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俞敏洪:一只总在兜底的骆驼

矛盾的俞敏洪:一只总在兜底的骆驼
2024年06月17日 17:21 投资界

01

事了拂衣去?

母亲确诊阿尔兹海默症以后,俞敏洪就开始给自己的生命倒计时:“这个病是有遗传性的,这意味着我也就20多年的时间了。”尽管阿尔兹海默症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在他的标准里,不清醒、不健康的活着算不得在人间的有效日子。这二十多年应该怎么过便成为他的思考议题。

但彼时,他没有时间好好规划,因为眼前还有更急迫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让新东方立于不败之地。

那是2020年,互联网在线教育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资本云涌,行业主角变成K12课外辅导。作业帮,猿辅导等后起之秀相继获得大额融资,高途在那一年市值首度超过了千亿规模,而好未来早已完成了对新东方的全面碾压,二者的市值几乎差出了一个高途。

相比之下,新东方更像一个垂垂老者。对于时势的缓慢反应让它在本该收割的时代不断出让领地。那一年的第二季度财报里,新东方出现上市十余年以来*季度亏损额,坐镇行业头把交椅多年的新东方和俞敏洪都产生了“被时代部分意义抛在了后面”的焦虑感。

不过,这场焦虑没有持续很久,后来的故事就是我们记忆曲线里的样子:双减政策落地,行业倾覆,他转身带领着新东方做起了农产品直播。

改变从来都不容易,尤其对于在舒适区里呆太久的人。何况,此时的俞敏洪已经年近六旬,即便成功如他,也难以逃过一次次被关心或者质疑:

你何时退休?

没有真实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精准描述出变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衰老的迹象是一点一点出现的,你能看到它的尽头——死亡,但无法预计速度与进展。一切都会变得失去控制,从自己,到周围的世界。

俞敏洪显然也是恐惧的。

“我害怕脑子变笨,害怕大家觉得我太老。”他在一场与张朝阳的对话中这样说道。但身边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他必须要对“变老”这件事产生耐受。

“已经有很多跟我年龄不相上下的朋友离开了这个世界,包括几个大学的同班同学”。死别,这个人生特定阶段才需要不断面临的沉重课题,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刺,时不时冒出来扎他一下,偶尔去颐和园散步,爬香山,他也可以免费进园了(这些景点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费参观政策)。这点儿便宜占得他很惆怅:

我都这么老了啊……

然而,起码在公众叙事里,俞敏洪还在展现他的老当益壮,不断得强调自己的鸿鹄之志:

“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宁战而死,不躺而生!”“绝不放弃,绝不罢休,只要有机会,就努力前行!”“我听从命运的安排,但不服从命运的霸道!”每一场对公演讲,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像宣誓一般,装裱起他的人生态度,这是他必须要撑起来的场面。尽管转型之举足够悲壮且漂亮,但他依然是那个魂。

然而,疲惫感却在无数不经意的记录中频频闪现,显得比豪言壮语更加真实。

比如,对于工作的烦躁,他看起来比打工人更甚。

“我始终对自己搞不明白的是,怎么到了62岁还这么忙?”“我现在坐在办公室就心里焦虑,一出去玩就无比开心。”不工作的时候,俞敏洪每天一个午觉。一旦陷入到工作中,睡眠就全靠安眠药成全。

“看来我真的应该离工作远一点了。”

去澳大利亚游玩,打开邮箱后工作扑面而来,他的*反应是躲避。“工作远在万里之外,我需要尽力保持此刻的美好心情,那遥远的,就让它暂时继续遥远吧。”

60岁老叟被摁头工作的痛苦跃然纸上。

他甚至在去年跟周鸿祎说:“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我要退休。”他一步步明晰了退休安排。从最初模糊的“一定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到后来逐渐聚焦,变成去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国家旅居,认识新朋友,回来写作。

“如此挥洒余生,也许是我生命*的归宿。”

徐霞客成为他的精神偶像。近些年,他不断给朋友和粉丝介绍起自己的这位同乡:在有能力博功名居庙堂的时候,选择了云游四方,篆书立作,不为家国抱负,只为自己精神自由。提起的频率之高,很容易叫人相信:这就是俞敏洪想要成为的人。

有朋友问他:若有生之年只让你做三件事情,你会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云游四方;认真读书;如果可能的话,像陶渊明一样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农场——

每一件事,都与新东方无关。

时间如同洪流,悄然改变着流经的一切。俞敏洪在60岁生日那天写道,“我并没有要让新东方的事业基业长青或者事业永存的想法”“我现在60岁了,想优游自在的过自己的生活”。

然而,20年前,当他面临要离开董事会与总裁会的挑战时,表态是:“如果能以我的离开换来新东方的发展,我会高兴一百倍一千倍。我愿意用个人换回新东方,用生命换回新东方”。

时过境迁,他人生中的C位,已经从新东方变成了自己。

只是,这在眼下显然还是个奢望。作为新东方的灵魂人物——从创立到现在从未变过,他的一言一行都直接与新东方的未来绑定。于是,当他在那档与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的对谈中再次透露倦意,并批评直播带货后,新东方股价一度跌没了43亿。

徐霞客式的惬意,终究还只能存在于畅想里。现实中的俞敏洪,赶着澄清,再现身直播间与董宇辉合体,努力修补。

王强曾因为新东方的管理问题跟俞敏洪闹辞职,俞敏洪很难过:“王强,真羡慕你,你自由,想离开就可以离开,我不行,我离开了新东方身败名裂。”

23年过去了,新东方依然承受不了俞敏洪的离开。

02

如果没有新东方

《中国合伙人》上映后,俞敏洪跟周围的朋友抱怨:“把我(成东青)刻画的也太窝囊了。”朋友安慰他:你本人不仅比电影里更窝囊,你当时还更猥琐呢。

在中国企业家里,俞敏洪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肆意潇洒”这四个字在大部分时候跟他没有关系,“窝囊”反而时常成为他的形容词。毕竟,他创立新东方的直接动机,就是120块钱的工资被老婆嫌弃无法养家,“老婆骂我窝囊废”。

创业之前,谁也想不到他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追溯俞敏洪轰轰烈烈的前半生,你大概率看不到一个酣畅淋漓的爽文男主,很多时候,他只是在角落唯唯诺诺地生长。

一直到现在,俞敏洪老家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老虎(俞敏洪的小名)如果有一包糖,他会把糖通通都给别人吃,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把糖纸收集起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农村小孩之间常常会去打架,想要不被打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足够强壮 ,要么跟周围所有小朋友都是朋友。

先天的瘦弱俞敏洪无法改变,于是他就讨好所有人,通过第二个办法实现突围。“我是典型的会用利益去买友情的人”。坦白说,这算不上强者思维。

属于俞敏洪的高光时刻,似乎只发生在北大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江阴的乡亲父老为这个勤奋执着的少年送上了最真诚的掌声。然而若以北大为截点往前往后看,对俞敏洪而言都是漫长的蛰伏。

俞敏洪打小就喜欢跟优秀的人做朋友。在北大,为了能让这群全国*秀的同学接受自己,他把“服务意识”发挥到*:宿舍里打水洒扫的那个人永远是他,省下自己的饭钱去请同学吃饭,为了加入徐小平每周组织的校园聚会,他殷勤地为大家烧水倒茶煮泡面……

然而,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别人高深的言论,没有丰富的思想来装点自己,音乐和美术上的造诣更是一点儿没有,学别人写诗,却一篇都发表不出去,甚至连书都不知道买啥,在当时以“才华”论英雄的北大,他的“好人”标签并没有换来更多尊重, “还是没有一个女生看得上我”。

如今看来,这倒也并不奇怪。

与张朝阳进行星空下的对话时,几乎同龄的两人回忆起清北两大高校男生相约“北大东门叉架”的往昔,那是一场雄性动物争夺雌性资源的冲突:清华男生苦于学校女生数量实在有限,时常溜到北大参加舞会,居心自然是叵测的,但问题是,北大的女生也不多,于是,零和博弈便发生在经济学之外的战场。

北大男生堵在学校门口禁止清华男生踏入,荷尔蒙躁动下的冲突在所难免。迟迟送不出初恋的俞敏洪也很生气,参加过两起这种群体斗殴事件,然而等真到了动砖头环节,他就躲在一边看着。

而俞敏洪追女生的经历也常常让人啼笑皆非。

“我在大学时曾帮一个女生扛包,上火车我给她扛包,下火车也给她扛包,直到后来发现,这个女生跟另外一个男生在散步。我就问这个男生是谁,她说是她男朋友。我就问她为什么有男朋友还让我帮忙扛包,她说要让男朋友休息一下……”一次演讲中,俞敏洪将自己的糗事分享给听众。

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他提到,初次邂逅现在的夫人,他不懂怎么追求她,于是就决定跟踪她,终于,在跟踪了三个月后,图书馆的一场停电给了他“英雄救美”的机会,爱情终于在他25岁这年生根发芽。

不得不说,对于朋友对他“猥琐”的评价,倒也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人身攻击。

不过至少,与人为善的俞敏洪在“没钱没才华”的背景下仍在群贤毕至的北大收获了友谊。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总在仰望别人的他很容易落到最末端。

所以当他邀请王强和徐小平一起回国发展新东方教育时,后两者答应的非常爽快:连俞敏洪都能在中国把事情做成,那我们回去没有做不成的道理。真正到公司管理中,作为创始人的俞敏洪,更像是出气筒,经常被两位合伙人的话呛到。

记者卢跃刚曾受徐小平的邀请,进入到新东方为其写传记,目睹了俞敏洪在新东方经历的诸多事情后,他在《东方马车》中记录下:其他人有毛病,出了大错,互相之间顶多就是调侃两句,或者只有私下议论和攻击,但俞敏洪是众矢之的,大家理直气壮地批判俞敏洪,让俞敏洪自惭形秽,说不起话。

“俞敏洪本性善良,不是那种苦出身乍富后压迫苦出身的恶人,也不是财大气粗对谁都发狠耍横的人。恰恰相反,他对谁都赔不是赔小心,处处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外人看起来都觉得有点过了。”

连旁观者都忍不住同情,但俞敏洪显然已经脱敏。“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我从小就是在忍让的环境下长大的。”

作为创业者,他并没有很喜欢自己的个性,甚至坦承:如果看到创业者也像他那样,习惯宽容,甚至是不断退让,他反倒是不欣赏的。

但他呈现出来的温和柔软,也的的确确就是真实的他本人。他曾经在与许知远交谈时提到,如果当年没有离开北大,他的生活可能会更加简单安逸,“读读书,散散步,跟学生聊聊天”。

他走向了闲适的反方向。

剧本可能从他在校外开设补习班的那一刻就写定了。学校给了处分,这便意味着在公立系统中,基本所有的福利譬如分房子,出国进修,评职称等等,俞敏洪都排到了后面。

另一方面,太太不时在旁鞭策。“全班50个同学,其中49个都出国了,我老婆吼我,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

压力排山倒海倾来,新东方成为俞敏洪的宿命,捎带着,也改写了他原本蝇营狗苟的人生剧本。

在卢跃刚的笔下,新东方有一种很奇特的气氛。“大家(董事会)对俞敏洪既依附又依赖,养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习惯,新东方的疑难杂症都是俞敏洪去处理,天塌下来有俞敏洪这个高个顶着。维持新东方学校的发展非俞敏洪莫属。”

如果让俞敏洪说出自己的优点,他大抵是谦虚的,唯有坚韧,他从不否认。

“凭我的个性,这件事情要么我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自己认可、别人也认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退缩。”

或许,家乡的那条河流是最早知道他本质的。

那是一条宽约六七十米的大河,每年村庄里都有人因为野泳出事,母亲害怕他有意外,便严令禁止他下河游泳。

然而俞敏洪没有听话。只是,骨子里的保守让他选择先在安全的小河沟里游,发现没问题了,就接着沿小河沟往前游,游不动了或者出问题了,就往河边靠一下,直到他发现自己可以游二三百米了,再试着去趟那条六七十米的大河。最后,四五岁的俞敏洪成了村里*个游过去的小孩。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朝着目标前进,俞敏洪素来如此。他的办公室挂有一副沙漠中骆驼的照片。一个朋友曾问过他:马和骆驼谁一辈子走得更远。俞敏洪觉得一定是马,但朋友告诉他是骆驼,因为马儿的奔跑只发生在一时,但坚持目标,一路远行是骆驼的特点。

后来王强告诉柴静:老俞就是那只骆驼。

03

永不谢幕

俞敏洪退休传言甚嚣尘上的时候,罗永浩很快跳出来高喊: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不卖货不挣钱,还坚持一周播几天,除了俞敏洪,中国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根据他的说法,俞敏洪耐不住寂寞。如果出门去机场在路上没有被任何人认出来,他坐上飞机时会很失落。

从热搜之后的故事走向来看,俞敏洪的倦意显然也只是说说而已。但不退休,可能更多是因为身不由己,而非名利。

名利,在过去很多年里,对于俞敏洪而言可能都是重要的。当他发现自己不在时代中心时,也一度急迫。

2015年前后,他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像是一个乖顺了很久的小孩突然释放了心里的野蛮怪兽,多次发表极端言论为自己博取关注。譬如:

“未来十年,阿里巴巴可能就不存在了”,“我认为三星是必然会失败的,我当了三星五年的忠实用户,最后发现没有一款手机是我身份的象征。”互联网巨头如腾讯、今日头条,拼多多等,统统被俞敏洪归类为“利用人们的低级趣味赚钱”。

除此之外,俞敏洪还开启了个人IP之路,他把微信名改成“俞敏洪(洪哥)”,并从《中国合伙人》的爆火中嗅到机会——起初他拒绝承认这是新东方的故事,直到招生数据暴走,他不仅承认了,还决定进军影视圈,接连录制了多部影视作品,比如客串网剧《青橙芒果咖啡》,录播创投类电视节目《一块投吧》。

在2014年转型做投资人后,他还投资了一档名为《进击!bigboy》的选秀节目。他对这个节目报以厚望,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为新东方敲开影视圈的大门。

现在呢?

他告诉许知远,母亲患病后给了他警示,那种虚荣心的事情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今年,在吴小莉主持的《问答神州》节目中,俞敏洪坦言自己已经拒绝了好几个采访,能接受吴小莉的访问一是因为吴小莉是他的朋友,第二个原因,他说:“我要是隐居了或者不再管新东方的事情了,云游四海了,那个时候你再采访我我就更加不接受了。”

在这种语境下,他前几日发表的致歉信显得像是在安慰股市,但你又无法指责他是在表演——

因为作为俞敏洪个人,他从没打算告别观众。

“我闲不下来的,这不是指在那忙工作,而是说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背上一个包,一天徒步三四十公里,穿镇走乡,然后把那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干脆边走边直播,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如今做直播对他而言,已经是像喝酒、聊天一般,“不会给我带来压力”。

没有老教师不想念讲台,没有演员不想念舞台。对于观众,俞敏洪比他自己想象的爱的更加深沉。

然而,东方甄选远没有到可以让他放手的程度。

近些年,东方甄选频频遭遇商品打假,如今“3,2,1上链接”的带货风格也成为俞敏洪当初最讨厌的样子,董宇辉“另立山头”后,东方甄选的主号如今累计掉粉约112万,2023财年上半年至2024财年上半年,其订单数分别为7020万、6610万、5960万。今年 1-3 月,东方甄选销售额也不断下降,分别为 5.57 亿元、2.28 亿元、2.86 亿元。累计涌入人次从1月的3.8亿滑落至5月的1.56亿。

东方甄选的盈利不及预期,新启动的文旅业务也尚未盈利,其经营数据甚至还无法出现在财报中,也就是说,除了教育这个基本盘,新东方开辟的这两条新航线,目前仍未到可以迎接曙光的时刻。

而传闻中的接班人,以坊间流传的四人为例:董宇辉,周成刚,吴强,甚至是已经退居幕后的孙东旭,也许这四人可以各自为王,但每个人身上所显露出来的短板又意味着想要统领整个集团,仍需很长时间的磨炼。

俞敏洪非但不能退,还需要继续往前站,就像外界所习惯的那样,用个人去为公司业务背书。

于是,俞敏洪最近又与董宇辉合体,出现在与辉同行的直播间。只是,相比卖货,这场合体更像是一场针对新东方股价的补救行为。

看起来,俞敏洪退休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他此刻试图传递的信号——尽管这并非他所愿。

他很清楚,工作是没有尽头的。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会不会从新东方退休,我说会退,但不是那种到了某一天再也不去办公室的退休,而是从具体的琐碎失去中退出来,让自己慢慢淡出日常工作的视线。”

他曾经在2年前如此说道。显然,他距离这一天还有些遥远。

就像一支迁徙的狼群,年轻的董宇辉们负责冲锋陷阵,保护狼群安全,而队尾那只你以为落单的狼,它的存在是为了确保没有一头狼掉队,同时能观察整个狼队,如有危险,负责断后,它才是整个狼群的*。

危险降临时,狼王负责抵挡一切。俞敏洪不是狼,但新东方目前只有他能托底。而这,可能也是新东方眼下*的风险。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首席人物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俞敏洪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