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在枢纽和“枢纽+”的路上奋楫扬帆

青白江:在枢纽和“枢纽+”的路上奋楫扬帆
2024年06月18日 01:44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青白江:在枢纽和“枢纽+”的路上奋楫扬帆

什么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成都又将如何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日前,成都以市委全会的高规格为这两个问题给出答案: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为此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通道内畅外联、要素高效配置、经济活力充沛、对外交往密切、制度开放包容、区域协作共兴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最新目标”。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前沿重要承载地的青白江,如何在成都加快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的新时代中有所担当和作为?

枢纽与通道延展建构

6月6日,四川省委主要负责人率领的四川代表团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出席了“蓉欧非”铁海多式联运川货抵达仪式,见证“四川造”产品由成都始发至欧洲、再经海运顺利抵达非洲摩洛哥。

该趟班列的货物始发地,便是成都青白江。这条开通于2022年10月的国际班列,是中国第一条利用中欧班列联通非洲的贸易物流通道,是四川乃至成都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承载。

在成都对外开放的战略版图中,青白江区成为关键一环。

自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开行以来,青白江区便成为成都陆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11年过去了,从这里出发,成都国际班列已串联起成都与112个世界城市,是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

向西的通道已然通畅,南向往东盟的通道愈加密切。此次成都市委全会提出,在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方面,将打造国际铁路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全面增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功能。

11年来,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过2.7万列,“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为四川对外开放架起通往世界的“快车道”。

再看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成都青白江出发,联通省内内江、泸州等城市,从贵阳直达广西钦州港,比绕道重庆节约近400公里。

全会绘制的新蓝图,青白江如何更多担当?

青白江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青白江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强化枢纽建设作为立区“第一要务”,持续建强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为全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贡献更多力量。

具体而言,首先,青白江将更高定位提升枢纽能级。深挖比较优势,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衔接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亚蓉欧大通道体系,高标准建设链接亚欧、辐射全球的亚蓉欧国际铁路枢纽。

其次,青白江将更高水平做强枢纽功能。优化“四向拓展”通道网络,开发“蓉欧速达五定班列”新线路、新站点,强化境外枢纽节点建设和海外仓布局,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创新运行模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确保班列数量、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再次,青白江将更高标准打造智慧陆港。深化智慧陆港2.0版建设,提升港区吞吐能力和效率。深化“两场两港”协同,提供“宜铁则铁、宜空则空”便捷多元运输方式,加快构建“生产在市州、集散在成都”联动发展模式。

最后,青白江将更高质量扩大外贸规模。实施进口代理商引育行动,健全“蓉贸通”等供应链生态,做强整车及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引育中间品贸易等头部企业,推动跨国企业沿班列沿线重塑供应链体系,打造适铁适欧适东盟产业集群。

枢纽与产业双向奔赴

在青白江走访时,TCL多次直言“很庆幸2016年的选择。”那年,从青白江始发的TCL专列,搭载着41个整柜货物直达波兰。之后,为了让产品抵达市场的速度再快一点,TCL直接将生产线摆到货运线旁。从2016年至今,TCL波兰工厂的彩电销量翻了两番。

TCL的这次选择,在当时众多中国西部城市引发思考:通道优势已来,如何把握机遇。

很快,众多知名企业,证明了青白江区在成都对外开放版图中的枢纽优势:康佳、正西液压、巨石……他们搭乘国际班列“出海”,成为青白江制造业战线的主力。

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这是青白江枢纽优势与产业选择的一次双向奔赴。

这些案例放眼如今看来,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战略布局中都“先人一步”。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成都“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此次成都市委全会在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等方面发力,着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对此,青白江快速行动,加快布局和重塑——将坚定不移把制造强区作为产业“头号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国际供应链)两条重点产业链正加快建设。

以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链为例,去年以来,青白江区签约引进阿诺威工控机智造等重大工业项目,推动珠海迈科等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投产高能碳纤维等项目。下一步,该区将持续做强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提高制造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把准氢能、新型储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能源商用车等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

再看做强国际供应链。近年来,青白江区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开放枢纽辐射带动作用,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全球投资商携手合作。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连接境外112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至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

前不久,青白江在德国举办了一场招商推介活动,在活动签约环节,与法国雅凯公司、德铁信可(DB Schenker)和法国邮政DPD集团分别进行了签约,各方将在加强进口贸易、临港制造、国际运输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一系列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的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共建“一带一路”。

雄心远不止此!下一步,青白江区还将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构建亚蓉欧大通道,打造衔接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联系东盟和欧盟的主要枢纽,建设亚蓉欧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助力成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成都更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文化与制度相融共生

引人关注的是,此次成都市委全会提出的五大枢纽能力既包含了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铁路枢纽这样的有形枢纽能力,也有文化交流、制度创新这样的无形枢纽能力。

放眼青白江,要在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进程中多有作为,每一种枢纽能力都不可或缺,每一种枢纽能力都是契机。

本月26日起即将生效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自征求意见时起,便备受各方关注。在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战略顾问汤继强教授看来,这是青白江从制度层面入手,以实际行动吸引更多外贸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成都乃至四川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标国际,青白江在多个领域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全国首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被国务院纳入自贸区第五批复制推广经验;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多式联运‘一单制’”相关成果作为四川省经济领域唯一案例纳入中组部案例;创新开展全程时刻表“蓉欧速达”班列模式、首创跨洲际亚蓉欧大通道国际联运新模式等5项案例作为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

在青白江,依托“中欧班列+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叠加效应,陆上“新丝路”跑出开放“加速度”,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化。

制度助力经贸往来,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交往。文化是枢纽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节点区位,青白江区积极链接“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打造人文交流窗口。该区成功承办成都大运会篮球赛、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室内五人制足球国际邀请赛等;举办全省首个S级原创街舞赛事——成都青白江TST国际街舞邀请赛,并在澳大利亚举办分站赛;话剧《大宋御史·赵抃》首登国家大剧院,音乐剧《蜻蜓眼》再现古蜀先民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引进世界顶级芭蕾舞剧《天鹅湖》,神面纹铜剑、虎纹铜戈等出土文物赴罗马参加“四川古蜀文明特展”……

从一组数据可感受青白江开放的热度:过去5年,青白江区共举办国际级、国家级活动70余场,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名外籍运动员和艺术家赴此交流,常态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近300批次……

汽笛声声,跨越山海,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青白江与世界相拥,书写新时代开放华章。

王丹/文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全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