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农安建设 加强全链条追溯管理

推进智慧农安建设 加强全链条追溯管理
2024年05月16日 05:34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超市里,一位消费者正通过手机扫描农产品追溯码的方式,查看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等追溯信息。

  “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产地和生产过程信息,有的码还会附带视频说明,可信度比以前更高了。”在北京市的一家超市里,李女士正在将盒装的有机蔬菜装进购物篮。记者注意到,超市内部分在售的农产品已经贴上了具有产地识别、防伪保真、数智查询功能的追溯码。

  近年来,随着传统监管方式向智慧监管方式转变,数字化手段更加广泛运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共筑追溯新未来”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监管能力提升现场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研究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新任务,让我们看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的新未来。

  抓住新机遇 加快数智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加快推动传统监管方式向智慧监管方式转变,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孔亮如是说。

  如何将“产出来”和“卖出去”精准对接,实现生产和消费两端赋能,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孔亮认为,通过加快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生产,促进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联动创新,能够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施数字化转型不光是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赋能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此外,实施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打破地域阻隔和时空限制,便利城乡居民生活,满足消费者更加多元的需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项项带有温度的惠民服务。”孔亮说,“数字化技术创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方式,能让亿万人民共享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成果。”

  依靠新机制 实现新目标

  当前,数字化范式正在加速渗透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依靠风险监测和网格化“人海战术”的传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化治理需要。

  如何才能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这篇大文章?现场会上,与会代表们就数字化转型核心内涵进行了交流。必须依托数字化技术变革治理理念和手段,通过加快实施追溯,让各地管理对象、生产情况、监管情况、风险情况一目了然,真正实现远程监管、长臂监管,用数据辅助监管决策,降低基层工作负担,解决基层人少、事多、效率低的突出矛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精准性、靶向性。

  与会代表们普遍认为,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利用新机制,实现新目标。

  所谓新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进跨界协同机制,搭建现场观摩、培训交流等互动平台,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开展追溯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创新驱动机制,聚焦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卡点,利用“揭榜挂帅”等方式,破解追溯发展制约因素;推进点面结合机制,提升追溯覆盖面,依法推动生产经营主体上链、补链、强链、延链,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增加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支持各地加快数字化转型工作,激发全系统工作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也围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和追溯目录出台、加快推进部省平台相关信息的全面共享等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部门责任、工作机制、法律责任等,按照“创新举措、对接市场”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追溯在树品牌、促销售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追溯管理创新。

  拉起“一张网” 下好“一盘棋”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据了解,近年来省级追溯平台已成为国家追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31个省级追溯平台初步与国家追溯平台联网对接,国家和地方追溯平台生产经营主体注册量累计达173万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在日渐完善。

  会上,相关省市与会代表分享交流了他们因地制宜的实践经验。

  “我们实行穿透式监管模式,通过大数据手段‘层层剥笋’,对高风险区域、产业、主体实行靶向精准监管,不让农产品‘带病入市’。”黑龙江代表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省聚焦粮食安全“压舱石”目标,持续推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积极探索“数字+品牌、数字+管理、数字+营销、数字+金融”等多种应用模式和数字化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庆市打造数农基地,开设抖音“大庆追溯优品”专营店,助力“好品卖好价”,龙凤区实行“标准化种植+区块链追溯”模式,开展“耕、种、收、加工、储运、流通”全流程追溯,走出一条“农业种植小区、农技服务强区”的实践之路。

  “让‘安全可靠’成为‘川字号’农产品的新标签。”这是四川省多年来的口号。当地深入实施国家追溯平台和省级追溯平台一体化应用,采取“政企均摊、以奖代补”形式,创新市场化推广手段,探索实施“扫码领红包”活动,激发各类主体参与追溯管理的积极性。

  在探索制度机制建设方面,福建省出台《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追溯和承诺达标合格证两码合一并行制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无缝衔接机制,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在扩大追溯覆盖面上取得明显效果的省份里,江苏省位居前列。该省2021年启动实施全省10万规模主体入网行动,目前在国家平台和省级平台累计入网主体23.2万家。

  河南省按照“部省对接、向下兼容”的工作思路,将追溯管理和信用监管有机结合,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平台功能,强化督导考核,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平台使用的活跃度、参与度和触网率,提升智慧监管工作效能。

  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信用监管覆盖范围”,要求各地根据新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开展追溯“回头看”,加快推动地方各级工作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国家追溯平台,加快推进监管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孔亮表示,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我们正加快术语、编码与标识、数据格式规范、数据接口规范4项追溯行业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工作,推动全国追溯工作由信息孤岛向联网对接转变,加快形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张网、一盘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产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