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评价模型,变重“历史”为重“未来”

创新企业评价模型,变重“历史”为重“未来”
2024年05月24日 06:54 南京日报

创新企业评价模型,变重“历史”为重“未来”

我市一科技型企业授信额度增至8000多万元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

因为对企业评价方式的改变,我市一家科技型企业从最初传统模型下的BBB评级,一跃成为科创模型下的AA评级(注:企业信用评级由高到低分为9级,最高为AAA,最低为C,级别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从而一改融资受挫的尴尬境遇,授信额度从一开始的最高3000万元增至逾8000万元。

这件成功的融资事例,正是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评价模型的创新,不仅让我们如愿获得了8000多万元的融资,更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确保实现产业链整合,让我们开发的药更有竞争力!”5月21日上午,该公司董事长袁方博士回忆起3年前的这件“奇妙往事”,感慨不已。

成立于2015年10月的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开发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等领域药物为特色的医药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等称号,累计申请专利100余项,管线产品20个。其中两款药物提前合法上市,有望在今年为医保和患者节约上亿元用药支出。

然而,企业的研发优势在一开始向金融机构申请信贷支持时,却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袁方告诉记者,2020年底,公司接触到位于江宁区的一家下游医药生产企业江苏利泰尔药业有限公司。彼时,对方有意向转让这个占地约50亩的企业。“从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纯研发没有竞争优势,也很难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整合才是必由之路。”经过深思熟虑,方生和医药与利泰尔药业初步达成全资收购的意向,涉及收购资金超1亿元。

“虽然我们当时完成了两轮股权融资,账上有上亿元的流动资金,但因为研发不能停滞,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运营风险,所以我们不能把钱都用于并购。再加上一级市场融资环境并不乐观,于是就考虑找银行贷款。”袁方告诉记者,与几家银行接触后,他们才意识到,由于方生和医药是典型的轻资产研发企业,且有着大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行业特性,按照传统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最高贷款额度不会超过3000万元。

正当袁方为收购资金发愁时,新挂牌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现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科技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主动联系他,并将方生和医药纳入中心认定的首批科创企业客户。

该中心通过运用总行创设的科创企业专属评价体系,将方生和医药的评级从传统模型下的BBB,提升为科创模型下的AA。次年5月,工行发放首笔科创企业并购贷款8514万元,助力方生和医药完成对利泰尔药业的全资收购,为企业进一步的全产业链布局打下扎实基础。

“工行创新的评级模式,突破原有模式限制,不仅能为科技型企业更好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研发型企业搭建了一座与产业化结合落地的高效桥梁,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袁方告诉记者,收购3年多,当初“没有产品、没有收入也没有团队”的利泰尔药业已经落地了14个药品,预计今年收入超5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工行南京分行科技金融中心的科创企业专属评价体系,包含专属评级模型、专属授信模型和专业评估机构。在专属评级模型中,围绕科创企业的技术、人才、商业模式、成长规律等核心指标设置专属评价参数,旨在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水平。

“简而言之,过去银行评价企业更侧重‘历史’,我们评价科技型企业则更看重‘未来’。”工行南京分行科技金融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孙勇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通过使用专属评级模型,中心已累计服务约200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0亿元左右。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随着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包括工行南京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在内,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设立科创金融专营组织超60个,形成专属科创金融制度近190个,推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矩阵式科创金融产品200余款,极大提升了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有效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