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米槐绿了旱垣村民富了
——山西运城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端带头发展特色产业侧记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5月14日,记者跟随“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记者团走进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米槐树基地,一棵棵米槐长势喜人,嫩绿的槐米缀满枝头。举目四望,峰峦叠翠,沟壑凝碧,绿色正在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正在谱写着一首首崭新的乐章。
横空出世双季槐
从前,沟东村三面环山,土地贫瘠而且长年干旱,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20世纪80年代,村民雷茂端观察到国槐特别耐干旱、耐贫瘠,又了解到国槐的花蕾——槐米在医药、保健、化工等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开发价值,于是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20余年来,他跑遍了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了十几万株国槐树,终于成功培育出新品种——双季槐。双季槐,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槐米,每公顷收入达到六七万元,高出小麦收入几十倍甚至一百多倍。
2008年,雷茂端担任沟东村村委会主任,着手推广双季槐的种植。面对群众怀疑的目光,他向大家承诺:“树苗不要钱,技术由我管;挣了大家享,赔了我承担。”他先后无偿为沟东村提供苗木12万株,接穗16万个,价值150多万元。在他的无私奉献下,沟东村一鼓作气发展双季槐253公顷,人均年收入达到1.7万元,提高了近20倍。
村民买了小汽车、盖起了新房,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沟东村由盐湖区最有名的贫困村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村。
千古旱垣开富路
沟东村的成功实践,让更多生活在荒山旱垣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在盐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路里镇发展双季槐2000余公顷,村民收入直线上升。紧接着,周边100余个山村都开始大力栽植,面积很快发展到两万多公顷,一大批贫困户相继脱贫致富。
雷茂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米槐产业发展中,办培训、搞调研、入农户、下田间,忙得不亦乐乎。对特别困难的山村和农户,他送上苗木,不收分文。几年下来,他无偿赠送的苗木达60多万株,接穗1000多万个,价值近1500万元。
雷茂端的倾情投入,使双季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山西省荒山旱垣种植2.7万公顷,河北、陕西、甘肃等地的荒山旱垣种植13.3万多公顷。数十万贫苦农民、一大批旱垣村庄因此走上脱贫致富路。
旱垣变绿洲,离不开雷茂端的努力和付出。2011年,他被推选为沟东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不久,他被推选为运城市人大代表、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后又被推选为山西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谱写转型新篇章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双季槐米因为芦丁含量偏低导致价格大幅下降,从每公斤32元骤然降到7元,米槐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雷茂端彻夜无眠。他深深地感到,米槐树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高质量转型,必须用高芦丁米槐取代双季槐。于是,他又投入新的战斗中。
在心血和汗水的浇灌下,雷茂端终于成功培育出高槐1号、高槐2号等系列高芦丁米槐树新品种。这几个新品种芦丁含量达到29%~39%,比双季槐的15%高出一倍左右,成为全国芦丁含量最高的米槐新品种。
雷茂端趁热打铁,提出“打造中国高芦丁米槐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带领村民用高芦丁米槐对双季槐进行大规模的高接换优,并布点示范,带动周边槐农实施该项技术。目前,高芦丁槐米每公斤售价高达40多元至80多元,每公顷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高的达到15万元。
去年,沟东村人均米槐单项收入3万元,今年人均收入预计达到3.5万元。沟东村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在运城市,一大批和沟东村一样的山村因为米槐产业正在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由于在旱地农业研发上的突出贡献,雷茂端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雷茂端在致力发展米槐产业的同时,又成功开发出“锦绣山桃”“晋红山杏”与“东方酸枣”3大旱垣新兴产业。
此外,雷茂端还在努力挖掘沟东村的红色文化。目前,他不仅完成了《革命老区沟东村》《沟东村红色遗址》两本书的编写任务,而且高标准完成了“一线三点一区”的沟东村以文彰旅促振兴规划方案,并获得了上级组织的认同,为打造沟东村农旅融合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质量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