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向流通 重庆“县”在进行时

探索双向流通 重庆“县”在进行时
2024年05月22日 13:58 中国金融信息网

转自:国际商报

今年5月,重庆市江津区连锁超市品牌壹佳彗举行“五一”嗨购节,进口红酒、巴掌榴莲等掀起促销狂欢;巫山县的晚熟脐橙依托全程冷链,仅用时1天便可抵达香港惠康等超市,深受当地喜爱;县域游异军突起,成为旅游黑马,黔江区、秀山县农家乐“五一”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4.3%、21.2%……无论是消费品畅销乡镇,还是县域游和农产品火爆城区,无一不彰显出重庆市县域经济激发的商业活力和涌动的消费潜力。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高质量全面实施《重庆市县域商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眼完善县域商贸网络体系、优化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增强农产品上行流通能力等领域,各地因地制宜,厚植优势,奋力提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质量和效益,让县域经济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强引擎。2023年,全市乡村实现零售额2279.12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城镇5.2个百分点。江北区和垫江县入选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

提速增效

筑起商业网络“大动脉”

县域经济的两头连着城市和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大动脉”商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尤为重要。重庆创新探索,通过升级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城区综合商业体和商业街区,改造一批标准化、智慧化菜市场,将本地龙头连锁超市下沉乡镇等措施,助力城区商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乡镇商业集聚效应有效提高,村级商业便民服务持续优化。

今年建成的开州区临江镇特色商业街,因其业态丰富,开街即火爆。商业街集小型超市、集装箱市集、特色餐饮、亲子互动、滨江休闲、文体娱乐、快递驿站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游、购、娱、吃、乐等夜间消费新场景。开街以来,街区举办临江商业年会、文化下乡汇演、惠民电影展播、临江镇首届百姓年货节、篝火晚会、农产品展销等促消费活动,春节期间累计引流约6万人次。

江津区支持培育本地连锁超市品牌壹佳彗快速扩张,服务下沉乡镇,现已拥有门店16家,供应商品超过3万种。同时,壹佳彗创新实施“镇到户”服务,依托自建物流为每家门店配备专送员,线下线上购买均可享受高效便捷的到家服务;规划在城区开设经营生鲜门店,打通生鲜供货渠道,以更丰富的商品资源下沉乡镇,力争让村镇居民享受到与主城区同样的服务。

合川区龙凤镇创新打造农村新型便民商店,在提供商品零售、快递收发、农资销售的基础上,开展多重服务:打造特色商品展馆,展销自主培育的国家地理标志合川龙凤红苕等当地农产品;依托市级名胜风景区龙多山,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社区图书室;开设电商直播站点,创新加入文化故事和就业资讯;打造“周末集市”,开设旅游巴士专线;设置五星级村卫生室,便利川渝交界村镇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集线上线下功能的综合便民服务站,打通城乡配送、线上线下、内外消费,辐射川渝两地,真正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数据显示,重庆目前已建成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81个,乡镇农贸市场902处,乡镇连锁商超754家;打造乡镇商贸中心886个,村级便民商店12561个,覆盖率分别达 98.8%、99.7%。其中,整合商品零售、快递物流等功能的村级综合便民商店占比达43.5%。培育龙头商贸企业571家,实现数字化改造率达51.2%。

物流整合

完善共同配送“一张网”

当前,重庆县域物流产业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商贸物流网点聚合、资源整合、业态融合,推动共同配送“一张网”持续完善,打通农村流通“微循环”,加快建立高效畅通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万州区熊家镇发挥区位优势,支持重庆通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建成中通快递渝东(万州)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整合万州区5家一级网点,引进国内领先的智能分拣设备,配备快件安检机,在乡镇端建立中转节点和配送点,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作业。项目建成后,推动万州区及周边区县快递业务迎来井喷式增长,日均进港快递件量增长541%,达34万票;日均出港快递件数增长620%,达7.2万票。农产品日均发件量达3900件、32吨,运送效率提高30%,有效促进消费品下沉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

江津区作为菜鸟乡村数智物流在全国先行先试的片区之一,第三方物流重庆通合达商贸依托菜鸟旗下的农村物流品牌溪鸟,打通了5家快递从下单、分拣到配送的全链路系统,并配备自动分拣线、新能源配送车等设施设备,每小时可处理快递包裹1.6万单,形成了共同配送成熟模式,有效畅通物流服务,并探索“镇到户”快递服务。

丰都县实施“退城进园”战略推进统仓共配,引导5家快递企业进驻丰都县快递物流配送中心,由本地企业望腾物流按照“五统一”模式,即统一分拨、统一线路、统一价格、统一车辆、统一配送开展快递物流共同配送业务。城乡分拣并行,开通乡村配送线路6条,累计配备各类配送车辆近200辆,建成覆盖全县的城乡快递物流共同配送网络。

据悉,目前重庆已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89个,镇级物流配送站点1933个;“快递进村”服务站点数量7964个,覆盖率超96%;县域物流实现共同配送率达20%以上。

特色产业

开拓上行消费“好钱景”

涪陵区被誉为“世界榨菜之乡”,合川挑起“全国火锅食材高地”,潼南区打造“中国柠檬之都”,梁平区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巫山县培育“中国脆李之乡”,丰都县授牌“中国麻辣鸡之乡”……这些日益闪亮的金字招牌,皆出身于“城尾乡头”。

特色产业经济是县域商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资源优势,重庆区县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创品牌,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实力促进双向流通。

加快健全产业链条。丰都县通过建成兼具加工、研发、检测、包装、展销功能的水天坪工业园区枣丰麻辣鸡产业园,升级改造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等举措,打通了麻辣鸡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发展驶入快车道。合川区已基本形成从火锅原材料种植养殖到食材加工、集散交易、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消费体验的产业生态。2023年,该区火锅食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60亿元。

聚焦打造服务平台。巴南区的“巴实游”打造集农商文旅体综合服务平台、本地生活消费综合服务平台和乡村振兴创新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消费一张网”, 推动“吃住行游购娱”行业深度融合。武隆区自主开发“寻味武隆”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全区培育“文复甜柿”等20多个农产品品牌,授权使用区域公用品牌 100多款产品,开发包装200余款电商产品,整合4000 余个单品线上销售。

着眼融合农商文旅。垫江县永安镇依托“中国咂酒之乡”地域品牌,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通过改造提升咂酒文化商贸服务中心、新建酒文化展览馆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咂酒文化IP,吸引多类业态入驻,强化消费市场带动效应。南川区建设大观原点集合娱乐购物、文创研学、农事体验、艺术培训等乡村消费新场景,入选“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辐射带动当地20余个乡镇的特色产业。

当前,重庆多数区县已形成不少于1项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和而不同,一项项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的实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条条各具特色的产业串珠成线、集群成链,撑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2023年,重庆累计支持农产品商品化设施项目87个,支持资金超4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超11000万元。全市农村电商覆盖率已达95.6%,农村网络零售额达424.4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达208亿元,同比增长12%。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今年将继续抓好消费品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主心骨”,牵牢项目建设“牛鼻子”,挖掘和推广优秀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集聚资源要素,促进重庆县域商业基础网络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渠道持续优化,更多品牌农产品出市和出海,强有力推动重庆县域经济发展领跑西部、带动西部。(俞  芳 刘宇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