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小仙女” 人工培育的圆叶玉兰在四川开出第一朵花

植物界的“小仙女” 人工培育的圆叶玉兰在四川开出第一朵花
2024年06月11日 02:50 华西都市报

在芦山县国有林场低海拔人工种苗基地里,人工繁育的圆叶玉兰开出了第一朵花。

在芦山县国有林场低海拔人工种苗基地里,人工繁育的圆叶玉兰开出了第一朵花。

圆叶玉兰开花期间,林场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人工授粉。

  2023年在低海拔种苗基地里,种植人工培育的圆叶玉兰幼苗。

  圆叶玉兰,又称圆叶天女花,因花白淡雅、色泽夺目而闻名,是植物王国里的“小仙女”,仅在四川中部和北部的高海拔山区有零星分布,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近期,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国有林场传来了好消息,在低海拔的人工种苗基地里,一株人工繁育了8年的圆叶玉兰“提前”绽放,开出了人工培育的第一朵圆叶玉兰花。

  圆叶玉兰长啥样?习惯了高海拔环境的它是怎么在低海拔成长的?人工培育开出花又意味着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和我们一起找寻答案吧!

1 一场意外,圆叶玉兰尝试低海拔培育

  圆叶玉兰树形优美,四季常绿。作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它们种群数量少,分布区极为狭窄,资源稀少。

  如果说城市里的玉兰花朵像一个直立的灯盏,那么圆叶玉兰花就是一个俯垂的小灯笼,花朵向下悬挂在花梗上。它的花朵如手掌般大小的白莲,散发出清新淡雅的特殊香味,被称为植物王国中的“小仙女”也不为过。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标准,圆叶天女花为易危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21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圆叶玉兰,为啥在低海拔的苗圃里开出了花?这得从一场地震说起……

  2014年,芦山地震后,芦山县国有林场开展了一场野生动植物的大调查。走访中,他们发现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部分圆叶玉兰被压倒、掩埋,生长的家园也被严重破坏。

  2015年,林场启动了圆叶玉兰的拯救保护及人工繁育工程,希望能扩大它们的家族,提升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竞争力。

  为了及时观察、照顾圆叶玉兰,芦山县国有林场首次尝试在低海拔种苗基地里进行培育保护。从高海拔到低海拔,落差和环境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圆叶玉兰的生长?都给这次尝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一株圆叶玉兰树提前开出了人工培育的第一朵花。

  林场场长陈然十分欣喜,原本他们预估至少10年才能开花,没想到提前了两年,这朵花的绽放,也代表着人工繁育圆叶玉兰取得重大突破。

2

从高到低,在“搬家”中不断成长

  在激动之余,林场工作人员对此次保护性“尝试”进行了总结。

  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们一度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以至于林场在早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嫁接、扦插等繁育方式,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前收集并撒下的圆叶玉兰种子成活了。但成活率极低,第一批撒下的几万粒种子,虽然经过悉心照顾,最终也只存活了一两百株幼苗。

  后来,林场工作人员不仅在圆叶玉兰的“老家”附近撒种,还逐步将它们从高处移植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苗圃。

  为了让幼苗适应低海拔的“新家”,林场不仅搬来了原生地的土,还使用设备、工具等控制温度,还原它们原来的生长环境。

3

幼苗“回家”,还有哪些“责任”?

  幼 苗 稍 大 些时,一部分苗会“回家”,担负起“扩大家族”的重任。

  林场在2022年和2023年先后两次将人工培育苗移回高海拔地区原生地,一共移植了150株,建立了两个人工“家族”。

  据 不 完 全 统计,经过生态修复和人工培育移植,当地圆叶玉兰野外数量已经突破了550株。

  另一部分树苗暂时不会回“家”,它们“身担重任”,会继续向更低的海拔地区进行移植。

  或许在不久后,原本生长在海拔2600米山林间,很难看到的植物界“小仙女”圆叶玉兰,也会出现在城市里、公园里,与各位小伙伴相见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受访者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四川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