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绿美机场群 靓丽的风景线 浓缩的明信片

【云南】云南绿美机场群 靓丽的风景线 浓缩的明信片
2024年05月22日 09:16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绿美交通建设的“云南样板”》之二:机场篇

云南机场集团积极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绿化美化行动工作部署和云南省绿美交通建设要求,深入贯彻绿色、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各机场定位、净空环境及所在地区情况和地域文化特色,按照“一场一主题”的设计理念,从2022年开始,用三年分3批次开展省内15家民用运输机场和1家通用机场的绿美机场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提升机场绿化面积,绿化植物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和适生植物,提升栽种、移植一次成活率,打造特色鲜明的绿美机场群,提升固碳增汇能力,切实体现机场窗口、门户作用,形成我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浓缩的明信片,为往来旅客提供安全、优美、健康、舒适的乘机环境。

截至目前,云南机场集团累计完成投资9428.63万元,打造了昆明长水、西双版纳嘎洒、沧源佤山、宁蒗泸沽湖、大理凤仪、德宏芒市、保山云瑞、普洱思茅、澜沧景迈、迪庆香格里拉、昭通昭阳等11家绿美民用运输机场以及弥勒东风1家绿美通用机场,12家机场平均绿化率达到69.5%,生态复绿面积达到256.95公顷。

创新思路 打造特色鲜明的绿美机场群

云南16家机场,规模体量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差异较大,有的机场地处高原、高高原、有的机场位于热带雨林,有的机场位于茶山田园,有的机场在边境小镇,还有的机场在藏区、侨乡、佤乡等等,结合各机场实际,集团高位统筹,制定绿美机场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各机场再落实、再分解、按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具体方案,同心共进,凝聚合力,因场施策,高效推进,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绿美机场。

昆明机场本着“以人为本、绿色惠民”原则,以旅客主流程通道为重点,强化绿化美化特色性,利用云南特有的黄连木、滇合欢等乡土树种最大限度营造“花舞迎宾”主题,打造“春城花都”形象,尤其是机场飞行区在安全保障与绿美建设上努力寻求平衡点,设立《草种单一化实验》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和实地试验,培植百脉根,鸟防和绿美效果明显,形成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版纳机场以“提质增优”为主线,创建“印象版纳雨林空港”品牌,在满足功能区不同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美化度,体现自然生态的植物景观特色。同时,机场发展绿美+经济,利用“以商养绿”新模式将商业广告与绿化美化建设融合,打造3个总面积135.36㎡的绿化广告位,广告位由广告经营单位负责建设管养,共减少机场绿化投入76万元,既解决了绿化资金问题,也为机场增加广告收益。

沧源机场以“秘境沧源、花园机场”为主题,党群共建携手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同心戮力攻克喀斯特地貌环境影响,因地制宜,打造耐旱、耐贫瘠、抗病力强的乡土植物群落,重塑了机场生态系统。

泸沽湖机场以打造高高原森林机场为目标,克服高原生态脆弱、岩溶裂隙发育旺盛,土壤肥力偏低、不饱水,植被恢复难度大等困难,因地制宜,高效完成机场及周边水土保持绿色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和场区绿美机场建设项目,将泸沽湖机场打造成了高高原绿美标杆机场,初步形成“水不乱流、土不乱跑、绿色不减”的高海拔地区绿色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大理机场正面临三期改扩建,机场充分结合改扩建工程建设和绿美机场建设,以“风花雪月”为主题,分析当地地质、气候环境、植物群落形态,采取土壤改良、试验种植苗木等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本着避免重复投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集约高效利用有限资源,结合用地规划及改扩建工程现状,构建具有景观性、生态性、舒适性、安全性和观赏性的机场环境。

弥勒通用机场通过“生态+绿美”“景观+研学”的方式,试种牧草成熟后供给员工农场饲养的鸡群、羊群食用,促进土壤改善,成功实现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草畜平衡的绿色良性循环,在飞行区土面增绿补绿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打造云南最美通用机场,体现绿色生态通航机场特色。

芒市机场围绕“边情绿宝、花果飘香”主题,通过“点、线、面”结合,“乔、灌、花、草、景”搭配,结合德宏民族文化、自然景观,打造“傣乡风情”等多个内容、层次丰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微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印记,提升了机场绿化水平及景观品质。

澜沧机场围绕“茶乡景迈,温馨空港”主题,努力克服喀斯特地貌土少石头多、土地保水功能效果差、土壤瘠薄、植被长势差等困难,结合改良和创新施工工艺,采用种植土回填、土壤改良、植生袋铺筑等工程措施,采取草籽点播、草籽撒播、皇竹草扦插等技术措施,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双重效果,实现机场内外绿化环境连片一体化的目标。

普洱机场以“梦境茶乡”为主题,以“绿色、智慧、创新、经济”为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绿美生态研学基地,实现机场荒地绿化的零成本投入;开展废物利用,减少碳排放,缓解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塑造出“绿境茶乡梦,美景盼君归”的茶城空港新形象。

保山机场与当地政府内外联动,围绕“永昌故郡,绿美云瑞”主题,结合机场新航站楼建设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增绿补绿、见缝插绿,机场整体绿化率由26%提升至62.97%,同时,根据保山当地人文特色,在候机厅打造围棋景观小品,将本地“永子”非遗文化融入绿色景观,提升人文气息,增强景观人文内涵,因地制宜构建了具有生态性、舒适性、安全性和观赏性的乘机环境;实现了景观相互呼应、和谐共生的绿美环境。

迪庆机场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绿色、美丽的机场环境,围绕“高原空港,雪域绿洲”主题,积极扮靓机场形象,展示雪域高原盛世美景、藏域风土民情和高原生物多样性。在场区采种当地高原原生藏柳、高山海棠、沙棘、山定子、落叶松、白桦、中甸刺玫、中甸丁香等乡土树种;飞行区采用当地高原植被“五花草甸”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既减少后期养护成本,也实现了不引鸟又凸显地方特色的效果;航站楼内精心设置香格里拉知名微缩景点和当地非物质文化物品展示。

昭通机场由于修建时间较早,已无绿化预备用地,且机场迁建在即,因此,本着节约的原则,围绕“高原明珠、鹤舞昭通”主题,通过对航站区现有乔木的移植重组,增加植物多彩性和地被植物实现绿地覆盖,梳理现有植物空间分布,在航站楼内适当增加微型绿色小景观,突出昭通地域特色,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果。

2024年,集团正着手以“绿韵蓝天,和美空港”“侨乡之邦、极边秘境、绿美驼峰”“悠悠茶香·花迎四方”“醉美文山、世外桃源”为主题分别打造丽江三义、腾冲驼峰、临沧博尚、文山砚山4家绿美机场。

党建引领 共建共享绿美交通成果

开展绿美机场建设以来,集团牵头组织,16家机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绿美机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用好党员、团员发动群众功能,凝聚强大合力,采用公众号推送、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绿美机场建设的行动自觉,全面营造“以绿为底,向美而行,人人共建”的浓厚氛围。集团累计投入8000多人次开展植树和绿化管养工作,有效降低绿化养护成本约100余万元,实现开源节流目的。

沧源机场以机场“家文化”建设为载体,以“人人都是主人翁”责任意识,划分绿化管养的责任区域,各部门员工利用航班间歇时间带动驻场单位共同对责任区开展管养,节约绿化成本支出。

泸沽湖机场利用航班间隙,先后累计投入职工1500余人次,持续在机场红线范围内场区、飞行区、周边扰动区域,开展土面区石块清捡、场地平整、覆土、碾压、水沟清理,边坡覆土、补种草籽等工作,先后试种滇柏、雪松、水冬瓜、海棠等适合绿植约400余株;补种云南松、冷杉、雪松等树苗约13000棵,对周边补种树苗开展浇灌,确保树苗成活率,进一步提高机场周边绿植覆盖率。

芒市机场定期组织开展绿化区域卫生清洁,广泛动员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厚植生态底色,为边情绿宝再添新绿。同时,机场主干道两侧遍植菠萝蜜、芒果、莲雾、香蕉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果树。每到瓜果成熟之际,机场均采摘果实,与旅客、员工共同分享,让所有人感受到绿美机场的价值和意义。

澜沧机场发动员工共植“团青林”“党建林”,挂牌认养树木,提升全员的家园建设意识,鼓励“打卡”,借现代传媒效应,扩大机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机场带来“流量”、激活市场。

普洱机场广泛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共建共享,与驻场单位共同开展绿美机场建设方案评审、除草、灭红蚁、我来设计网红打卡点等活动,增强党建引领绿美建设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同时,机场将绿美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突破口,以满足旅客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打造使人民群众舒适满意的机场品牌。

绿美+生态 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集团始终秉持“节能低碳、绿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美机场建设过程中,一是将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置于首位,努力降低机场建设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集团积极探索、多措并举,通过管理提升、技术革新,走出智慧管养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绿美建设开源节流、提质增效。

泸沽湖机场海拔3293米,地势险峻,高寒缺氧,是云岭海拔最高的高高原机场。2022年,以打造被森林环抱的高高原森林机场为目标,陆续栽植乔灌,种草覆绿,致力于开展绿美机场建设。机场广大干部职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克服高原生态脆弱、岩溶裂隙发育旺盛,土壤肥力偏低、不饱水,植被恢复难度大等困难,共计投入3283.41万元,增植补绿面积151.4997公顷,机场整体绿化覆盖率达到54%,不仅提升了机场生态颜值,更保障了高高原“绿化禁区”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安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升防洪排涝等级,提高环境承载力,改善机场生态环境,引领云南高高原绿色机场建设。

沧源和澜沧机场攻克喀斯特地貌环境影响,沧源机场利用开挖穴槽铺筑植生袋的方式巩固根基,采取挖穴点播种植工艺提升绿植发芽率和成活率,采用“一袋一放”施肥措施实现肥率控制,选用抗旱、耐冻、耐瘠薄、少虫、少病、不倒伏的乔、灌、藤、草10余个物种混合搭配,打造系统完善的植物群落,增加绿化416700㎡,绿化覆盖率达83.62%,重塑机场生态系统,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生机景象。澜沧机场通过土壤改良、地形重塑、增加地被和替换非本地树种等措施,采用种植土回填、土壤改良、植生袋铺筑等工程措施,采取草籽点播、草籽撒播、皇竹草扦插等技术,科学施工,实现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双重效果,机场仅用112天完成水保和绿美工程施工,提前设计工期60天;同时,水保和绿美实际投资975.39万元,比计划投资1356.06万元,节约380.67万元。

昆明机场针对管养人员及监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科学性不够,重点区域部分植物生长状态不好的情况,2022年,加快研究推进绿化数字智能管理系统建设,该项目主要由软件、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组成,依托环境感知、远程测控及数据实时传输等先进技术,实现绿化管养工作的智能化发展,打通业主方、养护单位及现场执行人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对机场红线范围内各区域绿植的环境预警、远程派单、远程监督及系统分析,项目启用后将切实提升机场绿植管养成效。下一步,昆明机场将发挥技术带动效应,将智慧管养工作推广到省内其他机场。

版纳、芒市、澜沧、保山、普洱等机场践行绿色管养要求,采用“经处理达标污水+地下水+雨水”的绿色管养模式,版纳机场每日中水量可达600吨,可以覆盖整个机场的室外绿化,芒市机场每年减少绿化用水约3万吨,保山机场每年可节约绿化用水2.19万吨,普洱机场每年可节约绿化用水2500吨,澜沧机场在干旱季节每日能节约绿化用水约20吨。

普洱机场开展废物利用,将导航设备拆下的废弃UPS设备自行改造,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为植被照明灯、锦鳞池净化系统等提供电力,从而减少碳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每年节电约4.6万度,减少碳排放约6%,节约电费约2.3万元。

以商养绿 发展“绿美+产业”经济

“十四五”以来,集团面临大量机场新建、改扩建和迁建工程,投资压力巨大,尤其是疫情以来,各机场亏损严重。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开源节流、增收创效”发展思路,举“两山”旗、走生态路、打发展牌,鼓励各机场以“绿美+”工作思路谋篇布局,狠抓提档升级和品牌建设,借绿美建设契机,推动机场发展提质增效。

版纳机场分别在到达夹层、到达夹层末端和航站楼到达出口位置建设绿化广告位,使广告融入绿化,让来往旅客一下飞机就感受到西双版纳植物王国的气息。将商业广告与绿化美化建设融合在一起,绿化美化建设、后期管养等均有由广告经营单位负责,可以减少机场对绿化建设的直接投资,还能够增加机场商业广告收益,使绿化建设管养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是广告融入绿化建设摆脱传统广告的刻板印象。

芒市机场商业绿化同布局,机场将绿美要求融入商业规划,组织商户在关键节点设置盆栽、景观小品,如咖啡店周围种植咖啡,餐饮店打造地方特色景观小品,使绿美机场与商业布局互融共促,在提升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更加和谐、宜人的乘机环境。

普洱机场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对旅客需求进行深度洞察,在绿美机场项目中设计了“观翼站”,为旅客提供各式咖啡、茶、点心,不仅展示当地茶马文化,也增加了机场非航收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云南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