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怎么样?老人和机构这样说

医养结合怎么样?老人和机构这样说
2024年06月18日 12:57 媒体滚动

自从入住了山东省青岛福彩养老院,秦玉方终于能踏踏实实睡觉了。

“我84岁,老伴88岁,儿子和儿媳年纪也大了。”秦玉方告诉记者,老伴意外摔伤后,她一个人根本照顾不了,“感觉快要扛不住了,这才住进了养老院。”

让秦玉方没想到的是,她这一住就不想回家了。

“这里是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老伴有护理员照顾,不用操心。晚上有什么事,我一按呼叫键,工作人员就来了。”秦玉方表示,在养老院的生活很省心、很舒心。

老人入住:从“想不通”到“离不开”

上午10点半,在青岛福彩养老院门诊部,全科医生方大夫正在给老人开药。“刚才开的是1个月的用药,大病门诊每个月开一次药,方便老年人日常用药。”方大夫介绍,门诊部有6名大夫,24小时有人值班。

在保健吸氧区,86岁的吴玉芝正在吸氧。“我在这里住了两年多了,因为心脏不好,总感觉喘不上气,吸完氧感觉舒服多了,这里设备很全、很方便。”吴玉芝说。

在自理区的房间内,84岁的秦玉芳向记者展示了她刚刚完成的手工作品,“周四做手工,周三唱歌,天天有事干,一点不寂寞。”说起在养老院的生活,秦玉芳表示,当初她对入住养老机构这件事还是有些想不通的。

“一方面觉得吃饭没有在家里顺口,另一方面觉得养老院里全是老年人,没有活力。”秦玉芳说,后来88岁的老伴刘忠奎突然生病,生活无法自理,女儿远在美国,儿子儿媳那时还都没有退休,她一个人在家照顾老伴,感觉快要累病了。“儿子心疼我,建议入住养老院,我这才答应。”

“原来在家里时,每天晚上都提心吊胆,生怕老伴出什么状况,从来不敢睡踏实觉,在养老院一点也不用担心。”秦玉芳告诉记者,她以前除了照顾老伴,还得买菜、做饭,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养老院什么都不用操心,就觉得浑身轻松,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说到老伴的身体状况,秦玉芳带记者来到失能区,负责康复治疗的刘大夫正在给她的老伴做按摩。“这叫揉拿法,对于长年卧床、血液循环慢的老人特别有用,每天按摩40分钟,能够促进气血运行。”

“去年生了一场病,幸亏是在养老院,有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员,现在恢复得挺好的,可以自己吃饭了,也能正常交流了,平时还能和我开个玩笑。”看着躺在床上的老伴,秦玉芳说,“养老院里环境好,工作人员态度好,这两年没遇到一件不高兴的事,现在和亲戚朋友聊起来,我都给他们介绍入住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有多好。”

机构转型:没有“医”就没有竞争力

午休过后,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88岁的辛洪斌正准备下楼遛弯。“今年1月初,我血压高、血糖高,在医院住了10多天,出院后感觉身体恢复得还可以,每天下楼到院子里遛弯、做操。”辛洪斌告诉记者,他在老年公寓住了5年,平时哪里不舒服就找大夫,公寓和医院就隔一条走廊,看病是真方便。

老年公寓医养科的负责人刘艳锋告诉记者,医养科虽然设在老年公寓,但医护人员全是从医院抽调的,目前有5名医生和8名护士,为院内的180位失能失智老年人和60位自理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会第一时间诊治、开药,并提供后期护理。”

在刘艳锋看来,医养结合中的“医”对老年人非常重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如果单纯从吃和住的方面看,居家养老和在机构养老差别不大,最大的不同是生病后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刘艳锋回忆,2023年年底的一天夜里,有位老人突然血压不稳定,为了让老人血压保持稳定,值班医生整晚盯着监护仪的数据,手动调节输液器速度,血压低了就调慢点,血压高了就调快点。“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医’融入养老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守护。”

记者了解到,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建于2002年,成立之初是一家纯养老机构,在医疗保障能力方面,只有1个医务室、1名大夫、2名护士,老人出现身体不适一般都要外出送医就诊,非常不便。2009年,老年公寓成立综合门诊部,既对内又对外;2017年,门诊部又进行了扩建,成为一家二级综合医院,老年人日常就医更方便了。

在康复治疗室,胡先生正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据介绍,由于脑干出血,胡先生的身体平衡和协调出现了问题,为了恢复身体功能,现在每天要进行两次训练,每次半个小时,训练内容从静态平衡逐渐过渡到动态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自理。

“目前,老年公寓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65%以上,对康复治疗的需求比较大。”老年公寓副院长袁卫国告诉记者,公寓不仅成立了康复科,还与青岛中心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除了日常的医疗服务外,还可以开展远程会诊,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医院的老年病专家还经常到老年公寓给老人们讲健康知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298家养老机构投入运营,共有机构养老床位4.4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66万张,占比达到81.63%。近些年,青岛市医养结合发展速度快、质量好,主要得益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长护险首批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的养老机构要接收享受长护险的失能老人,必须成为医保局长护险支付的定点单位,而要获得定点单位资格,养老机构就必须要有医疗资质和能力。

“至少也要有1个诊所,有1名医生和2名护士,不少养老机构还建了一级医院。”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长护险政策的推动下,养老机构如果没有医疗能力,在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方面就没有竞争力,站在老人和家属的角度,他们也不愿意选择这样的机构。

延伸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下午3点半,在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石老人社区,80岁的王东刚正在家中看足球比赛,万林到家诊所的护士于晓敏来入户了。

王东刚的老伴王新平今年76岁,做了腰椎手术后长期卧床。于晓敏来到床边打开手机,定位与地址吻合,然后进行面部识别,一切就绪后,她开始为老人做常规检测。

“阿姨,我给您测个血糖。”于晓敏把血糖仪贴在老人指尖,“5.9,血糖非常好。”然后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做完一项检测,她都会把数据认真填写到记录表上,并通过手机上传到系统。

“王阿姨是照护3级,按照长护险规定每周有3小时服务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配到医疗、护理、康复理疗、生活照料这4项服务。”于晓敏告诉记者,她是护士,提供的是护理服务,每周要入户1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他服务也有专业人员对接。“像王阿姨这样的服务对象,我目前对接了35位,服务内容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收费都是按照医保标准。”

“最初都是我自己照顾,真是太累了。现在,我每天就做做饭,其他都有人上门服务,已经3年了,每月也花不了多少钱,很省心。”王东刚说。

对于长护险上门服务,85岁的袁贵宏同样深有感触。“孩子们都很孝顺,但毕竟有心无力,这些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专业、热情、耐心,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袁贵宏表示,她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幸福,身体和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不仅实现了机构养老的医养结合,还实现了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

“我们在每个街道都建立了一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长短期托养、医疗康复、助餐助浴、辅具租赁等服务。”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中心的用房由政府提供,选择的运营机构都是医保局认可的长护险定点单位,要具备承接到失能老人家中提供医疗服务的资质和能力。同时,政府的居家养老政策也向失能老人倾斜,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本报记者   柳   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养老院 老伴 青岛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