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上市公司隐秘“资金黑洞”

激辩上市公司隐秘“资金黑洞”
2024年06月08日 02:30 贝果财经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近日,亿利洁能(600277.SH)公告称:“亿利财务公司对于公司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的39.06亿元货币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向亿利集团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近日公司获悉相关贷款已被划分为次级贷款,公司存款存在重大可收回性风险。”

一时之间,市场哗然,财务公司也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获悉,亿利集团因流动性枯竭,无法偿还在财务公司的贷款,导致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被集团实质占用且未真实披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多次采取监管措施,要求集团和财务公司整改,并对违规事项进行立案调查。

上市公司的资金放在财务公司是否安全?高存低贷是否涉及利益输送?财务公司是否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提供了便利?日前,多家财务公司高管对相关问题予以了集中回应。

独立性是“生命线”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违规行为在市场上一直都存在。相比之下,如果没有财务公司,可能大股东更容易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这并非财务公司导致的侵占行为。相反,财务公司在其中是一个‘吹哨人’的角色。”江苏一家大型集团财务公司负责人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他认为,个别财务公司出现风险是由于整个集团体系的垮塌,风险不在财务公司,而是在个别企业老板。

对于上市公司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的安全性,海信集团财务公司副总经理舒鹏则表示,上市公司的资金归集到财务公司,并不意味着资金流向了大股东。按照监管和政策要求,财务公司是独立的非银金融机构,与集团母公司有风险隔离制度。

实际上,市场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诸多质疑在于:财务公司会不会受制于集团企业而放弃独立性?

上述财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监管机构对于集团企业推荐的高管人员的审核非常严格,集团也需要按照监管的标准和要求拟推荐人选,通过监管的高管资格审核以及考试后,其任职资格才予以核准。而财务公司的关键业务岗位也备受关注,以保证财务公司的人事独立。

万向财务公司总经理刘弈琳表示,合规经营是基本,监管对财务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已有明确且细致的规定。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金规〔2024〕7号)明确规定了企业集团要维护财务公司独立法人地位,严禁企业集团滥用股东权利,越权干预财务公司经营管理,违规挪用财务公司资金。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副会长陶东平认为,目前国内财务公司数量有239家,但是高风险的财务公司仅3家。不能把个别高风险财务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财务公司的一般情况。在强监管、严监管,进一步加强股东股权管理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财务公司能够坚持法人独立性,立足功能定位,服务集团和实体经济。

关联交易风险隔离

实际上,目前不少财务公司都建立了与上市公司的风险隔离机制,对于资金的管控和流向也打造了实时的可视化数控平台。

TCL科技集团财务公司副总经理张红梅表示,TCL科技集团财务公司通过金融服务协议、风险评估、制度、系统等方面保障上市公司的资金独立性、安全性。通过金融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明确金融服务的职责边界,保障上市公司资金独立性。同时,上市公司定期对财务公司开展风险评估。

内蒙古伊泰财务公司总经理郭强告诉记者:“财务公司每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监测归集上市公司资金额度,确保不超过《金融服务框架协议》规定的限额,每次给非上市公司发放贷款前,均进行贷前额度测算,确保不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在多家财务公司高管看来,上市公司在关联财务公司确实存在高存低贷现象,但是这并非利益输送。他们一致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的资金存贷是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的,不会存在利益输送。财务公司不是“资金黑洞”,上市公司也不是“超级金主”。

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提供的官方数据,2023年,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的关联存款同比增长37%,占上市公司货币资金总额的28%;关联贷款占比同比增长41%,高于存款增速4个百分点。上市公司整体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比值由2.34倍降至2.28倍,财务公司行业中存款是贷款的1.8倍,存款大于贷款是普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上市公司。

陶东平表示,上市公司将资金存放于财务公司主要是因为财务公司对成员单位的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同时,财务公司通过减免账户管理费、电子汇划费、网银使用费、函证费等一系列措施,对上市公司存款吸引力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财务公司通过减免上市公司各种费用,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167亿元。

对于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贷款很少,或是宁可通过外部银行融资也不选择财务公司贷款的现象,陶东平也给出了详细解释。按照他的说法,在财务公司存贷款差额在20亿元以上、存贷款比值在10倍以上,且存款占自身货币资金余额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数量共有27家。这27家上市公司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上市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裕,没有融资需求。10家上市公司本身无贷款需求,其在集团内外部均无贷款。另有8家上市公司在财务公司无贷款,在外部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也很小。

第二,上市公司虽然在财务公司没有贷款,但是却有票据承兑、票据贴现、非融资性保函等其他授信。如万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万向钱潮(000559.SZ),其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规模为30.97亿元,贷款余额仅5亿元,但是万向钱潮在财务公司另有票据贴现业务0.45亿元,票据承兑业务18.34亿元,合计授信规模达到了23.88亿元。

第三,上市公司选择外部融资是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能够享有更多政策支持、部分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成本更低、上市公司需要维护多样化的融资渠道等原因。

记者通过多家财务公司了解到,在财务公司服务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多家上市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大。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财”)总运营师刘明则向记者表示,中电财服务集团内6家上市公司,主要为其提供资金归集和资金结算服务,6家上市公司在商业银行与财务公司均未开展商业贷款业务。

舒鹏表示,海信家电(000921.SZ)在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153.38亿元,贷款余额为1.10亿元。同时,海信家电在境内外部银行的贷款规模为0.01亿元。选择外部银行贷款主要是申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优惠补助贷款,政府全额贴息,可以为海信家电节省利息费用支出。

多家财务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多,股份增发和发债的成本都不高,资金比较富余,没有资金需求的情况很正常。

前述财务公司负责人认为,市场应该更多看到财务公司积极的一面。“以前集团没有财务公司的时候,为了保证企业流动性,企业在外部银行的存款日均规模达到200多亿元,同时银行贷款规模也有400多亿元,高存高贷所带来的成本对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存款 贷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