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小火车,去看上海的“海”,我们看到了……

坐上小火车,去看上海的“海”,我们看到了……
2024年05月15日 17:27 东方网

转自:上观新闻

在上海,哪里能看海?

为了寻找答案,我们登上了前往金山卫的金山铁路。从上海南站出发,直达金山卫,仅需要38分钟。这是上海首条市域铁路, 也是长三角地区第一条快速市域铁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金山小火车。

抵达金山卫后,我们陆续去了金山嘴渔村和金山城市沙滩。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未能看到理想中“金山的海”——远处高耸的堤坝拦截住波涛汹涌的海水,近处仅存的海水无风无浪,海滩上甚至开满了野花。

常年居住在金山嘴渔村老街上的原住民告诉我们,过去,海水并不是这样的。在海围起来之前,当地的村民称得上是“在海里长大,靠海吃海”,趁退潮时去沙滩上捡些小鱼虾、黄泥螺、白蚬子,就足够渔民们饱餐一顿,“吃也吃不完”。但如今,海已不复再见。

我们查阅了历史资料,才知道金山的海,原来是从20世纪70年代围起来的。

1972年2月,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难问题,我国引进了4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其中的一套化纤设备,落户上海。经科学论证与勘定证明,金山卫海滩在当时最具建造石油化工生产厂条件。同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将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厂址设在金山卫海滩。于是,按照“基本不占用农田”的建厂方针,在金山卫海滩上,五万多金山人民肩挑背扛,开启一场波澜壮阔的围海造地。

数据显示,从1972到1992年,上海石化共组织了十多次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工程,主要都是为解决生产用地紧缺矛盾,为上海石化、金山区乃至浙江沿海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有人这样评价金山卫的围海造地工程:“实在是为国辟疆、为民造福的大好事,在我国工业建设史上,这样大规模地、持续不断地填海造地,不算绝无仅有,也是首屈一指。”

上世纪70年代初“千军万马战金山”的万亩滩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早已成为拥有超400亿资产、每年加工原油千万吨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截至2023年底,上海石化累计实现利税总额达2100亿元,超过70年代国家投资建厂的100倍,相当于建成了百座“金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