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80亿,居然只买到了一颗“大雷”

他花了80亿,居然只买到了一颗“大雷”
2024年05月25日 17:45 界面新闻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赶碳号

01 跨界光伏者,一年间冰火两重天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做实业的人都不容易,那些拿着辛辛苦苦做实业积累下来的资本,跨界光伏、跨界硅料的企业,在这一轮大洗牌中,都已举步维艰,更不容易。

当然,市场中有不少靠股民的钱、银行的钱甚至国资的钱,盲目上马大项目的企业。这些企业现在即使再难,其实也是咎由自取。对于那些爆了雷的项目,甚至应该进一步问责追责。但是,对于那些靠着自有资金跨界光伏的实业企业,那些”冲动的老实人“,赶碳号除了惋惜于他们当初的盲目之外,同时内心也有一些恻隐之情。

作为2023年光伏市场中的最大一宗并购案,赶碳号全程见证了水泥企业——红狮控股是如何一把斥资81个亿、高位接盘施博士、跳进硅料这个火坑的。商业如棋,落子无悔,市场就是这样残酷。

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整件事还有一些反常的地方——当时硅料产能过剩其实已成定局,硅料价格下跌也在预期之中,那么双方为什么还能以一个天价来达成该笔交易呢?

从表面看,施博士固然是套现在了最高点。那么,对于红狮控股实控人章小华来说,如果这次并购的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借来的,那么这背后,有没有其它不为人知的安排和特殊考虑呢?

2023年3月26日的《青海日报》这样报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力的时代。亚洲硅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9年谋划到如今企业生产线高效运转,这证明企业的选择是正确的,亚硅的步伐是稳健的。

今年5月22日,硅业分会在周报中说,17家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中,已经有5家在检修,不知亚洲硅业是否在这5家之中。5月23日,集邦咨询公布的周报让人感到绝望:包括N型料在内,所有硅料的市场成交价均已跌破4万/吨。

整个硅料行业都在亏钱,通威、大全、协鑫、新特这四个老玩家成本低、客户多、家底厚,经验足,总之一年半载都亏得起。但是,对于亚洲硅业来说,情况恐怕就不容乐观了。

前几天赶碳号在文章中表示有机会将盘点一下硅料企业。今天,我们就重点说一说亚洲硅业。

02 冲动的惩罚,还是另外一种游戏?

去年红狮购买亚洲硅业控股权在光伏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引起轰动。赶碳号一方面佩服光伏教父施正荣再次成功逃顶,另一方面也怀疑后续交易会不会正常履约。

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的怀疑是有些多余的。红狮控股近日公告了这笔交易的交易进展。

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续发募集说明书原文如下:

“发行人(红狮)与亚硅BVI及其他标的公司原中小股东分别签订的股份转让合同,发行人最终合计收购180,678,125股亚洲硅业股份,合计占亚洲硅业总股本68.0200%,合计股份转让款约为81.22亿元。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赶碳号注:公告日是2024年3月5日),发行人已累计支付标的股份转让款约67.62亿元,约占标的股份转让款总额的83.26%,剩余转让款约13.60亿元,预计将于2024年4月支付”。

从现在股权结构上看,亚洲硅业的股东有三个:红狮、施正荣以及鋆昊资本(可参看前文《施正荣出售亚洲硅业,离不开这家神秘低调的新能源私募……》)。鋆昊资本既是亚洲硅业的联合收购方,也是这笔交易的财务顾问。

鋆昊资本起家于工银系统,背景相当不简单。

综合鋆昊资本官网、工银国际官网及多方公开信息,鋆昊资本前身是工银国际融通资本,实控人为陈劲松,由来自境内外投资管理团队和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工银国际于2011年共同发起设立,规模为50亿人民币,管理中广核基金、中粮基金、中石油基金、正泰基金、启迪融通基金等多只基金。设立当年,融通资本即成功主导了对美的集团总计71亿元的股权投资。

与亚硅BVI交易完成后,亚洲硅业前五名股东;来自《24红狮MTN001(科创票据):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续发募集说明书》

也许是红狮太看好亚洲硅业了,其竟然还不满足于现有股权。公告中提到,红狮"计划继续通过收购中小股东持有的标的公司股份的方式,将对标的公司持股比例增加至约72.07%,该部分相关收购事项尚在沟通中。"

以现在的硅料价格,红狮的举动令人匪夷所思。现在的硅料产能、特别是亚洲硅业这种老的硅料产能,不光是不值钱,而且绝对是烫手山芋。但是,红狮现在竟然还愿意买,这就有点奇怪了。

所以,赶碳号好奇,红狮收购亚硅的钱,究竟是哪来的?难道是大风刮来的吗?

亚洲硅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当我们对亚洲硅业的经营现状进一步分析梳理之后,我们的这种疑问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更深了。

03 去年四季度,或已发生较大亏损

红狮并不是上市公司,但发行过债券。所以其信息披露虽不如上市公司那么详细,赶碳号仍然可以由此略知一二。

在硅料供应紧张之时,亚洲硅业曾经也是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

亚洲硅业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2022年末,亚洲硅业资产总额170.38亿元,净资产53.86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110.57亿元,净利润64.79亿元。

公告显示,2023年1-6月,亚洲硅业实现营收75.58亿元,净利润37.91亿元。

红狮收购亚洲硅业的交易于2023年4月30日完成。因此,亚洲硅业应该是自2023年5月开始并表。

单位:亿元;上表中2023年1-6月数据为标的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数据,“营业收入”、“净利润”及“经营性净现金流”纳入发行人合并报表的是标的公司2023年5-6月份财务数据;来自《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续发募集说明书》

亚洲硅业曾经赚钱,但红狮收购完成后,情况就迅速发生了变化。随着硅料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亚洲硅业的业绩也急转直下。

红狮控股2023年年报显示:自2023年4月30日购买日至期末,共计8个月,亚洲硅业实现收入46.86亿元,净利润仅为4.93亿元。

来自红狮控股2023年年报来自红狮控股2023年年报

亚洲硅业去年1至6月净利润37.91亿,去年的5月至12月,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93亿元。去年上半年,亚硅平均每个月赚6个多亿。如果我们简单平均测算,收购后并表的5月和6月份,亚硅至少赚了十多个亿。

那么,如果5-9月只有不到5个亿的净利润的话,那么亚洲硅业可能在大家仍然赚钱的2023年第三季度根本也没赚到钱,而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很可能已经发生较大亏损了。

04 经营成色有几何,一年能亏20亿

亚洲硅业在经营上出现亏损的原因,除了多晶硅市场大环境以外,公司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

红狮控股公告显示:去年1至9月,多晶硅的毛利率为18.18%。

来自《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续发募集说明书》发行人近三年及近一期主营业务毛利润构成及毛利率情况表;单位:万元、%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亚洲硅业的多晶硅的毛利率水平呢?可以参考两个指标

第一,在红狮集团内部比较。红狮的传统业务水泥的毛利率为19.44%,竟然比多晶硅业务的毛利率还高。

第二,与多晶硅同行比较。2023年全年,通威股份的多晶硅毛利率为53.26%,大全能源是39.93%,新特能源硅料业务为31.95%,协鑫科技为34.69%。

可以说,亚洲硅业多晶硅业务的经营质量,即使是在最好时间段内,其毛利率都比不过头部硅料企业的全年平均毛利率。

比完毛利率,亚洲硅业的产品品质又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信息中找到答案。

2024年3月5日发布的《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续发募集说明书》显示:“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9万吨/年多晶硅产线、9,000吨/年光纤级四氯化硅产线及185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生产的单晶用料产品均达到国标电子三级以上,超过60%产能生产的多晶硅产品达到国标电子二级以上,以过硬的技术能力,成为国内首家通过隆基n型电池用料认证的企业”。

可能红狮打算用这段文字来表现亚洲硅业的科技实力吧。但是这种实力和一线企业比仍然有不小差距。

现在n型电池是主流,n型硅料也是主流。有机构预计,今年n型电池占比将达到70%。但是照现在p型电池淘汰的速度,n型电池的占比可能要达到90%。亚洲硅业60%的产能达到国标电子二级,这个水平还不太够。

大全能源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2023年公司99%以上的产品超过光伏一级达到电子三级标准以上;90%以上的产品在电子一级标准以上。

此外,“成为国内首家通过隆基n型电池用料认证的企业”,也不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因为,隆基这次掉队,恰恰是因为在N型上的落伍。目前,隆基绿能是市场中N型TOPCon电池片的最大买家之一。

除了毛利和品质,即使从生产成本上看,亚洲硅业同样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根据2021年亚洲硅业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单位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均高于同行企业。

最近,硅料企业的产能模块越做越大,成本也越降越低,协鑫颗粒硅已经做到一个模块6万吨,合盛硅业单模块是10万吨,云南通威更是干到了单模块20万吨。

亚洲硅业的产能模块较小,且相对老旧。一位头部企业前不久向赶碳号透露,该头部企业早年的老产能早就折旧、计提折完了,在当下已经失去了改造升级的意义。

亚洲硅业曾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一期多晶硅项目于2008年底建成投产,2011年二期项目建成投产,2015年三期项目建成投产。2018年对一、二期项目进行技改,公司多晶硅总产能进一步提升。”

多晶硅产线的折旧期是12年。这样从产能建成时间来看,亚洲硅业的一期和二期,折旧基本都折完了,三期也折旧了一大半。然而,就是一个折旧都折得七七八八的企业,卖出了一个天价,关键还有人愿意买。咄咄怪事!

就当前的多晶硅价格来看,赶碳号认为这些产能进行技改的价值或许已经不大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年亚洲硅业IPO遇阻时,市场上就传出来亚洲硅业将会被转让。一家头部硅料企业认为:“亚洲硅业的产能老旧,转让的价值不大。”

当然,这些已是过去的事情。亚洲硅业这两年扩产虽然不及同行,但是也有新产能投资落地。

公告显示,亚硅当前产能为9万吨,规模已经不及新玩家青海丽豪,跌出了硅料第一梯队。

这一轮洗牌要洗到什么时候呢?最近刘汉元在通威股东大会上表示,最乐观光伏行业今年四季度会有起色,最悲观的话是明年四季度。

所以,当下对于红狮控股来说,并不只是付出去81个亿那么简单,关键还要承受硅料行业的巨额亏损,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以现在的硅料价格,9万吨的年产能,如果满产,一吨亏两三万,一年下来就要亏二十多个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硅料 亚洲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