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头号工程” 写好“头版头条”

抓住“头号工程” 写好“头版头条”
2024年05月24日 06:44 南京日报

全市各部门各板块聚焦“4266”产业体系找准突破方向

抓住“头号工程” 写好“头版头条”

南京冠盛汽配有限公司展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南京冠盛汽配有限公司展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产业强市是南京的“头号工程”,项目建设是全市的“头版头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高淳区不断巩固放大区位生态多重比较优势, 加快培育特色化差异化产业集群,经济整体运行开局良好,部分领域增长势头强劲。全市各部门各板块也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4266”产业体系构建,找准产业突破方向,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努力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放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特色优势,开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增长点,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力抓产业 接续增长动能,力争再创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

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增速比2023年快了4.2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快了4.6个百分点。

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南京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为江苏唯一、全国第9个获批城市。目前,南京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已涵盖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领域,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500家,形成栖霞区中国(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中国(南京)软件谷、江北新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等产业链重点园区。

业态加快拓展,产业加速起势。一季度南京人工智能产业链营业收入呈现喜人增势。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看,智能汽车增长最快,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52.6%,其次是智能安防,营业收入增长12.3%。此外,智能软件服务及智能硬件营业收入也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增速分别达到11.4%和11%。

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去年以来,南京坚持把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5月13日,甘肃敦煌北湖风电基地送出线路工程投产运行。“该送出线路工程包含两回330kV线路,共安装30台由南瑞继保自主研制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并部署一套故障分析主站,可实现输电线路的故障智能诊断和精确故障定位。”南瑞继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链主龙头企业是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南瑞继保坚持“做精主业、外延发展”战略,完成覆盖交、直流线路各种应用场景的行波故障定位产品齐套化,并在丰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向相关领域拓展,在设备智能运维监测领域持续创新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增长动能有接续,产业集群新提升。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正以工业软件、开源软件为新的发力点,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瞄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等领域,力争再创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

当下,南京正抢抓机遇,推动全链转型、加快焕新升级,改造提升支柱产业,瞄准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发展蓄力。

全力抓项目 写好“头版头条”,加快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

走进位于江宁区谷里街道的全丰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区项目现场,只见两栋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工,设备进入紧张调试,预计6月份投产,未来将形成年产汽车零部件4000万套能力。

“随着新工厂的建成,企业的制造流程将向智能化变革,总体生产效率提升约10倍,新工厂达产后产值将达10亿元。”投资方南京德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责丰说。

埃斯顿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项目一期预计6月竣工,建成后可年产80条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生产线;在中车海泰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研发基地项目二期现场,八大专业技术研究试验室已经建成,整个项目预计6月投用达产……

一处处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个个重大项目“提速快跑”。作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年一季度,南京省、市50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率达近年来最好水平。

重大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更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3月底,省重大项目“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项目”在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建成后将打造国内第一家从石油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日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可达230亿元。

4月初,市重大项目——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关键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化应用项目”开工,总投资约6亿元,达产后可形成新增产值5亿元。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南京把项目工作作为“头版头条”,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一个项目培育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去年以来,南京与中石化、宝武、长安、上汽、上汽大众等企业谋划推进了一批总投资千亿元的重大转型项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南京将坚持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发挥中石化、宝武、中国电子、上汽等在宁企业发展常设专班作用,加快实施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梅钢转型、上汽车型转换等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加快实施249个“双百工程”重点项目,推动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形成更多投资增量和产业增量,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全力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

全力抓招商 招新引优“挑重担”,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5月15日召开的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产业基金和投资项目37个,总投资超306亿元。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基金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106亿元。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攻坚突破年”,全市上下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产业强市,紧扣主导产业,全力招新引优强动能。

5月18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向新向质 砥砺前行”招商引资行动推进会,总投资154.8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签约,包括光电显示、装备制造项目各4个,生物医药项目3个,新能源汽车项目1个,总部及载体、现代服务业项目以及科技创新项目各2个。

3月28日,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在浦口签约落户华天南京集成电路先进封测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华天集团再投资100亿元,新引进高端生产设备,预计2028年完成全部建设,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存储、射频、算力、自动驾驶等领域,达产后预计企业将实现年产值60亿元。

百亿级大项目的落户,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以来,浦口区紧紧围绕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数字经济和文旅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进行项目招引,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显著。

江宁区采取精准化招商、靶向招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不久前,早在2003年就落户江宁高新区的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计划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设立外资公司——江苏奥赛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

杉金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深耕新型显示产业,在南京经开区再落新子,建设偏光片材料全球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升级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将建设包括功能中心、生产支持中心和中试线在内的国际一流光学素材全球研发中心,并新增产线,继续扩大对OLED、车载、可绕式偏光片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总裁朱志勇说。

以投资促进“挑重担”,助力产业强市“增动能”。今年,南京将重点围绕巩固提升四大支柱产业和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聚力招引大体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以及标志性的总部项目、外资项目、未来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奔跑,策马扬鞭拼招商。不久前,江宁区率团赴瑞典和韩国开展经贸合作,引进了9个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

南京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全面发起招商引资攻势,全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经济贡献度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和小而美、特而美的优质项目,以优质项目招引为纽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循环畅通、深度融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