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众科学日:打卡生物制造“科学万花筒”

2024年公众科学日:打卡生物制造“科学万花筒”
2024年05月20日 21:5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用微生物菌液作画观察菌落生长,用生活中常见材料亲手提取香蕉DNA,以揉面团吹气球来考验酵母菌的力量,以“闻香”来认识生物合成的“芬芳”……十余个创意科学小实验和小游戏,犹如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将深奥的科学知识组合成一场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沉浸式科普秀。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生所”)举行了以“砥砺二十载 科学新征程——生物制造‘科学万花筒’”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900余名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走进研究所,共同探索生物制造的奥秘。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摄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摄

如何将科技创新成果有趣易懂地普及给公众,是科研院所科学普及工作的重大课题。

据介绍,本届公众科学日活动设置了集科普讲座、创意科学实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学基础设施参观体验、科普微视频展播等丰富的活动环节,让公众直观体验好玩的科学。

在本届公众科学日期间,工生所一线科研人员倾力推出“二氧化碳变身游”原创科学体验项目。将重要科技创新成果设计为“旅游路线”,将其中蕴含的重点科学知识设置为“景点”,一线科研人员担任“导游”,参与公众化身“二氧化碳”,分别体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二氧化碳合成糖、二氧化碳合成甘氨酸、二氧化碳合成PHB生物塑料四条不同的“变身游”定制路线,让公众在新奇的科学游中掌握生物制造的科学知识。

在趣味科普小讲堂,天津工业生物所杨建刚副研究员带来《二氧化碳如何变身为糖》主题科普报告,从身边的糖讲起,就糖的功能、历史、来源,以及二氧化碳合成糖的科学原理、优势意义进行了精彩分享,将“二氧化碳合成糖”这一“变身游”的“景点”进行了有趣的延伸解读,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深入思考,大家在热烈的互动中进行着思维的多重碰撞。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供图

走进高通量编辑与筛选平台,科研人员详细系统的演示讲解,令公众不由感叹自动化实验室的先进和便捷。

作为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生所还通过科学家精神微视频展播、科普讲解等方式,带领公众走近优秀科学家,感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据悉,本次活动是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工生所紧密结合工业生物科技新进展,健全科普组织网络,建设科普人才队伍,研创多元化科普产品,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努力打造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品牌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