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激活文化“新质感” 润泽科学之城

光明:激活文化“新质感” 润泽科学之城
2024年05月22日 10:53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特区报

人文底蕴深厚、科创动能澎湃的光明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品质。图为风景如画的虹桥公园。人文底蕴深厚、科创动能澎湃的光明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品质。图为风景如画的虹桥公园。

秋日序曲-光明区 2023 户外公演活动现场

深圳科技馆(新馆)设计效果图深圳科技馆(新馆)设计效果图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文博会,迎来二十载“高光时刻”。

肩负着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历史使命的光明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正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科学重器”接续上新、大院大所和创新人才纷至沓来,科学、科创、科普、科幻“四科联动”要素云集。

人文底蕴深厚、科创动能澎湃的光明区,要如何做好“文化+”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光明给出的答案是:“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为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加快打造高水平文旅融合新样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打造区域特色体育名片;“加速度”推进高质量高颜值文体设施建设,构建高标准文体设施网络,为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1

科技赋能

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本届文博会,在15号文旅融合·文化消费馆,光明展区组团集结佳创视讯、喜德盛、晨光乳业、迪斯声学、贤达集团、格雅表业等近20家企业,汇聚国内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充分展示光明文化产业创新活力。

科技赋能,文化新业态正在打开无限可能。人工智能、AI、元宇宙、VR等新技术与文化融合,让文化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文博会期间,光明展区参展企业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公司,带来与华为跨界合作的创新成果——华为智选喜德盛智能电助力自行车。该款电助力自行车融合都市生态美学设计,支持鸿蒙智联 Always On-line,零时延助力响应,荣获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组委会“2024 CHINA CYCLE创新奖评选”金奖。

此次亮相光明展区的深圳市佳创视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一款VR直播相机,是业内唯一真8k60帧、机内拼接推流、双APS-C的180°VR相机。该企业是大视频行业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之一,拥有引擎开发、数字建模领域相关成熟的技术资源。文博会期间,佳创视讯还将现场展示社交虚拟平台和产品内容虚拟平台。

光明展区还有更多科技感满满的参展产品值得探索:深圳市贤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来OWS开放式蓝牙耳机,以及与施华洛世奇、COOYEE品牌联名的手机镜头膜等科技产品,观众可以现场体验。深圳市研祥潜动科技有限公司则带来承袭近百年制表底蕴,将“奢华制表、珠宝艺术、科技创新”三者完美融合的DOF第6代系列Vinsbäh腕宝。

作为“光明礼”运营方的星际熊公司,带来精心研发的“光明礼·有故事的盒子”直播展示一体设备。该设备既是展柜,可以展示光明丰富的文化科技产品,又是小型直播基地,可以进行现场直播打卡,还是3D视频播放器,可以播放裸眼3D效果视频,外形简约但功能丰富,非常值得现场去感受和体验。

除了炫酷的科技产品,光明展区还带来了晨光牛奶、光明乳鸽、公明腊肠等一批传统美食产品,现场将给观众带来美食体验。

文博会为各类文化新产品、新项目提供了“首秀”平台,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的附加值,有利于充分释放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容交易“朋友圈”,有力引领文化生产、消费、交易市场繁荣发展。

此外,光明区还设置了四大配套文化活动,可以体验光明红满庭红木古镇特色传统文化,参观烙画艺术作品展,体验非遗烙画的魅力,还可以参与非遗文化传承、迳口村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2

创新场景

打造高水平文旅融合样板

今年年初,国际时尚品牌GUCCI选定虹桥公园进行品牌宣传,让虹桥公园独具魅力的“中国红”风靡全球,成为时尚打卡的网红胜地。

此次文博会光明展区以“魅力之区,走进田园里的科学城”为主题,标志性的“虹桥”依然是“主角”,吊装亚克力虹桥的设计,象征着连接和交流,向外界展示光明是一个连接绿色生态和未来科技的城市,让展区更具有互动性和科技感。

虹桥公园在时尚界出圈,是光明“文旅+时尚”跨界融合的一个生动范例。光明区加快文旅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入科学城建设,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资源,从科学、田园、生态、人文等多角度谋划,出台了光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环六组团”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田园里的科学城”,建设大湾区都市田园休闲首选地、国际科学旅游目的地。

去年,欢乐田园、红木古镇、迳口古村等3个特色景点亮相央视,光明农场大观园获评深圳市优秀科普基地。光明区推出露营、暑期研学、夜间旅游等文旅融合新产品,打造夜间灯光秀、露营基地等文旅消费新场景12处。同时,光明成功举办光明都市田园美好生活节、快乐生活节、幸福生活节、缤纷生活节等“四季”文旅节事活动600余场,发放文旅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约1000万元。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光明接待游客751.17万人次,同比增长54.49%;实现旅游收入63.66亿元,同比增长60.68%。光明大力发展演艺经济,全年共举办演出活动173场,同比增长61.68%;观众人数达12.74万人次,同比增长67.85%。

今年,光明区将创新思路、协同发展,打造高水平文旅融合样板。一方面,建成启用光明文化和旅游体验中心,完成20处旅游服务驿站、40处全域全景标识、1处主题打卡装置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争取挂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另一方面,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整体推进光明都市田园旅游区规划建设,提升欢乐田园等热门景点周边环境品质和服务配套;力争迳口古村挂牌“深圳市特色文化街区”;深度推进玉律温泉文旅度假区规划建设,谋划打造“温泉+”旅游综合体。持续办好“四季”系列文旅活动,推出文旅消费券、门票减免等惠民措施,社会化运营“光明礼”品牌,强化文旅产品营销,争取旅游人次、收入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光明区将加快完成文体旅游产业扶持系列政策修订,鼓励旅游商品、旅游线路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支持影视、直播、演艺经济等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光明影视科技基地。

3

推陈出新

擦亮“文化+体育”金字品牌

作为光明区首个大型户外公演活动,去年11月4日,秋日序曲-光明区 2023 户外公演落下帷幕。在开阔典雅的建筑空间里让璀璨音符乘风而行,与数千名观众共赏艺术之美,户外公演以“现场观演+6大平台同步直播”的方式吸引了逾45万名艺术爱好者。

光明着力培育高质高能文化品牌,去年,光明田园音乐节、光鸣艺术节等十大文化品牌出圈出彩,深圳交响乐团、石倚洁、许巍、于冠群、龚琳娜等群星荟萃,芭蕾舞剧《红楼梦》、昆剧《牡丹亭》、音乐剧《白夜行》等一票难求,全年累计举办高品质演出150场。

同时,推进“科技+文化”双翼发展,成功举办光明室内乐音乐节、溢彩光明 翰墨芬芳——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作品展等艺术与科学融合精品展演。构建文艺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光鸣计划,支持吕垒锦、何启如和黄成当代艺术家分别从影像、装置、声音三个艺术类型展开驻地艺术创作,扶持高崇天音乐戏剧《薇薇安·迈尔:请告诉我你的秘密》等项目4个,新签文化顾问2名,成立叶小钢光明艺术创作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由光明区选送的《未来光明》《是你让我超越了自己》两首原创音乐作品荣获深圳市“音乐工程2023年度十佳金曲”奖。

今年,光明区将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培育高品位文化发展矩阵。继续办好光鸣艺术节等高端文化品牌活动,开展精品剧目展演100场以上。制定青年文化艺术人才评定与扶持政策,以及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认定扶持政策,提升人才吸引力。繁荣发展群众文艺创作,原创文艺作品不少于3个。年均开展惠民文化活动3000场以上。

光明区大力打造区域特色体育名片,去年,成功落地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训练基地,实现光明区国家运动项目训练基地零的突破。成功承办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深圳站等品质赛事60场;举办光明科学城超级联赛足球、羽毛球公开赛等系列赛事及光明科学城赛艇挑战赛等本土品牌赛事。打造光明区首届户外运动季,推出涵盖自行车、徒步、马术、赛艇等十项大型赛事活动,发布《光明区运动休闲指南》,形成赛事与城市联动效应。

打造户外运动之区,今年,光明区将谋划举办自行车、赛艇、马术等户外精品赛事,策划骑游、微跑、徒步等户外精品活动,继续办好光明马拉松等国际国内精品赛事,培育“光明科学城”赛事品牌,大力发展足球、羽毛球运动,举办光明科学城赛艇挑战赛等特色赛事,全年举办品质赛事30场以上。探索“体育+科技”发展路径,谋划落地“三模”、无人机、定向等体育项目,争取重大赛事夺牌突破。

4

乘势而上

构建高标准文体设施网络

文体设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驱车行驶在地铁6号线光明站可以看到,形似“太空飞船”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展露出极具未来感的建筑形态。这艘驶向未来的“科技之舟”目前总形象建设进度接近尾声,有望于6月底前展现整体形象。

深圳科技馆(新馆)建成后将成为集展示传播、活动交流、创新培育、城市宣传、科技休闲于一体的国际顶级特大型公益性科学中心。

深圳科技馆(新馆)定位“数字文明·创新未来”,率先打造全球首家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力图成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馆。

深圳科技馆(新馆)建设进度刷新,是光明区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令人期待的是,今年将有多个重大文体设施项目建成启用。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二标段即将竣工,包括10000个座位的专业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动员综合保障区域宿舍楼、体能训练及康复科研中心等设施。该基地被选定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正式比赛场地。

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是光明十大文体设施之一,今年将建设投用。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将聚力“Sports +”,探索“文体旅创新融合”共荣发展新模式,将体育艺术中心打造成为茅洲河畔活力综合体。

红花山体育中心改扩建也将于今年建成,该项目在保留原有体育馆主馆的前提下,新建体育馆副馆、田径场新建看台等,改造后的总建筑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将场馆规模提升至可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玉塘文体中心已于今年1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今年投入运营。该中心承载着体育空间+阅读空间+文化空间+展览空间+小剧场+体医融合康复中心的复合功能。未来,玉塘文体中心将引入多元文化活动,以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为重点,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新标杆”。

光明区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布局持续完善,实现6个街道综合性服务中心全覆盖。光明区今年还将基本完成光明国际马术中心主体工程。同时,加快建设科学城体育中心、新湖文体中心,争取光侨游泳中心动工,推动羽毛球运动中心、马田文体中心、光明科学城博物馆群等项目前期工作,将建成竞速小轮车、自由式小轮车运动场地、航天科普馆等。

摊开一张光明区文体设施布局版图,一座座高质量高颜值文体场馆拔地而起,区域高标准文体设施网络日臻完善。

科学漫城、文化润城、烟火满城。在“科学”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中,光明高质量高颜值城市魅力尽情释放。借力文博会,让光明这座科学之城,闪耀文化之光。

本版供图:光明区委宣传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