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向未来! 看新城如何让“寸土”产“寸金”?

向新!向未来! 看新城如何让“寸土”产“寸金”?
2024年06月12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计 亲 图片由新城街道提供

  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怎样的城市经济,怎样发展城市经济,是“寸土寸金”的主城区必须答好的重要命题。

  近日,国内知名的数字音乐服务商腾讯音乐落户秀洲区新城街道,成立腾讯音乐新质内容创作和运营华东区域中心;2023年度嘉兴市服务业十强镇(街道)榜单上,新城街道名列第八;辖区内29幢商务楼宇中有12幢税收超千万元,其中3幢税收超过5000万元,包括1幢税收超亿元楼宇……

  新阶段新形势下,新城街道正努力推动城市经济形态向以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高端型转变,探索发展楼宇经济、文化产业等新型经济形态,加速城市经济能级攀升、业态升级、模式创新,让“寸土”产“寸金”。

  现代服务业项目多点开花

  夏日的夜晚,微风徐徐。融湖畔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形似“三叶花”的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在秀湖畔悄然绽放。

  晚上7点,距离儿童剧开场还有半小时,秀湖音乐厅里已是人头攒动,孩子们最爱的米小圈舞台剧即将上演。

  从秀湖音乐厅出发,往南步行约两分钟,便来到了秀洲区文化馆。位于五楼的大型舞蹈排练厅里,来自亚都社区舞蹈团等队伍的40多位学员正在进行比赛前的“冲刺”。

  借一本书、看一场剧、观一次展……在新城街道,精彩纷呈的文化新业态,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城市的文化亮点,又似一个个窗口,展示着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腾讯音乐的入驻,让大家对这一板块拥有了更多想象:未来5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计划投资数亿元,与秀洲区当地学校、媒体等文化产业从业者合作,共同培养和扶持音乐人才,促进音乐产业与相关领域在秀洲深度融合。

  “文化产业对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对文旅消费的内涵、品质与体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文化领域的展会策划、产业招商、产业孵化、平台搭建等已全面开花。”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新城街道现代服务业项目多点开花的缩影。立足打造现代服务业新标杆的区域定位,新城街道在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数字文化、高端信息服务业等领域拥有了一批领军企业,吸引众多数字文化产业的国内头部企业关注。

  楼宇经济是隐藏在楼宇中的城市新兴经济,代表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新高度。一条秀洲大道,涌动着勃勃生机,宝地大厦、中禾广场、未来科技广场、瑞安广场、浙联金座、海洲之星等商务楼宇在此聚集。

  目前,新城街道商务楼宇已累计入驻企业2381家,税收(不含房地产)约3.31亿元,占全区楼宇税收(不含房地产)的32.23%,位列秀洲区第一。新城街道以城市商务楼宇为载体,逐渐形成了人力资源产业园、灵活用工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三大平台为支柱,金融、律所和财务事务所等高端第三方服务业集聚的楼宇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

  业态竞相发力、多点开花,新城街道现代服务产业活力迸发,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激活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

  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众多数字文化企业、高端信息服务业企业选择了新城街道?

  “对企业来说,高效、开放、到位的营商服务环境远胜千言万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QQ音乐总编辑张柏生告诉记者,秀洲区政府和新城街道为他们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衍生服务,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层级的问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柏生表示,作为一家文化科技企业,版权一直都是腾讯音乐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项目落地前的调研中,他们发现秀洲区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版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楼长制”正是新城街道发展楼宇经济、服务入驻企业的一步好棋。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新城街道不断优化“楼长制”,通过常态化的联系和点对点的精细化管理,确保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此外,围绕各楼宇实际,因楼而异,针对性做好“店小二”工作,解决了服务楼宇的“最后500米”问题。

  “我们积极对接各个楼长,走访辖区商务楼宇,将政策‘送’到企业手中。”新城街道经济发展办主任邵军祥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扫楼”分析研判企业成长潜力,也进一步收集处理融资、人才招聘、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让楼宇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

  以政策为引领,新城街道加快扶持支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落地《秀洲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秀洲区服务业稳进提质若干举措》,在鼓励培育企业成长、做大做强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引进企业、助力经济的一大关键。秀湖、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15分钟交通圈”“15分钟教育圈”“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市驿站”“爱心小屋”“夜间门诊”“康养中心”……越来越好的营商“软环境”助力着产业“硬发展”。

  有力的政策支持、优越的营商环境、便利的生活配套,共同激活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做好“产”与“城”的辩证法

  从“摩尔时代”起步,到“秀湖时代”崛起,到“三区三城三组团”新格局构建,再到“运河湾新城”的全新规划,新城街道是这些变化的见证者,亦是主力军。

  站在新的起点,新城街道该如何突破,才能更好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这一愿景?

  “盘活和打造是两个重要抓手。”在邵军祥看来,盘活江南摩尔老旧商圈,激发消费潜力,打造秀湖畔文商旅新型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是当下新城街道的首要工作。

  去年8月,新城街道与天虹股份、秀宏集团共同签署协议,意味着天虹股份零售新项目落户秀洲。签约三方将共同完成项目内部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打造活力多元的城市商业新地标,为消费者创造独具魅力的消费新场景,构建文化新阵地。

  与此同时,在秀湖之畔,集湖景、商业Mall、户外街区、甲级办公于一体的秀湖商业综合体以及秀湖酒店等文商旅融合的新型业态,也一步步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

  “文商旅融合发展战略不仅拓宽了文化产业、商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更在三业的深度融合中催生了新的发展动能,为城市的文化传承、产业向新和活力向上提供了绵延动力。”嘉兴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主任汪菲认为,伴随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的丰富,全球商业消费模式正从单纯的购物需求向兼具审美艺术与精神享受的多元体验过渡,商圈已超越“容器”的概念,功能日益多元化,成为社会交往沟通、生活场景互动和生活方式适变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汪菲看来,新城街道“盘活+打造”的举措,既在存量挖掘上做足老商圈提质升级文章,又引入社会资本加入新商圈点亮工程,围绕“人”这一主体来提供消费升级的新视角和新模式。“通过空间的视觉消费、体验消费、符号消费和文化消费,能充分满足代群差异化诉求,并促进公平融合的人本愿景,最终形成‘城市漫步新图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服务业 税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