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樊融杰
随着《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新三分类”)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变,更换“掌舵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以来,在不足半年时间里,已有十余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发生变更。
适应行业转型需要
5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批复公告,核准芦苇中信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芦苇曾历任中信银行部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香港分行筹备组副组长、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在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前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3家信托公司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人选(含拟任)。其中,更换董事长的信托公司有9家,分别为山东国信、平安信托、东莞信托、中海信托、光大信托、兴业信托、吉林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更换总经理(总裁)的有5家,分别为中原信托、国民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长安信托。
2023年3月,信托新三分类正式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随着信托新三分类的落地实施,信托业转型也步入了快车道。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是信托行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在当下宏观经济与市场形势下,信托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信托公司面临新的市场挑战和机遇。这些因素促使信托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稳定业务发展,换高管是一种适应变化的策略。另一方面,更换高管也是信托业务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反映。信托行业正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从传统融资类信托向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多元化业务方向发展,特别是开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需要不同背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高管,这可能导致高层变动增多。
提升专业能力
从个别信托公司披露的高管变更具体原因来看,有些属于正常人事变动。吉林信托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张洪东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公司相关职务;兴业信托2023年年报提到,沈卫群因干部任期届满原因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平安信托2023年年报提到,姚贵平因达到退休年龄,申请辞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职务,戴巍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总经理等职务。
“多家信托公司高管迎新反映了信托公司在行业发展新时期对高管结构新的要求,适当地引入外部人才有利于提升信托公司发展活力和打开业务新思路,内部人才的稳定性又对信托公司的业务思路延续性有重要作用,终归还是要趋于稳定才有利于与集团内部人才的平滑衔接,有利于信托公司长期规划实施推进平稳进行。”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
自2024年起,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信托公司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努力进行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同时,信托公司还在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业务转型过程中,领导层的变动也可能与提升各公司专业能力建设的需求有关。如,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作为资产管理信托的核心,需要信托公司构建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对公司领导的专业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正常的换届交接外,监管压力、业务转型和业绩压力是信托公司高管变动相对频繁的主要原因。”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新三分类落地之后,对业务转型逐渐有了共识,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和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转型需要大量投入,这期间管理层对监管趋势的把握和业务创新的决策对于转型期间的信托公司有较大的影响。
行业高管变动频繁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统计,2021年8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变更,16家信托公司总经理变更。2022年,又有多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现人事变动。其中董事长变动有15家,总经理变动有13家。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信托公司高管职务变动原因主要包括正常人事交接、股东变动影响及市场化离任竞聘等,其中正常交接占比较高,具体包括到龄退休、股东集团内部调动、公司内部升任、信托公司外部选聘等,这类变动对公司整体管理格局和生态影响相对较小。除了正常交接的情形外,部分信托公司由于发生经营风险、监管托管问责、高管人员违纪违法等负面原因引起的高管频繁变动案例逐渐增多。
“近几年,信托公司面临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团队建设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意味着或有更多信托公司高管因对所在机构业务风险规模高企、业绩下滑或者合规内控等问题负有领导责任而被公司内部问责免职,同时也会有更多高管因为业务调整而调岗。”廖鹤凯称。
责任编辑:张靖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