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5月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2024年05月28日 13:18 澎湃新闻

《奥本海默传: 深入核心》

[英]瑞·蒙克著,刘诗军译,刘小雨校,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瑞·蒙克以全新角度描绘了奥本海默的生平,首次将视角聚焦于奥本海默的事业成就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经历,比以往的著作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奥本海默的复杂性与精彩之处,“这本传记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奥本海默这个人本身”。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科学发现、隐藏秘密以及两难选择和空前毁灭的故事。

《奥斯卡·王尔德:一部传记》(全2册)

[英]马修·斯特吉斯著,马娟娟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充满了悖论。他既是“名人文化”的早期倡导者,也是其受害者。他的成就经常被人低估,他的成功遭人摒弃。他深藏喜剧天赋,却奋力创作悲剧。马修·斯特吉斯利用过去三十年曝光的新材料,从历史学家而不是文学批评家的角度,力图让王尔德“回到他的时代和现实”。

《巴比伦城:神话与奇迹之地》

[英]斯蒂芬妮·达利著,萧谙译,方尖碑|译林出版社

巴比伦城的历史悠远神秘又扑朔迷离。两千多年来,从伊斯塔尔门的雄奇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庄严,这里孕育了辉煌、发达的古代文明,但最终湮没于美索不达米亚厚厚的泥沙之下。在本书中,达利教授综合了最新的古代文献释读和考古遗址发掘成果,以置身城中般的现场感,还原了这座古城的真实样貌。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1863—1877)》

[美]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

1865年,内战结束,美国人随即面临修复战争创伤、化解区域敌意、重建美利坚联邦的挑战。最艰巨的挑战则是:如何在奴隶制的废墟上创建一个新的自由劳动体制,如何将400万奴隶变成政治上拥有权利、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公民,如何将普遍自由、种族平等和跨种族民主等新宪政原则付诸实践。重建的故事即围绕这些挑战而展开。

《地理即命运:英国与世界,10000年的历史》

[美]伊恩·莫里斯著,李阳译,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一部长达万年的英国命运转折史。这片贫瘠的岛屿成为世界霸主的契机是什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英国的盛极而衰?在这本书中,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倚靠大历史观和全球视野,态度鲜明地指出,决定英国兴衰命运的是其地理要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关身份认同、流动性、繁荣、安全和主权等议题。

《点燃理性的火焰》

[瑞典]克里斯特·斯图马克、[美]侯世达著,梅剑华译,博集天卷丨海南出版社

本书源于作者在21世纪头20年对理性和启蒙的关切。在这20年里,宗教激进主义、伪科学、文化相对主义、后真理相对论、阴谋论和其他反科学的态度像野火一样蔓延。作者用极其平实流畅的语言介绍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中的问题和观念,帮助我们获得清晰思考的方式,并提出了迈向新启蒙时代的建议。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爱尔兰]奇安·T.麦克马洪著,初庆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尔兰爆发马铃薯大饥荒,数百万贫苦民众无以果腹,只得漂洋过海,希求移民他乡开始新的生活。这是个人的流动,共同体的撕裂与重建,也是全球化的缩影。

《海德格尔导论》

[美]理查德·波尔特著,陈直译,艺文志|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关于海德格尔艰深思想的入门介绍,将清晰的论述与对主题的解读相结合。它提供了《存在与时间》的整体概述,并为海德格尔后期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提供了初步的定向。作者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切中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而不牺牲其中的丰富性或新颖性。

《黑死病:一个村庄的微观史》

[英]约翰·哈彻著,欧阳敏、王晓燕译,东方出版中心

14世纪,黑死病夺去了地球上约一半人口的生命。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村庄保存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经济史学家约翰·哈彻借此重现了这里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本书以罕见的细节揭示了这些恐怖时分的生死体验,从而让我们得以透过居民的眼睛来审视这些大事件。这是一部重现中世纪大瘟疫真实场景的半虚构佳作。

《荒原:一部文化史》

[美]维多利亚·迪·帕尔玛著,梅雪芹、刘黛军、颜蕾译,译林出版社

本书分析研究了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英格兰荒原观念的变化史。作者采取了“反风景如画”的态度,对传统上令人恐惧和蔑视的荒原风景进行了描述。她认为,18世纪英格兰的信仰、技术、制度和个人的融合导致了一种有关“厌恶”的文化态度的形成,该文化态度直至今日依然在塑造着我们评估景观的方式。

《黄沙下的世界: 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英]托比·威尔金森著,杜菁菁译,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

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埃及学的梳理,帮助我们逐渐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文明——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

《毁灭与重生:二战后欧洲文明的重建》

[英]保罗·贝茨著,陈超译,理想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二战后,欧洲满目疮痍,重建需求和东西方冲突促使人们积极探寻欧洲文明的未来。本书展示了战后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博弈,梳理了文明从欧洲中心论到倡导多元文化,再到维护保守势力的转变,涵盖了艺术、科学、建筑与考古等领域,解码了战后欧洲的“和平幻象”,揭示帝国主义复兴与殖民地独立相交织的特殊历史画卷。

《技术、环境与疾病:帝国主义征服史》

[美]丹尼尔·海德里克著,高丽洁、关永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回顾了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至今,西方帝国主义借助军事、医疗、船舶等方面技术的不断升级,在全球范围内殖民扩张的过程,揭示了技术创新在不同环境中的历史、前景和局限性,审视了西方帝国主义与技术的复杂关系。

《技术与德国:1800年至今》

[德]卡斯滕·尤尔著,朱任东译,万川|中国工人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德国技术史著作,研究时段为19世纪初至当代,核心观点为“技术塑造现代德国”。全书涵盖了技术史的多个方面,例如城市技术、农村技术、高科技、日用技术、技术使用者等,相对完整地描绘了现代德国技术发展的面貌。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

[澳]凯兰·达文波特著,王晨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描绘了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5世纪罗马世界形形色色的骑士。在一千多年的罗马历史中,骑士在罗马的政府、军队和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第一部全面的骑士等级的历史著作,也是罗马世界骑士等级的制度和社会史,从中可见罗马骑兵是如何在共和时代变成了骑士等级,帝国统治又是如何改变了骑士在政府中的角色。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西班牙]塞雷娜·奥尔萨雷蒂编,李石等译,商务印书馆

应该如何安排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公平分配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来自哲学和政治理论的30多位学者,在本书中分析了分配正义及其在政治哲学中的作用的不同观点,并思考了正义理论家面临的一些关键的方法论问题。考察了有关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性别、种族、家庭、教育、工作、健康、语言、移民等)的分配公正问题。

《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

[美]罗伯特·贝拉著,孙尚扬、邵铁峰、刘一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贝拉的人生收官之作,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以来的宗教研究传统,系统重构了历史中的宗教。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宗教演变,渐次讨论部落宗教,上古时代的宗教,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宗教。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李孝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学者李孝悌的文化史著作。全书从明代洪武年开始延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涉及城市社会、思想启蒙与文化等多个议题,为了解明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提供了有趣的细节。作者通过“志怪笔记”“历史掌故”“城市风貌”等主题,呈现了帝王、士人、知识分子以及下层群众的众生相,构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疼痛帝国:萨克勒家族秘史》

[美]帕特里克·拉登·基夫著,沈瑞欣译,格致出版社

萨克勒家族,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资助科教文化事业的家族,为何被被指控为21世纪初那场杀死了50万人的毒品大流行的罪魁祸首?奥施康定又是如何从止痛良药变成杀人毒丸?

帕特里克·拉登·基夫亲自走访200多名相关人士,查阅上万份相关资料,为你讲述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杨念群著,华章同人|重庆出版社

本书摒弃传统思想史著述仅仅关注具体人物、作品的写法,提炼出包括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中国佛教在内的六大主题。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提纲挈领地阐释了这些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人们日常思想行动的影响。

《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

谢爱磊著,北京贝贝特|上海三联书店

自2013年起,学者谢爱磊对中国四所精英大学的近2000名学生开展追踪研究,其中近28%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镇。他们从千万人的分数搏杀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口中的“小镇做题家”。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吗?在主流话语中,励志故事是唯一的答案,而本书要讲述的,则是另一个。

《羞耻:规训的情感》

[美]彼得·N.斯特恩斯著,聂永光译,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们常将羞耻视为一种负面情感加以回避。而历史上,羞耻感在家庭、教育、刑罚、体育、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等。本书作者比较东西方文化,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羞耻无处不在的情感威力。

《元代士人与地方社会》

[日]森田宪司著,于磊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日本汉学家森田宪司的代表作,其充分利用了现存的大量石刻资料与拓片,细致入微地研究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形态与真实处境,其与众不同的切入口使其成为历史学界的一项具有标杆意义的研究。

《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英]琳达·科利著,姚军译,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溯了现代时期七年战争等跨大陆战争,回顾了海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活动,分析了这一时期军事压力与关乎权利的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和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何促进成文法律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传播,推动权利发展和政治变革。

《正当法律程序的早期发展》

徐震宇著,商务印书馆

本书尝试呈现一幅有关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早期发展的复杂图景,指出它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及思想的重大变动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宗教方面的根源。本书试图说明,除了从权利角度理解这项原则,我们还有理由把它理解为一种试图控制或隐藏不可克服的敌意的机制,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的某些困境。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美]威廉·马格努森著,张洁、黄志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被视为“国家支柱”的罗马大税吏公司到日不落帝国缔造者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消费型社会始作俑者的福特汽车公司到可以左右选举的Facebook……本书将通过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8家公司,展现公司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今天的模样;了解它们使哪些领域得到了高贵的地位,又使哪些领域受到了腐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王晨 考古 书单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