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有味是清欢

□陈小林

夕阳西坠,天未黑尽。三三两两饮食摊商,从各个角落悄然而出。渝中区一些居民聚居点的广场或宽敞的人行道上,经改装的手推车或三轮车一字排开,车上或架燃气灶,或置大案板。鸡、鹅、牛、羊、猪脑壳;肚、心、舌、肠、鸭翅脚:卤蛋、烤串、酱香饼:啤酒、果茶、冰可乐……几乎每个小车都被食物和器具挤得满满当当,在车的旁边摆有一两张矮桌数个小凳。炒菜、炒饭,抄手、汤圆,凉面、热卤,冒菜、烧烤,扣肉饼、火腿肠,山西削面、广东肠粉,凉虾、奶茶……夜市经营者多为夫妻档,父子摊,有的专卖一样,有的兼营几种。不管是兼营还是专卖,都悬挂有广告招牌,印着各自的经营品种,各有诱惑力,

随着夜幕低垂,华灯初上,辣香味、卤香味、酒香味,锅碗瓢盆碰撞声拌和着温暖的灯光,像被施以魔力般吸引着周边街坊住户和行人游客的纷至沓来。大家三五一群,围着不同的摊子品评挑选。摊商们喜上眉梢,披挂上阵,炒菜,切肉,打作料,嘴里还不厌其烦地左右应酬。说话声、斩切声、欢笑声从各个摊子上在暮色中传扬开来。

下晚自习的学生娃要吃肉丝炒饭,摊主即点火,浇油,下肉丝,不断翻炒。老板娘适时倒入米饭,加入盐,摊主快速簸锅,最后撒入一把葱花,装盒,还不忘配上一碗紫菜蛋花汤。这一碗肉丝炒饭下肚,学生娃浑身通泰舒坦,回到家里,为迎接高考作最后冲刺,刷题,又有几道难题迎刃而解。

力夫、贩卒忙完生计,在这里就着小炒喝二两小酒,一天的劳乏消融在眼前的酒菜中,凉爽的夜风一吹,心中的烦恼也随风而散了。

大腕、白领从饭局出来,不嫌这里简陋,不嫌这里嘈杂,在这热气腾腾和烟雾缭绕中,以一碗麻辣小面,一杯奶茶,为一天的应酬画个句号,这也是一种情调。

几个老朋友,来到这闹哄哄场合,切半斤烧腊,来一盘盐水花生,一人一瓶啤酒,慢慢地喝着,悠悠地聊着,不为过酒瘾,就为那难以道明的心绪与情谊。

那些没有时间坐下细品的路客,禁不住烤串的诱惑,停下脚步,在摊前挑选几串自己心仪的,交给摊主:“老板,来两串。”摊主把食物从竹签上撸下,装在快餐盒中,撒上海椒面、花椒面,加几根牙签递过来,扫码后,路客端着快餐盒扬长而去。

还有些“夜游神”相约来到夜市拼酒,还未坐下就高叫:老板来两箱啤酒,再炒几个小炒下酒。酒菜上桌,大口吃菜,大碗喝酒,大声武气说话,脸红筋胀划拳,一直闹到第二天天色麻麻亮。一众才蹒跚着作鸟兽散。

渝中区饮食夜市始于何时,没有人去考证。有人说:夜市是“夜烧腊”的3.7(升级)版。

在很久很久以前,每天夜幕下,上半城的保安路、较场坝,下半城的厚慈街、陕西路,以及其他一些街头巷尾,会亮起一盏盏“亮油壶”“电石灯”。昏暗的光线下,卖烧腊的小贩支起一个个木架子,所有卤味烧腊放在木盘或搪瓷盆中,放在架子上。卤味除了鸡、鸭、猪肉、牛肉,还有盐茶蛋、千张皮、五香豆干等等。猪尾巴叫节节香,猪嘴巴叫拱嘴,鸡脑壳叫神头,鸡脚叫鸡爪爪,花生米叫颗颗香。夜烧腊摊子上吃食的价钱还算便宜,是“五香嘴”“酒罐”和“夜不收”解馋过酒瘾和消磨时间的理想去处。每当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到烧腊摊斩半只烤鸭,切一斤卤菜,是不少重庆人的热情待客首选。

随着一片片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夜烧腊渐渐逝去了。重庆人的夜生活虽然在不断变化,但人们对夜烧腊的那份情结,斩不断,理不清,饮食夜市兴起了。

夜市从头天傍晚经营到第二天拂晓,收摊后开始打扫卫生清洗街面,让一切回归原状,使得夜市清洁规范,白天街面整洁美观。

夜幕已深,灯火阑珊,唯有饮食夜市一隅,仍是欢声、笑声、碰杯声,沸沸扬扬,浓浓烈烈。各种吃食散发的诱人香味,夜宵人群“气吞山河”的火热场面,弥漫着城市几许烟火,蕴含着人间几多清欢。(作者系重庆市烹饪协会顾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烧腊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