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全国门店完成仓店合一改造,线上营收占比超20%

永辉全国门店完成仓店合一改造,线上营收占比超20%
2024年06月05日 14:52 运营商财经网

“调改后永辉超市日均营收可涨5倍”, 5月30日晚,河南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调改永辉的最新目标。

从被胖东来调改的永辉、步步高,以及不断开设零售折扣店等多业态的家家悦,对比频频被港人挤爆、登上热搜的山姆,传统商超似乎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况。

但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自救的它们,似乎也有走出“阴霾”之象。虽被“调改”,但从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永辉净利润达7.36亿元,同比增长4.57%,一个季度的盈利是胖东来全年利润的5倍多。家家悦一季度的盈利也同比增长7.10%。

消费者们已习惯“万物到家”,传统商超们开始在线上寻找更多增量。正如永辉财报显示,通过全渠道数字化、提升门店运营效率和门店优化等转型升级措施,目前线上营收已占比超过20%。

当即时零售已是商超、便利店们的标配,如何更高效地满足线上更长尾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成为商超们探索前置仓、仓店合一等零售新业态的最大驱动力

永辉门店实现“定制化”仓店改造

支撑永辉线上业务占比不断提升的,是全国一千多家门店的仓店合一改造。

所谓仓店合一模式,是在数千平的超市门店里开辟几百平的区域,专门用于线上订单高频商品的摆放、分拣。相较山姆的前置仓模式,仓店合一模式的租金、水电等成本更低。线上营收占比一半的山姆,需要更多的前置仓覆盖更多线上消费者、提高会员消费频次。因商品供给、消费场景和线下门店有所差异,仓店合一模式则可以更好地与线下门店形成互补。

▲一名外卖骑手正在配送永辉超市的线上订单。 摄影/徐冬▲一名外卖骑手正在配送永辉超市的线上订单。 摄影/徐冬

零售生意需要从各环节精打细算,提升运营效率也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多的订单量。据了解,通过对仓店的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永辉2023年的拣货效率提升20%,人力成本同比下降9.3%。

一位熟悉永辉的业内人士介绍,永辉也根据线上的需求不断更新商品的供给,“一开始发现线上很多消费者需要小份包装,后来发现很多应季的冰镇啤酒、西瓜销量很高,电商平台买不到的活虾活鱼等销量也不错,线上线下的需求差异很大。”财报数据显示,永辉通过智能选品、智能汰换等工具的应用,新品引入效率同比提升50%。

永辉称,超市也在推动“一店一议”,从而增强门店差异性和区域、商圈适配性。这也意味着,不同门店的商品采购、分拣以及配送等和线上业务的需求、配送能力息息相关。

当传统商超们卷起新业态

除了永辉、山姆等为代表的商超们陆续布局前置仓、仓店合一等新业态,天福、京东便利店以及大量的社区便利店从业者们更是率先嗅到商机,寻求平台合作,催生了闪电仓、纯外卖便利店等新模式。这些传统商超和便利店,正在悄然成为前置仓的最大玩家。

相比仓店合一,前置仓模式更为人所知。伴随即时零售的发展,前置仓模式也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面积、形态各异的前置仓,依托数字化经营系统和即时零售平台,为线上消费者提供半小时左右即达的订单。

▲线下门店之外,商超们陆续布局前置仓、仓店一体等新业态满足线上需求。摄影/徐冬▲线下门店之外,商超们陆续布局前置仓、仓店一体等新业态满足线上需求。摄影/徐冬

前置仓的选址要求相对较低,相比开在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商场,租金、装修成本更低。商品种类也更为丰富,可以满足聚会、夜宵、节庆等消费场景更细分的消费需求。被称为前置仓“头号玩家”的山姆,据业内人士测算,截至2023年年底,山姆会员店全国共拥有近500个前置仓,仓均订单1000单,客单价230元,年GMV(商品交易总额)或超400亿元,已占其营收的一半左右。

无论前置仓还是仓店合一,其本质是通过压缩房租、营销等成本,快速提高在全国的线上覆盖率,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务。这类零售新业态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补充线下门店的消费供给,将更多“不满足即消失”的即时购买欲望转化成线上订单。这也意味着,对于传统商超们来说,探索新业态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更在于挖掘本地消费市场的增量。

开在路边的超市,主要服务线下进店逛买、囤货的消费者,但线上的消费群体往往更年轻,半夜应急的蚊香、出差前的便携生活用品,线上全天候、更长尾的丰富需求,零售从业者们自然也不能放过。

前置仓消费市场的新增量早有数据验证。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测算,2023年即时零售销售额增速为52.2%,比网上实物零售额增速高41.2个百分点。其中前置仓贡献了重要增量,2022年和2023年前置仓模式市场规模的年均增速超过50%,前置仓数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00%。

不过,对于纷纷布局前置仓、仓店合一的传统商超们来说,它们面对的是消费习惯、商品偏好完全不同于线下的更年轻消费者们。从一人份的小包装,到出差所用的便携品,这些消费者所需的商品种类和消费场景不同于线下门店的采购需求。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零售行业规模采购才有价格优势,但前置仓商品和门店有差异,大批量采购需要前置仓数量足够多,且线上的商品如何更快速地应对需求的变化进行更新、迭代,也对把关更严、审批更多的零售采购部门提出了新挑战,除了快速更新之外,如何更精准挖掘需求并进行营销也是考验。

但毫无疑问的是,即时零售是未来消费新蓝海,新业态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鼓励即时电商与履约一体化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基于前置仓的前店后仓、便利店前置仓、无人前置仓等多种即时零售业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