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州十四载 聚焦多领域贡献“天津力量”

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州十四载 聚焦多领域贡献“天津力量”
2024年05月22日 05:17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睿)记者昨日从天津援青前方指挥部获悉,自2010年启动对口支援青海省工作以来,我市先后选派5批392名援青干部扎根黄南州,在产业帮扶、民生保障、智力支持、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贡献“天津力量”。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8.51亿元,其中超过90%的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实施各类援建项目567个,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支援的帮扶格局。

  产业兴则百业兴。如何用好当地特色资源、发挥天津优势,做大“土特产”文章?记者了解到,我市搭建平台、招商引资、选派专家,围绕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促成产业合作,为黄南州引入“源头活水”,“浇灌”产业沃土。

  “我们打造了绿色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芦笋高值化加工及综合利用、食用菌高效栽培等一批‘智力+产业’项目平台,研发出红黑青稞啤酒、风味牦牛奶片等15种新产品。”天津援青干部邵大为告诉记者,作为津青两地产业合作的成果之一,多年来,青海聚能瀞度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水产业发展、水源地保护,推动“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带动当地牧民就业增收。

  立足昂拉乡德吉村易地帮扶搬迁安置点项目,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融得入”,我市瞄准黄河水利风景、气候等优势,投入1185万元专项资金,在德吉村修建旅游码头、铺设人工沙滩、开展烹饪培训,带动当地人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德吉村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针对‘行路难、饮水难、如厕难、看病难’这些村民们的心头要事,我们实施牧民村落人居环境改善、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天津援青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裴治说,泽库县城至东科日村、郭泽多至夏宗果公路相继建成,1075户4440人直接受益;

  

  

  随着同仁市黄乃亥乡饮水安全工程的竣工,当地人告别了“宁肯给桶奶也不愿给碗水”的历史。

  此外,我市持续举办“名师、名医、名企、名家、名匠”的“五名进黄南”系列活动,探索“培训+实践、基教+职教、对接+嫁接、智力+智慧”的智力援青“四加”模式,为津青两地科技合作“牵线搭桥”。记者了解到,我市协调智囊研究机构开展兰西城市群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筹划研究,完成《黄南州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9—2035年)》;建设黄南州科技馆,打造青南牧区首个高水平、现代化、多功能的科普教育基地。

  眼下,津青两地各领域、各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双方签署《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资源共用共享合作协议》《绿色有机农牧业人才技术服务框架协议》等帮扶合作协议20余项,人员交流互访5000余人次。黄南州发展根基持续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天津市 青海省 对口支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