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发展潜能如何?

中国城市群发展潜能如何?
2024年05月22日 09:23 中国报道

如果借助夜光遥感影像俯瞰地球,就会发现一个个灯火连片的醒目区域。中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呈现出成片的灯光带;美国东海岸和五大湖区有成片的灯光区,这是世界级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五大湖城市群;西欧至中欧一带,大小城市星罗棋布闪烁着十分密集的灯光……

夜晚灯光的强弱,直接彰显了该区域人类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地球上“最闪亮”的区域,都是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人口、资金、产业、商品、贸易、消费及投资等宏观经济要素的集聚地,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是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枢纽,对全球企业来说,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的19个城市群。根据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有142家企业上榜,从城市群来看,分布在京津冀的有55家,分布在长三角(江浙沪皖)、粤港澳大湾区的各有25家。近年来,一大批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落点也是选择了位于城市群中心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

纽约大学城市规划专家、前世界银行首席城市规划师阿兰·贝尔托认为,中国史无前例的大型城市群有潜力开启一个高生产力和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

规模效应不断提升

南海之滨,两条重要的交通动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今年2月份,深中通道主线顺利贯通,未来深圳和中山的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大幅缩减至20分钟。在毗邻的西江口岸,连通江门与珠海的黄茅海大桥预计将在今年底竣工通车,为广海湾沿岸到珠海的行程缩短30分钟通行时间。两条重要跨海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流动,提升周边城市集聚效应。

△ 施工中的黄茅海大桥。施工中的黄茅海大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大趋势,城市人口增长不仅能拉动消费,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投资需求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城市群不仅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产业集中、高端资源集聚的场所,有利于企业主体共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配套环境等要素,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有利于助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城市群对资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核心城市牵引周边城市发展,周边城市为核心城市提供服务,不同城市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现代化水平。以大湾区为例,深圳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香港的高端服务业互补效应突出,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王福强指出:“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使得市场氛围更加浓厚,市场主体更加活跃,有助于市场进一步提升开放度,为投资营商提供良好环境。”

城市群的规模效应正在转化为红利。去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了超过120家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境外企业报名参会,一大批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积极响应,达成投资贸易项目859个、总金额超2.24万亿元。如今,大湾区城市向汇聚更多要素、更多便利的“湾区大市场”进行全局谋划,把一城一区的优势转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优势,对全球企业更加有吸引力。

“对于大湾区来说,制度型开放的红利让它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几个湾区城市群有更大的优势。”王福强介绍,“一方面,我们有香港、澳门作为与国际进行人员、信息、资金自由交流的桥头堡,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座拥有5所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城市,科研基础丰厚;另一方面,我们背靠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转化能力。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最终的商品化,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链条,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湾区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联合国人居署在其发布的《2022全球城市报告:世界城市展望报告》中预测,未来3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从2021年的56%上升到2050年的68%。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6%,但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2022年撰文分析,尽管受制于人多地少、农民人数众多等因素,但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仍有望突破75%的门槛,可以预见,未来人口将继续向都市圈集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持续产生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终结了粗放式扩张的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都成为城镇化的‘硬约束’”。伴随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和绿色低碳转型、数字产业发展,中国的国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层出不穷的新需求,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不平衡中蕴藏新机遇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群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2年的24.36%持续增长到2022年的30.52%,所集聚的人口数量已达世界首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表示,在传统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大规模人口与产业在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有利于推动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

△ 繁华的外滩夜景。繁华的外滩夜景。

但人口与产业的不平衡聚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王福强认为,有效地治理城市,提升城市群内部宜居、宜业、宜游属性,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人口大量聚集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发展遭遇瓶颈。人口大规模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是发展失衡的表现,虹吸效应不仅给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困难,也加剧了“大城市病”。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逃离北上广”的风潮愈演愈烈,年轻人不再迷信大城市。

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廉,居民消费力和消费欲望持续上升,尽管单个城市体量不大,但数量多,市场总量庞大,消费潜力亟待挖掘,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目光。和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在要素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引进投资与产业转型有强烈需求,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利好政策与便利条件,有充足的空间承接一线城市外溢产业。未来,将品牌和产业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将是企业投资与经营的重要方向。

高质量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分工新格局,充分发挥服务中心城市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从城市群层面对产业和公共服务进行布局。健康的城市群生态将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王福强强调:“解决城市群的现有问题,首先要加强规划统领,以城市群为单元进行生产力布局,更好地发挥重大部署对区域发展的牵动作用。其次要向先发城市学习,携手提升整体营商环境,弥合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减少企业在市场环境方面的担忧,以中小城市低成本、环境宜居的特点吸引跨国公司布局。”

“此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保障交通的便利通达,以实现城市群内时空的快速切换,让各种要素快速流动,缩小区域差距,把资源有效稀释到成本较低的地方。”王福强说。

全球最大的城市交通网

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群营商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历史性变化。

△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截至目前,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95%。”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用两个“123”描绘了未来的交通场景:一个是“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另一个是“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即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随着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交通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大大缩短了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的时空距离,大大加速了物资的高效流通和人员的便捷流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发展愿景正在加快从‘理想’迈向‘现实’,为城市群融合发展、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城市群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周健表示。

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是我国大型机场最多、高铁高速公路最密集、国际航运大港综合影响力最大、对外交流便捷程度最高的三大地区。以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为例,截至3月中旬,作为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上海浦东机场入境的外国人数量超过52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倍。这些来到上海的外国人中,不乏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为代表的外企高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已有上百名跨国公司高管到访上海。

依托三地轨道线路带来的“高铁经济”,天津市武清区形成了以意式开放购物街区、专业赛车场地为代表的购物娱乐商圈。商圈投资人、威特集团董事长李学海表示,公司看好未来京津冀地区发展潜力,未来还会陆续在武清开展30多个项目。当前公司业态也在紧跟中国市场需求变化,“我们在不停学习,数字化程度也在不断升级,很多东西要一边做一边学”。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英菁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责编:张利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