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就业、升学,职校生的更多选择

技能、就业、升学,职校生的更多选择
2024年06月05日 02:36 青海日报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训课。

无人机专业学生进行实操。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进行冷却系统故障排除。

数控专业学生测量工件尺寸。

西餐专业学生正在实操。

新媒体产业学院的直播间。

本报记者 宋翠茹

紧贴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中职教育进一步强调技能、就业、升学“三手抓”,让学生充满信心,家长纷纷点赞,中职教育逐渐走俏,一些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不时爆出毕业生被企业一抢而空的消息。

5月22日,记者在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2020级毕业生就业率(含就业及升学)达98%。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字背后,学校是如何瞄准就业、升学刚需,助力学生踏上精彩的人生大舞台。

聚焦市场热点,人才链紧扣产业链

当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能够打赢比赛,是因为团队分工明确,我负责直播和网店的‘装修’,其他人分别负责标题优化、数据控制等。这是平时学习积累的,参加大赛让所学变所用,收获很大。”2022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马莉雅给记者分享在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胜的感受。

学校新媒体产业学院负责人郝刚也感受到了电商蓬勃发展的巨大能量。他说:“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直播、解答线上问题,还可以调控后台。一到毕业季,很多企业会来学校要人,面对企业需求,我们会组织学生开展电商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更好地匹配电商产业链的发展。”

“提起数控机床,许多人会感到陌生。”学校数控专业老师晁良向记者介绍,其实,这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生产航母、飞机,小到制造螺丝、轴承,都离不开数控机床。

采访中记者看到,数控班学生一边上课一边操作。据了解,一个实训室一周排了近20节课。用晁良的话说,因为数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的生产线在大量使用,对一线技术工人的知识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才能把工件打磨到完美。

2022级数控班刘启轩的很多时间是在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室里度过的,他拿过多个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奖项,2023年还参加过全国增材制造行业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测量零件尺寸前,要把钢坯放入机床工位固定好,然后关上舱门,输入事先编好的加工程序指令,过几分钟,零部件就加工完成。”刘启轩说:“我们可以继续升学,也能直接就业,选择还是挺多的。”

在晁良眼中,刘启轩这样的学生是出色的,“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强,我们正努力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来适应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不同的实训室有不同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既锻炼了教师队伍,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学校设置、优化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如果要从应用层再上升到理论层,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升学。”校长金耀东说。

聚焦企业需求,校企合作“两头甜”

“中职生学成后上手快、适应企业能力强,许多学生能直接上岗。对于技术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很好的选择。我们走进课堂,希望学生能从校园过度到职场的时候衔接得更平稳。”青海金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境监测专业指导老师蔡静告诉记者。

讲解中,指导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经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环境监测实训》课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学们表示,老师的授课方式新颖,强调实际操作,调动了大家上课的积极性,延伸了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对我们帮助很大。

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

2023年,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专业对接产业链”,与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80多家企业深化合作关系,以教师到企业、企业骨干到学校的“双进”和学生在校在企业的“双地”为主要形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输送大量毕业生进入青海本地企业实习、就业。学校专业教师不定期到企业开展实践性教学、跟岗研修、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及时把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引入学校专业教学。

同时,对标产业发展前沿,与省内外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全面深化产教融合。

青海华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宁天佑数码有限公司、青海金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合作,分别成立装备制造、全媒体以及生态环境产业学院,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

积极参与国家工业软件行业、全国高档数控装备、黄河流域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发优质教学评价标准、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能力项目,培养行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与省外2家企业合作,在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

“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匹配,是畅通职校毕业生就业之路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课程设置从企业的岗位需求入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让他们的实操能力得到提升。”学校教务处主任陈生莲说。

聚焦服务发展,职教前景乐观

在就业促升学、升学稳就业的大背景下,学校如何为学生打好专业实践的基础,定向培养学生,以专业促就业、促升学?

“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要专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政策资源,灵活和有前瞻性地规划、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人才,让职校生与产业对接、与企业呼应,实现求职有道,升学有门。”基于数十年工作实践,校长金耀东深有体会地说。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在中职就读的学生多数与大学无缘。事实上,近些年,中职教育已实现从“以就业为导向”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改变。与普通高考相比,单招考试相对容易,是大多数职校学生的新选择。

一条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的路径由此清晰——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学生培养计划,着力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打通学生升学就业“双通道”,与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环境监测技术等6个专业实施“3+2”贯通培养;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展3年大专委托培养;与青海省水电技师学院合作,在机电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实施“2+1+2”的“学历+技能等级证书”联合培养;与青海金云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立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

简单地说,学生在中职的三年学习中,不仅可以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能提升文化素养,并有机会通过职教高考,考取更好的本科院校。

此外,普教有高考,职教看什么?看大赛。

技能大赛为职校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事实上,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面向企业岗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课程对接工作岗位、技能大赛、1+X证书试点内容,把“岗课赛证”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拓宽师生视野、培育师生匠心、提升师生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抓手,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年来,学校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在树立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心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与专业对接产业,引导学生在升学就业的双通道上做好选择,并结合学生的禀斌与选择,育好道德品质、文化基础、专业技能,让他们“升学有优势、就业有技能、发展有通道”。

而今,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优秀学校+优质专业”的建设任务,在建成“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的基础上,与产业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契合,让学生在考场、职场绽放自信光芒。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青海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