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最初的“上海”——距今6000年的先民拓荒创新

陈杰:最初的“上海”——距今6000年的先民拓荒创新
2024年06月12日 00:0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日前,由文汇报社、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上海6000年”(以下简称“上海600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本期大师课就一起来听听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关于对最初的“上海”的解读。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何谓“最初的上海”

关于“最初的上海”,它有两个层面的解读。

现在所说的“上海”,一般是指行政区划上的上海,它是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唐天宝十年(751年)设立华亭县”,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元代,华亭县改设松江府,在北部设嘉定州、崇明州,上海县亦在元代设立。到清末,上海地区才逐步形成了10县1厅的格局,即松江华亭府、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上海作为由中央直管的直辖市是在1927年,1949年后得以延续。

“最初的上海”借用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提出的“最初的中国”概念。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1980年代提出:约公元前4000年开始,在今天的中国境界之内的不同考古学文化相互交流,构成了“中国相互作用圈”,认为它们便是最初的中国”。201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新伟指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史前各主要文化区在社会同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共享着相似的文化精粹,联接成在地理上和文化上与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均有密切而深刻联系的文化共同体,也就是“最初的中国”。

所以,“最初的上海”就是史前上海,与当代最主要的联系既体现在地理上,也彰显在文化上。

上海史前文化基本面貌

“史前时期”一般是指没有文字记载或文字记载比较少的时期,考古研究是了解这段历史最重要的方式。七十多年的考古工作已经确认,上海史前文化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这一发展历程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区域基本同步。

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有三个考古学文化是以上海的考古发现而命名的,它们分别是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

崧泽遗址发现的陶器

崧泽遗址发现的玉器

崧泽遗址发掘始于1958年,黄宣佩先生主持发掘并出版了专著《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198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崧泽文化的概念,专指代表了距今5800年到5300年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史前文化。

崧泽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

广富林遗址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1999年后进行重新发掘,2007年后,因与城市建设配合再做大面积发掘。广富林遗址首次确认了一批与以往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迥异的遗存,被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它介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距今4000年左右。

玉琮(广富林文化)

要展开比较研究和承继关系研究,就需要确立考古学文化中的年代,它分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亦即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后者指确定遗迹、遗物距今真实的年龄,即某件器物时代是B.C.(公元前)/AD(公元)年,或距今(BP)年表示。绝对年代的判定,目前最常用的测年方法是碳14测年,还有热释光测年、钾氩法测年等,上海博物馆是国内热释光测年应用较广的单位。

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来看,长江下游地区在崧泽文化之前各区域的发展不平衡,但从崧泽文化开始,以太湖为中心,北跨长江,南至宁绍平原,西至宁镇地区、皖江流域,在崧泽文化影响下,在保持各地文化的特色基础上,文化的面貌逐渐趋于统一。到良渚文化时期,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明确,从而形成了跨越广大区域的强大文化统一体。崧泽、良渚稳定且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已经成为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发展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这个文化格局的形成正是现在所说的长三角一体化史前基础,而上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认同成为现在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竞争优势。

上海史前先民和生活

上海最早先民群像是蒙古人种,有划船、跪坐行为,此前上海地区发现过马家浜文化的遗存,比如陶器、石器,但并没有人骨,2004年的发掘中发现了一批马家浜文化的遗骨遗骸,代表了上海最早的一批先民。通过体质人类学专家的复原,头骨主人是约5岁的成年男性,属于蒙古人种类型,生前有龋齿。

我们还在广富林遗址等发现了许多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的人骨。根据初步研究,这些先民平均身高男性约1.63米,女性约1.53米,基本符合中国新石器时期人群的体质基本特征。

近年来,奉贤区柘林遗址发掘中也对人骨进行了研究,其身高和广富林遗址先民大致相同,在骨骼上还发现因贫血、营养不良所造成的病理情况,也发现了上鼻窦炎的病理特征,另外骨骼上发现的跪踞面等特点可能与长期跪坐行为相关。

在关于史前的绿色生态研究中,对麋鹿、大象、老虎与人共处的考古也能推断出人类生存的环境。根据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可以复原出当时大致的动物群类。

由此,也大致复原出“最初的上海”极为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以湿地草原景观为主,一些低山丘陵等处分布着较为茂盛的树林,在林间或林原的草丛中,生活着野猪、梅花鹿、獐、麂等动物。麋鹿则生活在广阔的湿地草原上。临近水域之处是水牛、犀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主要领地。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和岸边则生长着不同的鱼类和贝类软体动物。鳖、龟等爬行类动物偶尔栖息于水底,偶尔上岸享受太阳。林间、草丛和水旁不同的鸟类动物时而飞翔、时而驻足栖息。

“上海文明探源: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系列活动

距今6000年以来的上海先民的史前文化,获得了什么成就?怎么去认识这段历史?这里提取三个关键词。

第一是开拓与创新。上海史前地区有一道冈身,从嘉定向南穿过闵行马桥到金山柘林,经测是距今6000—4000年左右的海岸线。其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4000年之后淤积而成,随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平原地区不断向海、向东拓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间。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先民应该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以极大的勇气去陌生环境垦荒,这是上海先民开拓精神的源头。

以“小发明大智慧”6个字谈谈创新,它们反映的不仅仅是上海先民,也是长江下游先民的智慧。从崧泽文化开始就发现了一类三角形的石器,一般认为是石犁。而石犁可以连续、更深入翻动土地,大幅提升了稻作农业的效率。常见的崧泽文化炊器是鼎,此时出现的甗(yǎn)中间有隔当,下面是一个注水口,功能类似后期使用的蒸锅,先民把两件器物组合起来变成蒸煮合一,这是非常巧妙的革新。

第二是审美与工艺。上海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在审美和工艺上有非常大的成就。手工业专门化的生产,被认为是整个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陶器为例,崧泽文化的陶器,除了器形端庄外,变化非常丰富。上海博物馆陶瓷馆展出的泥质陶罐是崧泽文化的精品文物,器形非常规整,表面纹饰或仿造当时的编织纹,动物形象也会装饰到陶器上,比如猪形陶匜、龟状陶壶等。它外部是装饰性的,不仅实用还有纯粹的审美制作。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制造工艺则更加精致,也反映了这个地区先民鲜明的审美和工艺水准。

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出土玉琮

第三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代表。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很多良渚时期的权贵墓葬,2007年后,上海博物馆重新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吴家场发现了多座高等级墓葬。在204号墓葬随葬品中,就有9个玉璧2个玉琮。高等墓中象征权贵身份的装饰品有玉梳背、玉牌饰、玉璜、玉项饰、玉镯、玉带钩等,还有象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玉钺、玉琮等。

福泉山遗址出土的双把陶匜

M207号墓葬里,发现了非常特殊的用人骨作为祭品的习俗。同墓还出土了比较完整的象牙权杖,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件,整长1米左右,表面雕刻非常精细的纹饰,上半部是神人纹,底下是神兽纹。神人和神兽组合的纹饰是良渚时期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象征符号,它只有在最高等级的玉器上才会出现。

以上用轮廓式描述了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的实证。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文明的定义或者文明的标准所形成的关于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也为世界文明起源的研究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希望能激发更多的公众去了解上海6000年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供稿:上海博物馆

图:上海博物馆、摄图网

编辑:杨延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陈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