酒行业又相继在名酒带领下进行了酿酒机械化改进,以及气相色谱分析和勾兑调味技术等技术推广,工业化发展得到了极大进步。
到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时,在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头部名酒的扩产引领下,全国白酒产量已经超过448万吨。
此时距离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参加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的企业数量创下了历届之最,参赛白酒样品超过360个,最终评选出17个金质奖,以及53个银质奖。
从1952年到1989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白酒行业从传统手工业顺利跨越至工业化时代,产量翻了近五十倍。
同时,从四大名酒的评选到十七大名酒的诞生,白酒行业不仅完成了产量的飞跃,也同时完成了品质、品类、品牌的奠基,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更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为国民经济做出了显著贡献。
这一切,依旧是以名酒作为白酒行业的产业创新先锋完成的。名酒不仅代表着当时白酒行业的最高水平,也为白酒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被称为“最严的一届全国评酒会”,此后数十年间,白酒行业历经数次调整,走过“黄金十年”,来到新的深度调整期中。
2023年轻工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酿酒行业利润总额2503亿元,占全国轻工行业利润总额的18%,利润率达到27.7%,在所有轻工细分行业中排名第一。这当中,白酒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利润总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7.5%。仅以十七大名酒去年的营收情况来看,在行业中的营收占比接近40%。
可见,名酒仍是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引领行业创新,推动整个白酒行业向着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的重任。
█从品类到产区,名酒夯实产业之基
从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将近72年的时光,白酒行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不仅顺利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也完成了品质标准的建立、细分品类的创新、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现代产业集群的成功孵化。
技改、扩产、产业升级,白酒行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总是离不开名酒的身影。
技术层面,从“三大试点”开始,名酒企业就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列,不仅奠定了香型基础,也确立了生产标准,为行业带来丰富的生产发展经验,成为行业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一直到今天,向名酒企业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经验,也依然是行业主流。
现在,白酒行业已全面进入到数智化改革当中,名酒企业依然扮演着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2023年公开研发费用数据的七家上市名酒企业,总研发投入超过22亿元。数字化项目、智能化项目已经成为个名酒企业,甚至是行业整体,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质量的主要抓手。
以贵州茅台为例,2023年,其研发投入达到6.22亿元,位列行业之最。科技始终是工业体系的第一生产力。结合今年被频繁提及的“新质生产力”,名酒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与引领性,再次得到生动体现。
产区层面,名酒企业为当地产业集群的建立,更是提供了核心支撑,以及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细数各名酒企业以及各产区的成长发展史,不难发现,产区往往是围绕着名酒而得到壮大。
如茅台与仁怀产区,五粮液与宜宾产区,泸州老窖与泸州产区,汾酒与汾阳产区,洋河与宿迁产区,古井贡酒与亳州产区,剑南春与绵竹产区……
数据显示,2023年,仁怀市酒类行业共上缴税收696.66亿元,其中茅台集团623.55亿元,地方酒企73.11亿元;在宜宾,去年全市白酒产业实现营收1804亿元,其中五粮液营收837.72亿元;在宿迁,去年白酒产业实现产值454亿元,仅洋河股份便达到了331.3亿元营收;在汾阳,白酒产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营收近350亿元,而汾酒营收便达到319.28亿元……
不仅头部名酒对于产区发展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建立以及产业链的聚拢,在中小产区,名酒依然具备强大的品牌吸引力以及产业凝聚力,为当地酒类产业以及细分品类的长远发展,带来强大助力。
又如西凤酒对于宝鸡产区以及凤香白酒的核心支撑,以及汾酒、黄鹤楼酒、宝丰酒对清香白酒的共同助推。
产业层面,名酒在过去七十余年的酒业发展历程中,起到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
无论是品质、产量,还是产品、价格、品牌,亦或是产区建立、产业集群化发展、全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名酒都以其卓越的表现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和未来走向。
█持续释放红利,与社会共享发展
在中国酒业的近现代发展史中,名酒不仅是当地企业的重要财税来源,还对地方产业发展、人口就业、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放到投资市场来看,名酒的稳健发展,在创造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持续向合作伙伴和社会环境,共享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2023年度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年度分红/年度拟分红(不包含特别分红)规模达851.15亿元,现金分红率达54.57%,较2022年度分红力度,有大幅提升。并且A股21家(包含青海春天)白酒上市公司去年员工总数超过13.6万人,同比增加了6000多人,其中名酒企业的员工人数便接近12万。
名酒企业在其间的表现,令人瞩目。仅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舍得酒业七家上市名酒企业2023年分红总计便超过800亿元。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贵州茅台累计现金分红达到2714.4亿元,超过2001年上市募资22亿元的123倍;而五粮液累计现金分红已达760亿元人民币,是其募集资金总额的20倍,并且已连续8年保持分红率超过50%;洋河股份累计分红423.23亿元;泸州老窖累计分红353s.53亿元;山西汾酒累计分红116亿元;古井贡酒累计分红70.57亿元;舍得酒业累计分红21.49亿元。累计分红接近4500亿元。
同时,名酒企业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践行方面,也贡献了榜样力量。
以茅台为例,2023年其员工人数3.3万人,并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在产业上下游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公益方面总投入达到2.74亿元,覆盖更多人群;乡村振兴总投入5170万元,乡村振兴惠及人数5万余人,并对部分地区开展人才帮扶以及技术培训工作;环境方面,贵州茅台在减碳、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多样性保护,都取得了重要进步。
不仅是茅台,全国各地的名酒企业在不同时代下,都肩负着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
多年来,名优白酒在产品质量提升、酿造技术进步、品牌与企业规模、国际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创新发展,为经济高速增长、消费质量提升作出巨大贡献。
通过精湛的酿造工艺、独特的品牌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酒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满足着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白酒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自信。
为了弘扬中国名优白酒的传承与创新,给产业发展以引领推动,给市场消费以主流导向,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起和主办“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活动。
这是一次中国名酒的再回味,也是一场酒业大师、权威专家、前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们对中国名酒的集中鉴评,一场鉴评专家、媒体走进企业的深度调研行,一次持续全年的中国名酒集中巡礼报道,一场年终榜单、鉴评结果、宣言发布,一份年度酒业传承与创新报告发布,一场年终中国名酒成就集中展示。
这将是中国酒业大师、历届全国评酒会评委们多年来,规模最大、阵容最齐的一次“再聚首”。届时将邀请中国酒业大师、历届全国评酒会评委组成鉴评委员会。
鉴评委员会主席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酒业大师、第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季克良,酒业大师、国家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景炎担任。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