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稻轮作绿色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暨交流会召开

麻稻轮作绿色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暨交流会召开
2024年05月22日 13:5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5月21日,“麻稻轮作绿色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暨交流会”在杭州萧山召开。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萧山麻类综合试验站通过岗站合作、体系间合作、研企合作,初步形成了麻稻轮作、粮经兼顾生产的新模式,成为南方冬闲田生产的新亮点。

会议观摩了该实验站的亚麻种植试验基地百亩示范区。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萧山麻类综合试验站站长安霞在现场对该示范区的主要亚麻种植技术措施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介绍。安霞指出,为解决好麻稻轮作存在茬口衔接等问题,研发团队开展了大量工作,筛选了观赏性好、熟期恰当、抗倒伏能力强的适种品种,达到了预期效果。

以科技进步驱动特色纤维、特色油料生产,为粮食生产赋能、补位,是麻类特色产业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进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规模化应用,使全国示范区平均亩产提高5%;实施了特色油纤兼用麻类作物品种改良和绿色生产,研发了冬闲田亚麻种植技术和麻稻轮作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浙江等地无法实现全年粮油作物生产的技术瓶颈。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爱国在其主旨报告《转型期麻类产业定位与发展趋势》中介绍了麻类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情况、科技进展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以提单产、优品质为主要着力点,提升麻类纤维的竞争力。朱爱国表示,轻简栽培、智能机收获、绿色脱胶的主要技术措施,可以降低麻类产业成本,减少污染。麻类产业要以盐碱地、山坡地、重金属污染地为拓展空间,创新纺织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拓展航天、环保纤维材料、麻叶麻籽麻骨等材料新用途。这种麻稻轮作粮经兼顾的生产新模式,可服务粮油安全与“双碳”目标,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助力麻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加快特色作物生产与农文旅融合探索出新路径。

本次会议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杭州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浙江分库承办。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科学家熊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原副司长刘艳等来自40余家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萧山 浙江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