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背景的纯量化团队,如何打造底仓型产品?

复合背景的纯量化团队,如何打造底仓型产品?
2024年06月05日 20:2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4年5月10日,一代量化巨擘吉姆·哈里斯·西蒙斯猝然离世。西蒙斯的身后,是一个量化投资极致发展、登峰造极的时代。

由他管理的大奖章基金,在1988年至2019年间怒赚超1000亿美元;量化基金的交易量常年占全市场的75%以上,光是文艺复兴一家就接近5%;市场上“最赚钱的私募基金经理”的名单,也多年被量化基金经理们“霸榜”。

与海外量化市场的“已凌绝顶”不同,国内的量化市场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

根据《2023年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12月,国内公私募量化产品的合计规模约达1.5万亿,全市场市值占比不超过2%(A股、港股市值合计),A股交易量占比预计在10~20%之间。

另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2023年末,国内量化选股型基金共计236只,管理规模达1284.23亿元,较上年环比增加42.35%,恰是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个蔚然初成的格局,投资体系完整、组织分工得当、策略迭代迅疾的量化团队显然更容易“脱颖而出”。

  • 01

  • 复合背景的纯量化团队

在一线公募机构中,广发基金是量化策略供给比较丰富的基金公司之一。

广发基金内部有三支涉足量化策略的团队:一支纯量化团队,以及两支“主动+量化”团队(一支是由稳健策略部总经理林英睿领衔,另一支是由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杨冬带队)。既立足于当下市场需要,亦考虑未来的战略发展空间。

而那支纯量化团队,就是赵杰率领的量化投资部。他们以经典的量化投资策略为基础,自主搭建量化投研一体化平台,持续迭代技术策略,并重点提供工具化、底仓型的量化产品。

和主动选股以深度取胜不同,量化团队通常凭借广泛的覆盖和分析来总结普适性的规律,因此更倾向于采用“工业化”的模式运作。整个团队仿佛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成员都专注于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共同推动着机器的高效运转。

广发量化投资部,就是如此实行投研一体的“工业化”模式,每位成员兼顾投资与研究,同时各有侧重,在广发投研平台上共享投研成果,高效运作。

量化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广发量化投资部的成员背景也体现出了这种交叉性。核心成员主要来自海内外顶尖高校的数学、计算机、金融工程等专业,从业经验覆盖投研、交易、信息技术等复合领域,部门成员之间各有优势,形成专业互补。

量化投资部由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陈少平分管,她的从业经验超20年,曾在泰达宏利、嘉实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研究总监、联席CIO。

投资方面,部门共有4名核心投资人员,除赵杰外,还有易威、李育鑫、胡骏,都是在量化投研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干才。

部门负责人赵杰,本科和硕士都在清华大学的数学专业学习。他拥有16年量化从业经验、12年量化投资实盘经验,曾在申银万国证券、太平资产管理公司担任量化投资经理,擅长指数增强、多因子量化选股体系等投研工作。

从组合管理来看,赵杰的特点是投资风格稳健,注重量化策略的纪律性,主要采用经研究分析得到的长期有效的alpha因子,因子权重和个股权重根据量化模型进行设置,较少进行人工干预,较少在风险因子上进行主动暴露。

基金经理易威,本科专业是数学与计算科学,研究生学的是统计学,他是广发自主培养的投资人员,入行10年,先后担任股票交易员、量化研究员、投资经理,熟悉程序化交易及市场微观结构分析,致力于通过数据挖掘、量价规律、交易博弈等创新策略提升收益。

基金经理胡骏,量化投研经历超8年,曾任量化研究员,擅长指数增强型策略、Smart Beta策略开发、大数据相关策略的研究开发。

基金经理李育鑫,香港中文大学统计学博士,量化投研经历超5年,他是团队的“技术前沿”,具备扎实的数理背景与数据分析能力,熟悉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在多因子量化选股方向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研究方面,量化研究员陈旭宇是计算数学博士,熟悉机器学习模型及算法原理,在模型设计和组合优化层面为团队提供研究支持。

图1: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成员

  • 02

  • 平台化作战

  • 用数据和代码“交流”

公募基金的主动权益团队,通常是通过组建专业、高效的投研队伍,来获取及时、深入的宏观经济、行业信息及公司认知,这也是主动投研体系的竞争力所在。

公募量化团队则不然,他们更强调搭建平台、优化流程和迭代策略,并用数据和代码来交流。

广发量化投资部亦是如此。团队建立了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所有成员的数据、策略都会落在量化投研平台上。平日里,大家既会在平台上做策略的研究、评价、归因比较,也会在平台上观察其他成员的进展,并互相给出建议。

图2: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投研体系

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均兼顾投资与研究,同时各有侧重:一方面,各自独立推进自己的研究和投资工作;另一方面,在广发的投研体系下共享投研成果,交流策略、数据、思想的“火花”。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获取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对此,广发量化投资部自主设计了大数据平台,对海量市场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处理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司的特色因子库。

自2011年以来,团队自主挖掘研发有效因子超过2600个;选股模型储备超20个,涵盖多因子选股模型和AI选股模型;实际有效开发代码超12万行。

“我们的投研交流很直接,就是互相讨论策略的数据表现、回撤、逻辑和归因,内部评价也是比策略、比表现和比回撤,言之有(数)据。”赵杰说。

Linux的创始人Linus Torvalds曾言,“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言语不值钱、关键在代码)”,广发量化颇有此风。

  • 03

  • 敢坐“冷板凳”

  • 专注中低频量化

近年来,公募量化基金的规模与数量均有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4月底,公募量化基金数量超过500只,其中2021至2023年新成立的产品均在70只左右。

伴随量化策略的竞争加剧,如何获取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已成为量化管理人面临的难题。广发量化投资部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应对之道。

核心的一点,是确立了以中低频的量化选股策略作为重点方向

在对前沿选股模型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之后,他们充分认识到,超额收益并不是来自于模型或者算力的简单堆积,而是来自于对金融数据的深刻理解

因此,他们把整体的量化选股策略定位为更适合公募的中低度换手率,既避免了策略拥挤,也更注重长期胜率。

具体来说,团队在选股模型的开发和设计上,充分借鉴机器学习模型的优点,通过深度研读经典论文,并针对量化投资进行定制和改进,重点开发偏中低度换手的量化选股策略。

此外,他们也会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标的指数来设定适合的换手率。对于偏小盘指数的换手率会更积极,对于偏大盘指数的换手率则更低一点,跟股票本身的价格波动属性有较大关系。

除了控制换手率外,团队还强调“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逆向投研布局能力。比如,将研究重心布置在中长期的收益预测而非短期的交易能力上,和量化惯常的高频作法保持距离。

通过对因子风格特征的钻研,团队开发了多种具有独创性和差异性的量化选股模型,使用的超额信息涵盖基本面数据、交易面数据、另类数据等,为策略提供了长期而持续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格外注重基本面和量化相结合的价值。在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中,他们倾向于配置较高比例的基本面因子,这种模型的中长期预测更为稳定,有较高的月胜率。

史学家范文澜曾有名言“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而在广发量化投资部中,也颇有几分要把“冷板凳坐热”的风气。

  • 04

  • 坚持自主开发

  • 发掘“白盒”模型

量化投资经常被称作“黑盒子”,寓意其投资策略上的“不可解释性”和“不可持续性”。这固然隐含了对量化投资隐含风险的担忧。

当模型的过拟合风险造成了样本外回撤,往往会加剧这一印象。而自洽的投资逻辑则是降低模型风险的有效途径,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因此,广发量化投资部强调,他们的策略要做“白盒子”,投资逻辑可追溯、可解释,亦相对可比较和复制。

赵杰强调说,随着AI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介入,部分量化模型的“黑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越是这样,他们越要尽可能地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要对模型的来龙去脉有深刻认知,不能止步于“黑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的核心策略均为内部成员自主开发,关键技术均由内部成员独立实现,较好地避免了策略的同质化和“黑箱化”。

在因子选用和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团队追求从因子到模型层面都是有逻辑、可解释的。这样的设计理念旨在确保投资风格的稳健性,同时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正是基于策略的独创性和可解释性,团队在面对市场回撤时,能够保持冷静,深入剖析策略失效的潜在原因。

如果他们经过分析,觉得整体的投资逻辑没有被破坏,只是受到市场短期流动性的影响时,他们便会继续坚守。只有当判断核心逻辑被破坏时,他们才会果断地采取行动。

从这个角度看,广发量化投资部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投资者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 05

  • 保持进化

  • 引入机器学习

鉴于AI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广发量化投资部有引入相关的技术辅助投资么?

赵杰表示,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获取的数据越来越丰富,另类数据的使用将极大地提升模型的选股能力。基于此,团队很早就布局了AI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架构,以扩充因子和模型储备。

图3:广发基金量化投资部因子库概况

具体而言,团队构建了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模型,以挖掘因子和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与已有的线性模型进行集成优化;同时,挖掘新的技术面因子和基本面因子,以扩展因子库,优化改进因子加权方式。

经过针对性的改造和适配,团队发现,加入了机器学习模式及高频因子的策略,对于公募量化产品业绩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为团队“技术前沿”的李育鑫介绍,业内运用机器学习技术的量化策略主要在于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协助挖掘因子,显著提升工作效能。在手工挖掘因子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更高效地找到不易被发现的Alpha因子,为多因子体系提供额外的增量信息。

另一个方向是整合因子打分,为制定策略权重提供支持。传统的因子复合方法往往采用线性加权的方式,而机器学习则采用非线性的“脑回路”,能提供更高效的整合策略。

李育鑫提到,不同团队在AI技术的细节处理上存在差异,包括模型设计、模型构建、数据预处理和目标函数选择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在上述方面,广发量化投资部已经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优势。

  • 06

  • 定位工具化

  • 打造“底仓”产品

在赵杰看来,很多投资者配置ETF、指数基金作为中长期投资的工具,是希冀获取Beta收益。而量化策略在争取获得Beta收益的基础上,还追求增厚Alpha收益的空间,也不啻为工具化产品的另一个选择。

赵杰表示,广发量化投资部致力于提供指数增强、量化多头、市场中性等可以作为“底仓”的工具化产品,主要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设定明确的指数作为基准,锚定基准不漂移;

二是聚焦于选股获得Alpha,不做择时,不做行业轮动,不做风格偏离,在胜率高的地方下注;

三是在追求收益的同时高度关注风险,希望提供稳定而持续的超额收益,追求收益风险比。

要打造这样的“底仓型”量化产品,首要条件便是拥有持续获取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的能力。

“一方面,量化因子的挖掘和补充,是未来持续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不断从新的数据挖掘新因子;另一方面,我们会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从宏观中观维度、因子拥挤度、机器学习等多角度优化因子配权模型。”

放眼未来,赵杰表示,广发量化投资部会继续向另类因子以及机器学习方向拓展,进一步构建从多因子迈向多策略的投资体系。多策略的综合应用,既有助于应对不同风格的市场,也能为不同类型的产品提供更匹配的策略选择。

平台化的投研体系,专注长期的投资理念,不断进化的策略模型以及多元化的因子来源,共同支撑着这支团队在量化投资领域稳健前行。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CIS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