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咸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扫描
6月6日,记者在咸阳市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智能化车间看到,秒针每跳动40余次,就有一片又大又薄的基板玻璃“走”下生产线。
在G8.5+基板玻璃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作业。
“一季度,公司基板玻璃产量同比增长43%。”彩虹股份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秘书长袁作臻介绍,目前,项目一期正在有序推进。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投资91亿元,主要建设8座G8.5+基板玻璃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具备年产580万片基板玻璃的配套能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片薄薄的玻璃科技含量满满,让中国基板玻璃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我们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袁作臻说,公司不断推进技术升级,研发市场主流产品,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近年来,彩虹股份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生产技术不断升级,落地的15项关键新技术成功应用于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化项目建设,经营和盈利能力明显向好。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在陕西天成航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航空级钛合金棒线材正在全速生产中。
很难想象一条单重200千克、直径6毫米的盘卷,是由长度6米、直径100毫米的钛合金棒轧制而成,成卷后长度可超过1600米。
如何保证这么长的材料头尾性能一致且具备良好的组织性能?
该公司技术团队在没有可借鉴产品的前提下,攻克了数个主要设备难题和核心工艺难关,自主研发、设计了中国首条航空级钛合金棒线材全流程动态多向控温控轧生产线,3分钟即可实现从棒到卷快速生产。一季度,该公司钛加工材产量达2084吨,同比增长76%。
“我们已经掌握航空级钛合金细晶棒线材制备技术,可以实现航空紧固件用钛合金‘进口替代’。”陕西天成航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李昌说,“未来,我们将以国际一流为目标,持续通过技改扩能、技术研发、科研合作、数智改革、人才引进,全方位打造国内领先的钛合金技术研发中心,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向绿而行,向“新”发力。在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三立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厂房屋顶铺设的10兆瓦光伏组件和3.5兆瓦氢燃料电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咸阳市聚焦新能源发电、光伏、氢能等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打造了一批新能源新领域新技术新产业项目,让新能源和环保产业聚链成势。
“我们运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建成12.2万平方米零碳工业和办公园区,致力于打造关中地区首个氢能实现零碳、多能优化获益的园区。”三立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学说,“我们要成为绿色能源革命输配电制造细分领域的领跑者。”
王建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拿多能耦合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使用来说,一年能降低运行成本6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51吨。
“我们坚持以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输配电设备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基地为发展方向,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以系统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研发中心,正在研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可控化集成交流断路器项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立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友说。
从新型电子显示产业的突破到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绿色氢能实现零碳排放,咸阳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咸阳市围绕产业链创新发展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需要,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2023年,咸阳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28家、高新技术企业596家,科技型企业、创新主体实现数量翻番、质量提升。与此同时,陕柴重工的精密铸造等50多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咸阳市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之本,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一季度,咸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3%,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
在充满生机的咸阳大地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为咸阳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