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回报股东 多家银行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积极回报股东 多家银行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2024年06月12日 07:22 经济参考网

转自:经济参考报

  近期,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纷纷宣布其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再加上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等十多家中小上市银行,银行业正在掀起一股中期分红“热潮”。业内专家表示,即使每年分红金额不变,更高频的分红回报也会带来高流动性价值和确定性更强的现金流。

六大行分红金额合计超4100亿元

  进入年中,上市银行纷纷开启分红派息模式。继6月6日苏州银行、张家港银行、紫金银行三家银行实施分红派息之后,又有两家银行接力分红。

  6月7日,农业银行实施2023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此次利润分配以公司普通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09元(含税,下同),以此计算,本次农业银行派出的“红包”高达808亿元。同日,苏农银行也根据计划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25亿元。

  事实上,银行板块一直是A股市场较为稳定的分红“大户”。从2023年年报情况来看,42家A股上市银行中,41家银行公布了分红方案,合计分红金额达到6133亿元。其中,国有大行是分红占比最高的银行,六大行分红金额合计高达4133.41亿元,同比增幅更是超过20%。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分红派息总额均超过了1000亿元,成为目前全市场的分红“大小王”。其中,工商银行分红总额为1092.03亿元,建设银行分红为1000.04亿元,其次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红金额分别为808.11亿元、695.93亿元、278.49亿元和258.81亿元。

  “银行股分红是良好盈利与稳健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和投资价值。同时,银行积极分红,将促进与股东关系良性循环,有助于培育壮大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道。不过他也指出,银行在积极回报股东投资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盈利、现金流情况,研发与业务拓展方面投入等,平衡好股东分红与自身可持续发展。

潘悦 制图潘悦 制图

十多家上市银行拟中期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还有多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其中期分红计划。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5家上市银行公告中期分红方案。除大行外,上海银行兰州银行南京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紫金银行、沪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也有中期分红计划。

  5月31日,民生银行公告称,拟在股东大会审议中期分红方案,苏州银行和紫金银行此前也陆续透露了中期分红意向。

  此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已官宣其中期分红计划。

  5月30日,邮储银行公告称,在2024年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拟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派息,中期股利总额占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至此,六家国有大行已全部宣布拟进行中期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交通银行外,其余五家大行均在公告中表示,中期分红金额的上限为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0%,另外,后续在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其中,工商银行明确提出“后续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从趋势看,银行估值仍具有修复空间,但银行间分化仍较明显。主要是国内经济复苏,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周茂华说道。

高频分红带来高流动性价值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则指出,要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完善监管规则,进一步明确中期分红利润基准,消除对报表审计要求上的理解分歧。要求中期分红以最近一期经审计未分配利润为基准,合理考虑当期利润情况。简化中期分红审议程序,压缩实施周期,推动在春节前结合未分配利润和当期业绩预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引导优质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的实施,有望增强上市银行分红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强化投资者预期,进一步推动以股息为配置目的资金入场,利好银行板块。”某位长期关注银行板块的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认为,提高分红频率有其重要意义。从投资回报的流动性角度看,即使每年分红金额不变,更高频的分红回报也会带来高流动性价值和确定性更强的现金流。此外,中期分红也有利于投资者更稳定、长期持有红利型银行股,支撑上市银行股价上涨。后续或有更多中小银行效仿,推动实施中期分红。

  马祥云进一步解释称,以前在年度分红模式下,间隔周期较长,部分资金可能倾向于在股权登记日前买入,后续派发股息且股价逐步实现“填息”后择机交易。高频分红对于个人投资者吸引力也非常强劲,港股市场的汇丰银行长期以来季度分红,被视为本地投资者的稳定储蓄理财工具。

  周茂华也认为,六大国有银行增加分红频次,让股东获得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与分红预期,提振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信心。

  “商业银行分红的比例以及频次与自身核心业务发展、盈利能力状况、风险防控有效性等息息相关,采取不同的分红策略时需要平衡好股东利益与监管要求、短期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兴业银行研报分析,从分红频率来看,境外银行多采用每半年或每季度分红1次的频率,而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此前多采用每年分红1次的频率进行分红,分红频率相对偏低。随着我国银行增加中期分红、提升现金分红频率,未来我国境内银行分红频率也将逐步与境外大型银行接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银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