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乌铁路要来了!山东企业攻略新疆

中吉乌铁路要来了!山东企业攻略新疆
2024年06月18日 09:48 齐鲁晚报

转自:桔子财经

记者  蔡宇丹 济南报道

6月6日,中吉乌铁路完成政府协议签字仪式,历经27年筹划中吉乌铁路即将开建。越来越多信号显示,新疆开始挑大梁,在国家战略版图的位置前移。在这个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山东这个沿海大省又有什么布局?

1.喀什机遇

中吉乌铁路全长577公里,起点喀什。山东对口支援的疏勒、英吉沙、麦盖提、岳普湖四县,都位于喀什地区。

中吉乌铁路通车后,身处中吉乌铁路这条大动脉起点的喀什,有望迎来历史性机遇。

从地图上看,喀什到伊朗首都的距离,比喀什到兰州短340公里;喀什到土耳其首都的距离,比喀什到上海短330公里。按照100公里/小时货运速度计算,从喀什到安集延仅需5个小时。

这条联通中国同中亚国家最短陆上通道一旦建成,将引发又一场资源大腾挪。

《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了一条从新疆出境的中欧班列“南线”。这条线路正是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吐尔尕特和喀什地区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与即将开建的中吉乌铁路连接,通向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而后通达欧洲。

中吉乌铁路建成后,走“南线”自东亚到中东和南欧,铁路运距将较目前缩短约900公里,用时节省7至8天。

由于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因素影响,越来越多货物正在向“南线”聚集。喀什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去年12月,新疆自贸区喀什片区揭牌一个月后,百誉农业培育的10万支玫瑰花发往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的海外仓,这是新疆鲜切花首次出口,意味着喀什地区向周边国家出口鲜花拉开序幕。

现在是出口鲜花,以后呢?临近喀什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缺的可不仅仅是鲜花。

去年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在召开山东在疆重点农业企业恳谈会上释放出信息,当前新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需要更多懂市场会经营、能够抢抓机遇、富有开拓精神的山东企业家前来投资,农业领域的山东企业要当仁不让,率先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2021年在喀什注册公司,发展农业的百誉农业已尝到甜头。借助喀什的自贸区红利,特色农产品从喀什出口可以做到“当天报关、当天出境、当天送达”。

这家企业就地取材,用戈壁石做墙,半年时间在英吉沙县建成200多座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引入沙培种植技术和高效肥水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日耗水量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戈壁大棚中种出了红玫瑰、郁金香、蝴蝶兰、生姜、西红柿等花卉和作物。

现在,百誉农业正努力拓展中亚市场,2023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规划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海外仓库,专门用于蔬菜、鲜花、水果出口。

2.不仅仅种麦子养龙虾!五征集团的“大棋局”

在喀什麦盖提县,如今,搞出沙漠里种出麦子、养殖澳洲龙虾“神话”的,正是以国产“三蹦子”火出海外的山东五征集团的大手笔。

今年6月,在喀什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金灿灿的沙漠小麦正在收割,标志着中国面积最大的纯沙漠麦田试种成功。

新疆五征农发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沙漠的水肥管理及栽培模式,在沙漠中种出了小麦,亩产294公斤,达到一级小麦标准。

 2011年,山东民企五征集团到新疆麦盖提县投资,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麦盖提县有重度盐碱地15万亩,沙漠占总面积90%。五征集团在麦盖提县试种了1200亩小麦。如今,他们在麦盖提总共流转了5万亩地用于棉花、小麦等的种植,还在沙漠里养殖成功了澳洲龙虾。

这意味着,未来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内陆国,有一天或将吃上山东企业出产的“新疆海鲜”。

去年6月,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在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进会上透露,十余年来,五征集团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在麦盖提县流转土地,推广新技术20余项,开发新机械10余种,打造成集种植、机械配套农技推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耕、种、管、收全部机械化,每年订单作业面积超过5万亩。2023年4月,五征集团与麦盖提县签订国家级粮棉产业园建设框架协议,俨然已成喀什地区的“种粮大户”。

但五征集团显然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从2015年起,新疆粮食产量开始上涨,2023年已实现8连产,这一年中国粮食增量的34.4%,粮食种植面积增量的六成以上,都出自新疆。

根据2002年测量数据,新疆沙漠、戈壁面积占中国沙漠、戈壁总面积的55.94%,是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省份。随着沙培种植、水肥管理技术提升,在粮食增量“挖潜”上,新疆可谓一骑绝尘。

2023年,新疆粮食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距离中国粮食主产区只有一步之遥,甚至可以做到“区内结余,供给国家”。

随着新疆一步步变成“大国粮仓”,地域辽阔的新疆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典范,农机市场异常活跃。今年5月召开的第二十四届新疆农业机械博览会一共吸引了国内外886家企业参展,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加80%,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展出8000余品农机产品,其中国产农机装备超过80%。

2011年,五征在新疆开拓农业板块,无疑走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但五征紧盯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新疆。而早在2015年6月,姜卫东就在第三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上透露,中亚各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旱作农业机械化市场前景巨大。五征集团已累计向土库曼斯坦出口3000多台(套)农业机械,叩开了中亚市场大门。

现在,这扇“大门”开得更大,交通也更方便了。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3.水发在新疆当“种菜大户”“棉花大户”

今年5月,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首次落地新疆,同样释放一个重要信号,随着东部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输入,新疆果蔬产业正蓬勃兴起,山东国企水发集团如今已成喀什地区的“种菜大户”。

2018年,水发集团落子喀什,智能温室大棚、育苗中心、发农校拔地而起。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178家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是其中之一。

这个蔬菜产业园由水发农业集团投资,占地面积4711亩,由1座玻璃温室大棚和1000座日光温室大棚组成。水发不光砸下真金白银,还将寿光的果蔬种植技术一并带到喀什。现在,1000座日光温室大棚有316座是企业与当地农民联合种植的水果番茄,由企业给农户提供种苗、传授种植技术,统一收购销售。

来自山东的“火种”一下点燃了疏勒设施农业的发展。喀什地区蔬菜自给率原本比较低,现在已成为新疆重要蔬菜种植基地,利用戈壁荒滩国有未利用地,喀什新建标准温室7732座,温室拱棚52.33万座。

2023年,喀什地区种植蔬菜151.4万亩,产量390万吨,其中,疏勒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位居全疆县区之首,产量位居喀什地区第一。

水发集团已与新疆多个地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3月与位于英吉沙的东风农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拜城拟投资2.7亿元建3.8万亩吊干杏种植基地,落地年产30万吨柠檬酸绿色智能制造项目。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到2021年短短4年,水发农业在新疆总资产已达到170亿元,涵盖多个农业板块,还成了“种棉花大户”,和新疆多家轧花厂合作,初步形成双河、乌鲁木齐、喀什、和田、阿克苏、巴州六大棉花片区,辐射控制周边棉花种植土地近200万亩。

在新疆当“种菜大户”、“种棉花大户”,有没有好前程?

2023年,霍尔果斯海关监管出口果蔬19.6万吨,同比增长154.6%。今年1月以来,霍尔果斯最大农产品进出口企业金亿国际每天出口水果蔬菜1500吨左右。包括山东寿光蔬菜也从这家贸易公司集散到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去年,金亿国际出口贸易额突破百亿,今年计划在阿拉木图自建海外仓,进一步扩大进出口业务。

金亿国际的快速扩张释放一个信号,在新疆种菜,做中亚国家的“菜篮子”,大有可为。

4.中国重汽的风向标:投资霍尔果斯

新疆机遇吸引着山东企业。2023年,山东举办“丝绸之路新机遇”“山东企业抱团进疆”等招商推介活动24场,走访对接企业680余家,签约落地项目118个。

根据大众日报报道,截至2023年12月,山东在新疆参与建设的南疆齐鲁工业园、英吉沙工业园、泰岳工业园、麦盖提工业园4个园区共落地企业1381家。“十四五”期间,山东加大投资新疆力度,计划投资24个项目共324亿元。

投资新疆的热潮中,借这个“桥头堡”一路向西才是更长远的战略布局。

202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8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乌双边贸易额140.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9%;中吉双边贸易198.04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山东对中亚国家的出口2023年增长34.5%。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山东制造企业加速卷向海外,中亚是主要出海目的地。

去年5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采购的1000辆中通客车首批车辆在山东聊城下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在西安开完第5届中国-中亚峰会后,亲自到聊城参加下线仪式,在吉总统“提车”现场,山东重工董事长谭旭光亲自“带货”,介绍山东重工的一系列产品。

深入到中通客车装配车间考察的扎帕罗夫,这次聊城之行看到的筑路机械设备、工业机械设备,正是中亚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这一届中国-中亚峰会一个热词就是“修路”,从中哈第三条铁路到中吉乌铁路、中塔乌公路、跨里海运输通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其中铁路基建出现频次最高。

扎帕罗夫曾说,吉尔吉斯斯坦需要中吉乌铁路,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这句话溢出的“迫切性”,预示了中国企业的诸多机会。

吉尔吉斯斯坦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面积的1.28倍,90%以上国土面积为山地,人口约700万,相当于烟台市人口。2022年,吉尔吉斯斯坦GDP约为139.87亿美元,经济体量与山东千亿县“守门员”寿光相当。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城镇化率为36.59%。

这组数据说明,吉尔吉斯斯坦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这也是中亚五国的共同问题,从中通客车这1000台大单一见端倪。

这批客车将解决比什凯克市交通问题。比什凯克市市长艾米尔别克·阿布德卡德罗夫说,这是吉尔吉斯斯坦2023年规模最大的民生项目。

比什凯克的公交系统,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清洁能源革命,这1000台天然气公交车就是用来替换原有的燃油公交车。

中国重汽也在寻找机会。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重汽仅在中亚五国的服务站点就达到300多家,比两年前增加了50%。

2023年2月,中国重汽、新疆安拓(集团)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市)签约,中国重汽不光要在霍尔果斯建销售中心,提升车辆出口数量,还要落地零部件制造,引导产业链企业落地霍尔果斯,打造霍尔果斯汽车制造产业园。

对于常年位居重卡出口第一的中国重汽来说,投资霍尔果斯无疑是个风向标。

霍尔果斯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新疆各口岸出口商品车56.8万辆,同比增长407.6%,其中霍尔果斯占到一半以上。据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23年吉尔吉斯斯坦从中国进口7.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近45倍。

中国产能卷向中亚,山东企业加紧布局新疆,就像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全国最有眼光的企业都在抢抓蛇口机遇。

现在,抢抓新疆机遇的火热中,山东两大国企山东高速和山东港口成为开路先锋。

5.抢占“桥头堡”!山东高速山东港口成开路先锋

随着新疆在国家战略版图位置前移,乌鲁木齐这个“亚洲心脏”,成为东部大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山东高速和山东港口这两大“先遣支队”在新疆四处搭建网络,链接中亚,构建粮食走廊、油气走廊、机电产品出口走廊……

2019年,山东港口在乌鲁木齐设内陆港。2022年4月,山东港口在新疆的首列原油专列从新疆轮台发运,行驶3578公里抵达东营。2024年5月,山东港口与新疆商贸物流集团签订协议,携手新疆“天山号”开展海铁联运。

2022年6月,山东高速物流集团、上合示范区、十二师三方签署协议,总投资36亿元,在乌鲁木齐共建物流产业园,打造中欧班列(齐鲁号)新疆集结中心,2023年又在阿拉木图设集结中心。

山东中欧班列西向贸易,主要运往中亚、欧洲,承担海尔、重汽、玲珑等很多省内重点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国际运输需求,本省货源占比达到70%以上。

2023年首趟“鲁疆班列”,就是从喀什出发,5天后抵达4700公里外的临沂。依托这对班列,喀什往山东运硼镁矿、棉籽蛋白、面粉等农副工业产品,山东往喀什运五金、小百货、建筑材料等。棉籽蛋白是山东企业急需的养殖饲料原材料,而喀什面粉因为蛋白质含量高、香味浓郁,在山东市场深受欢迎。

“鲁疆班列”东边链接点之一临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未来,“鲁疆班列”和中吉乌铁路链接,由于运距缩短,将大大便利山东企业和中东、南欧经贸往来。

现在,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所需的模具及原材料,通过中欧班列从青岛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吉乌铁路建成,改走南线将大大缩短货运时间。

俗话说,铁路一响,黄金万两。

中吉乌铁路开建,直切刺激新疆钢铁、水泥市场。5月15日,喀钢集团高炉重启,这个停产9年的百万吨级钢厂正在火热复产中,其前身就是山钢集团莱芜钢铁新疆有限公司建设的。

当年,山东转变思路,变“输血”为“造血”,进行产业援疆。现在,“喀什机遇”近在眼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疆 喀什市 山东省 铁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