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向“新”而生,聚“链”成势

江苏常州:向“新”而生,聚“链”成势
2024年06月04日 22:08 南京广播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向“新”而生方能拥抱未来。逐浪奔涌、破风前行的路上,企业如何焕“新”?如何勇立潮头?如何聚能共赢?5月31日至6月2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团深入我市各企业,触摸发展的脉搏,感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蓬勃生机,并在一个个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上寻找着答案。

做强一“链”,向深处屹立

2.4万平方米的巨大车间内,看不到几名工人,生产线上,火红的钢坯喷吐着火星一路朝前,投料、加工、检测、打码、包装……从铁矿石原料到导轨成品,14道工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欢迎来到世界最大、最智能的电梯导轨生产车间。”6月1日,记者来到东方润安集团旗下马拉兹(江苏)电梯导轨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香松骄傲地介绍着,这个车间里有800余台智能化设备,全球平均每3台电梯中,就有2台电梯的导轨是“润安造”。

从粗钢出发,东方润安沿产业链一路向深处行进,目前已集钢铁、导轨、铜业于一体,通过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在专业领域实现智能制造和效率品质的世界领先,打造了众多“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不断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优特钢年产量330万吨,电梯导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是长三角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精品铜杆、铜线、铜管供应商。旗下润来科技是国内产品类别最全,单体最大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一体化精密铜管专业制造基地。

“我们企业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始终专注于做基础原材料专业制造商。”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敏坦言,自己只是一名钢铁工人,企业的发展一直坚守一个原则:专注制造实业,聚焦钢铁主业,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装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服务一流的客户,在专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

在很多人看来,钢铁行业是传统行业,而在蒋中敏眼里,行业不分传统与新兴,发展的核心在于把专业做到极致。“我乐于为他人做嫁衣,不过,是要成为无可替代的那个。”他说,润来科技年产30万吨铜管,只服务6家客户,年营收数百亿元。这6家客户中,有美的、格力等世界知名企业。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关于高质量发展,关于新质生产力,蒋中敏非常笃定:天下没有好干的行业,也没有干不好的行业。紧跟时代步伐,聚力科技创新,抓品质、抓效率,深耕产业链,与优秀者同行,企业一定能成就自己的飞翔。

智能制造,科创赢未来

5月31日,记者走进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一种科幻感迎面而来。

无人化的AGV小车“闲庭信步”,娴熟地将电动机、密封条、螺栓等上千种零部件运送至相应工位;几百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火花四溅,点焊、自冲铆接等连接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工位一体机“严阵以待”,实时监测各环节的生产进度和精度……

当天,“理想L6”第20000台量产车正式下线。理想汽车智能制造负责人李斌介绍,理想汽车基于全栈自研的智能制造“超级大脑”,实现了研发端、制造端、供应链端和用户端的数据打通,从上游到下游,从一个零部件进厂到一辆整车出厂,整个流程都在系统中清晰可见。“产线不仅是生产场所,更是企业重要的产品和核心竞争力,要不断迭代升级。”李斌告诉记者,这里曾是“理想ONE”的生产基地,在自研智能制造系统的加持下,不到半年就升级成为完美适配“理想L6”的产线,每小时下线汽车从25台提升到45台,生产效率提高80%以上。

蜂巢能源工厂车间内,高速叠片机以0.125秒/片的超高速运转,产线布满机器视觉监测设备,确保比头发丝还薄的隔膜叠入电池内部之后,没有任何褶皱和异物,更没有一丝损伤。

在东方特钢原料集中控制中心,数字大屏全景实时动态显示厂区内的作业场景,依托5G网络、边缘计算、切片网络等前沿技术,炼钢区域的刮板机、堆取料机等11台机器均实现“5G+原料场远程控制”,设备运行、能耗、成本、质量等核心要素也有各自独立的系统,辛苦的钢铁工人成为坐在监视器前的“数字工匠”。

……

走进常州的各个车间,从传统制造的钢铁行业到新能源制造的新兴产业,“智造”成为高频词。

数字时代奔涌而来,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溧阳市、武进区先后入选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纵深开展“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工程,“十链突破”成效初显,初步建成产业链协同平台10个,带动超1700家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百企领航”示范有力,江苏时代入选世界“灯塔工厂”,实现“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智能工厂3家、国家级5G工厂5家;“千景应用”逐渐成势,企业实际应用场景超1000个。持续优化“数实融合”生态,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机械总院集团江苏分院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平台。

“数字化是方向,智能化是未来。”蒋中敏由衷地说,“数字”赋能、5G应用和新算力推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时代赋予企业的红利。

互连互链,集群式崛起

“零百加速2.8秒、极速时速200公里、续航超300公里、30分钟快速充电……”5月31日,常州浩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浩万新能源)创始人兼CEO周维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一款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摩产品。两个月前,这款产品成功斩获被誉为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红点奖。成立仅8年的浩万新能源,其电摩产品已销往海外100多个国家,销量稳居欧洲市场前三。

“不出常州,就可以把一辆车的配件找全。”周维是湖南株洲人,谈及扎根常州时说,电动机、电池、电控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三部件,在常州拥有强大的产业供应链,给企业带来强力支撑,人才的汇聚、一流的营商环境,更为发展强力赋能。

有同样感触的,不止周维。“在常州,上游有设备厂商,下游有整车工厂,需要什么打个电话,很快就能送过来。”蜂巢能源品牌宣传部高级经理荆晓强说,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正负极材料,可以直接联系本地上游设备厂商,当天就能送达,下游的整车制造工厂有需要,物流也基本可以在一天内送到。

从上游的原料设备,到中游的动力电池,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互连互链,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我市强势崛起。集群发展为产业带来裂变效应。2023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我市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

【责任编辑:缪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质量发展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