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 用科技力量赋能奶业振兴

匠心筑梦 用科技力量赋能奶业振兴
2024年05月24日 05:25 媒体滚动

转自:内蒙古日报

他把根扎在牧场里,在田间、地头、牧场、牛舍留下深耕一线的脚印,掌握了大量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他把专注、思考带入技术创新研发与服务中,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用自主创新的技术为奶业上下游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就是伊利集团原奶质量技术负责人韩吉雨。

  从2009年至今,这位80后博士已经在奶业深耕了15年,先后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三等奖、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三等奖、中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被授予“创新创业创优标兵”“北疆工匠”、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4篇,制定标准8项,申请专利26项。

  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的背后,是韩吉雨一直奔走在农村牧区奶源生产一线的那份坚持。

  “很多人以为搞科研都是在实验室,其实不尽然。真正的科研,永远离不开大量的实地调研、反复取证、对比分析,这些事儿做起来很辛苦,也很枯燥,要不断反复地尝试。也只有这样,才能产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韩吉雨说。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韩吉雨看到国内的牧场规模都比较小,管理也不规范。奶业发达国家的牧场奶牛平均产奶量比国内牧场奶牛产奶量多出了约三分之一。“这差距背后蕴藏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更鞭策我进一步思考奶业如何提质、降本、增效。”韩吉雨深知,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长期奋战。

  一个行业想要高效发展,离不开科学、高效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为了以标准推动养殖行业发展、以标准规范养殖技术,韩吉雨反复实践,不断摸索服务关键技术点,于2014年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的奶牛营养评估体系,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

  全株青贮是奶牛养殖中最重要的粗饲料,直接关系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及原料奶质量,但是行业内却没有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韩吉雨深抓深究,于2014年起草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标准》,详细规定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评估标准,有效指导了奶源基地养殖户青贮制作过程,同时使养殖户对青贮分级及合理使用有据可依,行之有效地提升了奶牛养殖水平,确保了原料奶的质量。

  “脱离实际的研究就像空中楼阁,是长久不了的,所以我们要以‘实际生产需要的技术’为出发点开展技术攻关。”多年的基层历练让韩吉雨对科研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将“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带到了牧场、企业的生产一线。

  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全株青贮的利用,加强优质种质资源及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韩吉雨带领团队搭建玉米青贮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为牧场提供种植端相关服务,力图从根源解决玉米青贮产量低、淀粉含量低的问题,实现奶牛单产提升、饲养成本降低、牧场可持续发展。从2020年起他带领团队从青贮玉米“种—管—用”全生产链技术要点进行系统研究,集成技术体系,科学、系统指导养殖户青贮制作,从奶牛口粮源头保障原料奶的质量,确保生鲜乳优质、安全供应。

  看到技术为农牧民和企业带来收益,是韩吉雨最欣慰的事儿。“我们每年通过1000余人的服务团队为合作牧场免费开展10余万次现场技术服务帮扶。2014年至今,通过技术服务帮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增幅突破13.5公斤,达到34.5公斤,平均每年为合作牧场降低养殖成本4.1亿元,这‘一升一降’帮助合作牧场增收达151.5亿元,带动全国560万养殖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韩吉雨说。(韩雪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