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向云端” 打造“门户枢纽”新标杆

开放“向云端” 打造“门户枢纽”新标杆
2024年05月22日 12:42 新华每日电讯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5版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永前 贾远琨 赵逸赫

  在上海东西两翼,浦东、虹桥两大国际航空枢纽以平均每分钟2架次的频率,保障来自全球的航班起降。这两个“热点”辐射形成的“航班波”链接了国际“朋友圈”,服务了全球产业链。

  1964年4月29日,上海虹桥机场开通上海首条国际航线,至今,上海空港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空中门户之一。开通首条航线、执行首个航班、设立首个海外站点……上海空港是诸多国际交流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上海高水平开放的窗口。作为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口岸,全国四分之一的出入境旅客和二分之一的国际物流从上海空港进出。放眼全球航空市场,能够成为客运、货运“双料”国际枢纽的大型机场屈指可数,上海空港在全球物流链、供应链中的“支点”作用仍在不断增强。

  全球跨国企业纷纷到访、投资兴业项目加快落地、国际大展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上海空港的出行密度和“流量”热度再创新高。不久后,前往法国、希腊、英国、马来西亚的多条国际航线将陆续“上新”。上海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云介绍,上海正在形成开放合作的强大“磁场”,上海机场积极探索高水平开放在航空领域的创新实践。一座提质升级的上海空港“PLUS”版,正全力打造链接全球的世界一流航空枢纽,为开放合作创造更大空间。

架起“彩虹桥” 开放“加速度”

  上海机场百年展陈图库里有一张手绘图,是设计师管式勤1964年绘制的虹桥机场效果图: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简约大气的候机大楼上红色的“虹桥”二字十分醒目。正如“虹桥”这个名字,虹桥机场架起了上海联通世界的“彩虹桥”。

  这一年,上海开通了达卡—广州—上海航线,由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执飞。中巴通航是国际航空史上“航空外交”的一次盛举,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首次实现国际通航。

  两年后,1966年9月,根据中法两国的航空交通协定,巴黎—上海航线正式开航。法国成为首个实现与中国通航的西方大国。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7月2日,上海将正式开通上海—马赛直飞往返航班,目前已经开始售票。上海和马赛这对中法两国姐妹城市首度开行直飞航班,将更加便利旅客往来。

  记录了诸多“首个”“首次”的虹桥机场已经成为国内客运单机载客量全国第一的机场,足见其深受旅客喜爱。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两翼齐飞”,更让国际航线网络不断“扩容”,让国际化综合航空枢纽建设飞向“云端”。

  2023年,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定期通航全球47个国家总计280个国内外通航点,全球有103家航空公司在上海机场执飞航班。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上海空港又迎来了不少新客人。德国旅客克里斯托弗·鲁道夫假期来上海旅行、访友。“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鲜。我觉得免签政策非常便利,只需要购买机票就能来华旅行。来之前我就在朋友指导下下载注册了支付宝,我打算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购物。”鲁道夫说。

  为让入境旅客在机场就可以实现快速“切换”,感受机场服务的细致周到,上海机场不断细化、优化入境便利服务举措。比如,浦东、虹桥机场入境大厅正在增设一站式“入境便利化服务点”,集合了WiFi取号、SIM卡及交通卡售卖、货币兑换、移动支付、人工问询等多项便利化服务,并提供中、英、日、韩等多语种旅客指南手册;机场内400多家商户门店均支持外币外卡、微信、数字人民币、支付宝等多种交易渠道;为了方便入境旅客可实现空港与市内交通的快速衔接,机场内的上海都市旅游卡交通卡售卖服务点,也支持外卡支付,让入境旅客在换乘出租车、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时更加便捷。

  随着航空出行需求回升,上海空港国际航线仍在持续“上新”。上海将进一步增加4个国际客运航点,分别为希腊雅典、沙特利雅得、英国曼彻斯特和马来西亚槟城,同时还将恢复加密比利时布鲁塞尔、俄罗斯圣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亚的航线。美国航线也将进一步恢复,其中达美的底特律航线计划从5月23日起由目前每周3班增加至每周7班,美联航的洛杉矶航线计划从8月29日起新增每周7班。

供应链“大转盘” 国际物流“强支点”

  5月5日,南航CZ454航班搭载来自阿姆斯特丹的药品和鲜花等货物降落在浦东机场。在浦东机场货运站快速通关后,从上海发送至长三角的多个城市。

  走进浦东机场货站,成批量的货物从一架架飞机上卸下,随即被托运到货站的大转盘上,根据品类、目的地等进行快速分拣、有序出运。这些“大转盘”如同带动供应链运转的齿轮,循环往复、昼夜不息,通过货物快速而精准地流转,保障产业链的稳健运行。

  上海因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广阔的产业腹地和高效的治理体系,成为跨国企业、综合物流企业国际布局的重要“支点”。秦云说:“上海地处亚、欧和北美大三角航线的端点,10小时航程可飞抵北美西岸和欧洲。尤其是依托长三角深厚产业积淀和广阔的市场覆盖,物流枢纽的地位不可替代。”

  上海空港的欧美市场洲际干线、亚洲空中快线和“一带一路”航线都在不断加密,已有40家全货运航空公司在上海机场运营,全货运航线网络覆盖全球58个航点。

  无论生产企业还是物流企业,航空货运枢纽的重要价值体现在效率上。上海空港在多方通力协作下,实现了航空货运的突破性进展。目前,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年处理货量超过400万吨,货运业务覆盖浦东和虹桥机场5个货运区、3个海关监管区,业务链条串起的监管单位、货运站、安检、地服、航司及货运代理企业超过400家。上海机场联合海关等口岸单位,优化进口货物通关,通关时间从2022年的66小时压缩至45小时以下,共建货运枢纽高效协作生态圈。

  物流企业基于高效的货运枢纽运转机制,还实现了运营模式的创新。以东航物流为例,利用全物流产业链优势打造了“产地直达”品牌,从南美洲智利出发的车厘子经过短短的20多个小时,就能从“枝头”到达中国老百姓的餐桌,实现“新鲜直送”。东航物流也因此从2013年的2架次“车厘子包机”增加到目前的每年近200架次,成为智利优质车厘子空运中国的最大承运商。

  这种模式还被复制到三文鱼、龙虾、榴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的跨国物流运输中,更为机电、芯片、元器件等高附加值的航空货运赋能。

  秦云说:“上海航空货邮以不到1%的货运量承载了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40%的价值量,可见其‘含金量’,尤其是精密仪器货种增长十分迅猛。”

  上海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对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挥着重要保障和助推作用。2023年,上海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将继续巩固上海出入境货运量最大的航空枢纽地位。浦东、虹桥机场与上海自贸区、洋山特殊综保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飞机总装产业集群、进博会平台联动,将逐步打造成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支点和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心。

国际枢纽“PLUS”版 看体量更看功能

  昆山办理、上海出运,上海空港通过“异地货站”实现了货物“跨界”出运。

  2023年,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昆山货站)启用,这是上海机场首个投运的异地货站,助力昆山进出口企业的航空物流时效提速10小时以上、国内段运输费用下降10%。

  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际航空枢纽,上海空港2小时飞行圈可覆盖我国90%的人口、93%GDP产出地区,以及日韩大部分地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下,2019年浦东、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2亿人次大关,创下中国机场客流新纪录,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600万人次,接近浦东卫星厅投用后8000万人次的规划上限;虹桥机场处于超4000万人次超负荷运行状态,限制了航空业务发展。

  为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了“建设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目标,通过“空地互联”和“区域协同”,合力推进跨区域多机场体系建设。

  备受关注的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项目有了新进展。2023年,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方面签署合资协议,进一步合作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其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动赋能成为上海空港通过机制创新、挖掘长三角综合物流潜力的重要抓手。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上海机场集团2023年与苏浙皖三地企业签订“航空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提升上海机场辐射服务能力。

  上海机场集团与苏州港航集团共同建设的长三角国际空港苏州航空货运中心,利用“自贸区+综保区”政策优势,升级虚拟空港及空运直通港模式,实现了企业货物进入航空货运中心等同于进入上海机场货站。据测算,该模式可降低超10%的物流成本,整体时效较常规模式可节省6小时以上。

  机制创新实现了功能提升。上海空港作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枢”,进一步对接铁路运输,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今年春运第一天,“东航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在上海虹桥枢纽启用,旅客下高铁就能到这里办理航班值机和行李托运,大大便利了长三角地区与上海虹桥枢纽的空铁双向衔接和国内国际内外衔接。浦东机场与正在建设的东方枢纽衔接,将通过“空铁联运”,为轨道上的长三角插上翅膀。

  面向未来,上海空港将目标瞄准智慧和绿色,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秦云介绍,上海空港力争实现“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总目标,为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中国的发展提供最佳航空运输保障。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一定要顺应能源变革的新趋势,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功能升级、品质优化,数字转型和绿色转型是重要方向和必由之路。

  上海空港正在打造空地一体、多网融合的“5G+数字孪生”智慧航空枢纽。数字孪生机场可以构建全感知、可视化且可以主动防御的安全体系,通过高效、协同运行,让旅客体验全自助、流体验、无感知的出行服务,实现机场运行的智慧化赋能。

  与此同时,上海空港正加快绿色转型,通过扩大新能源设备和车辆使用,建设高效能源供应系统,持续开展设施设备节能改造,优化雨污水、废弃物、大气污染物等排放管理,开展碳排放监测和碳交易管理等,努力实现“十六五”期间空港社区减碳100万吨的目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