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科聚”,让科创资源从“聚合”到“聚变”

“蒙科聚”,让科创资源从“聚合”到“聚变”
2024年05月29日 05:25 媒体滚动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白莲

  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多长时间?

  过去,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张永锋这样回答:“充满不确定性,可能一两年、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或更长时间……”

  现在,张永锋的答案是:“6个月。”

  这个速度源于“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2023年3月,张永锋把“煤基固废低碳利用与高值材料制备技术”注入平台;2023年9月,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张永锋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蒙科聚”,内蒙古科技创新驱动的总平台,致力于将科创资源“聚合”起来形成“聚变”,让创新驱动这个轮子转起来、快起来。

  搭台:让科创资源聚能

  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需求。“蒙科聚”肩负使命应运而生。

  2023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力打造“蒙科聚”科创“一张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支撑、全链条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平台集成“一中心”(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一窗口”(呼和浩特科创中心总窗口)、“一公司”(内蒙古蒙科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院所”(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的运营主体,并在12个盟市和京蒙高科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分中心,形成一张网罗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多项功能的工作网络。同时,制定《支持“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发挥作用的若干措施》等,实施“上平台、用平台”“积分激励政策落地”“管理服务推进提升”三大行动,引导区内外创新主体了解平台、走进平台,并组织进企业、进高校、进院所、进园区、进基层等“五进”活动,不断探索延伸服务触角。

  “有了‘蒙科聚’平台,科研工作者只要做好科研就行,其他的事情都由平台负责。”张永锋说,“平台为我们实现成果转化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按照合同约定,科技成果以作价形式进行转化,非常利于我们与企业开展长期深入合作。”今年2月,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张永锋团队签下1000万元转化合同,5月10日,煤基固废循环再利用高值新材料项目开工。对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来说,有了“蒙科聚”牵线搭桥,不仅解决了煤基固体废物“一堆了之”的难题,而且还将废弃物变成了再生能源。

  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促进处处长金龙说:“由‘搭架子’到‘注内容’,由‘概念成型’到‘全面铺开’,经过2023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实践,‘蒙科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运营主体建设到位、‘一张网’建设有序推进、聚合效应初步显现,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取得了重要进展。”

  “蒙科聚”,让科学家与企业家携手弹奏出一曲曲《高山流水》。2023年,全区技术交易合同数同比增长45.3%、交易额同比增长17.6%。今年前5个月,全区技术交易合同数同比增长7.77%、交易额同比增长52.42%。

  聚合:让“四链”共通共融

  从北京来到内蒙古,让创业者崔静波感受最深的是平台推动的力度、服务的温度,以及企业发展的速度。

  长期深耕马铃薯数字化技术创新领域,崔静波最初看中的是内蒙古广阔的应用场景。这支青年创业团队汇聚清华、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的科技人才,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成为领域内的一匹“黑马”。

  “在‘蒙科聚’驻京分中心历经2年孵化,从资本融资到技术转化,我们获得中心的大力支持。平台的开放服务功能迅速为团队链接了资源和场景,并助力我们将项目和技术成功落地内蒙古。”崔静波兴奋地说,“经过两地孵化,公司年产值较2年前翻了10倍,已完成A轮千万级融资,目前公司投后估值2亿元,已作为后备上市企业得到重点培育。”

  搭好“筑梦台”,逐梦人自来。“蒙科聚”集聚全区各类创新高地、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平台,构建创新服务网络。同时,推动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推进“四链”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蒙科聚”科创“一张网”已汇聚各类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4472家、创新型企业3443家,集聚1.2万余名科技人才,入驻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5534台(套)、科研团队401个、科技金融机构50家,面向全区征集技术成果和需求361项,部署各类重点科技项目420项,在全区范围引导组建创新联合体121个、新型研发机构38家,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65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实现1.4万项业务“一网通办”。

  聚变:让“盆景”变“森林”

  随着“蒙科聚”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提升,用好“蒙科聚”这个“利器”,让创新资源成为发展优势、让科创企业和科创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盆景”变成“森林”的聚变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和释放。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导建设的自治区重大项目“新能源材料与绿色纤维循环利用源网荷储项目”全面开工。不久的将来,一个占地263亩、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固废”综合利用厂区将在呼和浩特市茁壮成长。

  平台牵引下,由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实施的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风-光-储-冷-热-电零碳机场构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鄂尔多斯能源产业碳排放量大、能耗高、冷热分离等现状,以天然工质二氧化碳资源利用为核心,项目将着力攻关高效、低碳、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制热-发电-储能”四位一体综合利用技术,为多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固体储热核心技术依托“蒙科聚”平台与赤峰市林西县政府、大唐(赤峰)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有力助推赤峰高新区全国碳达峰试点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蒙科聚”捷报频传,重大合作项目相继起笔。

  “‘蒙科聚’平台具有较高先进性,架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桥梁,为科技成果‘下书架、上货架’蹚出新路径。”“蒙科聚”路演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全国科研仪器服务联盟副理事长龙玉峰表示。

  既要“筑巢引得凤凰来”,也要“天高任鸟飞”。为进一步发挥平台对区外优势科创资源的招引集聚作用,自治区科技厅不久前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科技合作地区,联合共建27家“蒙科聚”协同创新合作机构,首次授牌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5%。“引导‘蒙科聚’主动跳出内蒙古,快速链接区外科创资源优势与我区场景、产业和市场优势,这是我们‘起跑即冲刺’的‘兔子战术’。我们力争年底前挂牌40家以上协同创新合作机构,有力提升‘蒙科聚’聚合效应和品牌影响力。”金龙说。

  发挥“聚合”作用、释放“聚变”效应。为让更多先进适用成果落地开花、把“盆景”变成“森林”,“蒙科聚”在不断完善自我中一路高歌,引领内蒙古科技创新事业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内蒙古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