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科学家精神 西电把这门课搬到了校史馆里

感悟科学家精神 西电把这门课搬到了校史馆里
2024年06月04日 10:31 西部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珍 尹含玉 章萌)在信仰光芒与红色记忆交织的场馆,在令无数西电人深感自豪深受精神滋养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中,一堂别出心裁的思政课堂在这里上演。5月31日,来自7所陕西高校的近百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齐聚一堂,两万余名师生通过云端线上参与,以西电为主场,通过校史馆这双“眼睛”,探索西电诞生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红色过往,回顾我党我军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历史进程,坚定赓续红色血脉、勇攀科技高峰的理想信念。

漫步在展厅,同学们在西电马院思政课教师呼啸的讲解下驻足,共同凝视着那件见证了历史转折的珍贵展品——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战利品“半部电台”,一同走进毛泽东同志为无线班学员上第一堂思政课的情景,在那堂课上,毛泽东同志深切勉励学员立志做“革命的鲁班石”。

“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映照出西电九十余载办学历程与中国革命史、中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史同频共振、血脉相连的历史,更映照出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呼啸号召大家,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学子要继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理想。

西电马院“青”声“习”语研究生宣讲团成员马聪聪带领同学们驻足于毛主席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前,讲述毛泽东与西电的故事,共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看展览、听故事,伴随着马聪聪娓娓道来的毛泽东与西电不解之缘的一幕幕,题词的精神内涵进入同学们的眼中耳中,最终浸润在同学们的心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深刻体会并大力弘扬题词精神,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光荣传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同学们,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我国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台毫米波通信机……”移步至校史馆三楼展厅,西电马院思政课教师屈蓉老师作为向导,向大家介绍这些科技展品背后的故事,这些展品不仅是西电科研史上的里程碑,更是老一辈科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通过讲述在西电科研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五楼会战”并带领同学们参观我校电子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就,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领悟了一代又一代西电人身上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学生们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家精神。

聆听历史的回音,触摸科技的脉搏,西安交通大学的刘凯田同学感叹道:“西电与西安交大,都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作为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努力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长安大学的李泽琼同学心潮澎湃地分享:“我们不仅要自觉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还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冯雪薇同学感慨万千:“红色校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电青年发愤图强、攻坚克难,激励着我们以青春的力量,回答好‘教育强国、西电何为’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学校电子信息特色学科的鲜明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的强大动力,把红色基因和信息特色深度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今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将思政课堂搬到校史馆的每一处角落,不仅让过往的历史故事与今日的科学精神紧密相连,更让抽象的理论在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中变得冒热气、接地气。走入校史馆,创设“场馆里的思政课”,是学校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勉励师生传承“科学家精神”,深入思考“科技报国,西电何为”,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命运,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国家的进步与复兴贡献力量的重要举措。

据悉,此次活动是陕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支部联学共建活动的第二场。活动由西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主办。

编辑:李卓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西电 历史 毛泽东 思政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