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建交60周年 中交企业参建多个中法合作项目

中法建交60周年 中交企业参建多个中法合作项目
2024年05月13日 16:1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作为中交集团驻粤工程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先后参建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一期、二期工程、尼日利亚莱基港以及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等多个大型海内外中法合作项目,为书写中法友谊新篇章贡献交通担当。

参建中法能源领域在华首个合作项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与法国能源企业合作开发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这个项目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商用压水堆核电站,也是当时中法两国能源领域在华最大合作项目。

1987年,中交四航局在与中外九家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一举中标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二期海上工程。该工程是中交四航局承建的第一个由外国人监理施工的工程,也是第一个按照国际管理规范模式和技术标准——“菲迪克条款”进行施工的工程。

该工程规模大、标准高、技术要求严、工期要求紧。负责监理的法方专家对于中国企业能否按期交工曾抱有疑虑,甚至有人认为,“给中交四航局干这样大的工程是一场赌博”。

面对怀疑与挑战,中交四航建设者全力以赴,把国外的先进管理办法与原有的施工经验融合起来,自主研究解决了法方监理制定的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5℃的要求。二期海上工程提前10天全面竣工,工程质量完全符合法方规范,令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法方专家、核电站工程部长奈特威尔称赞道:“核电站二期海上工程从几个方面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充分表明了中外施工单位完全可以成功地合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范例之一。”

参建中法共同开发的克里比深水港项目

2011年6月,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一座1355米防波堤、一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一个4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堆场28万平方,疏浚挖泥250万方。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2014年6月竣工。2014年9月1日,中交集团旗下中国港湾与法国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克里比深水港集装箱泊位25年特许经营权。

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位于喀麦隆南部省克里比市南约35公里处,包含一、二期工程,均采用中国标准设计,由中交四航局实施建设。

2019年12月,项目二期工程开工,在原有一期的基础上加长两个集装箱泊位(1个7万吨级、1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全长715.5米,为重力式沉箱码头结构;同时在后方新建堆场及辅建区,包括陆域形成,地基处理,管线井室及堆场面层等。目前,项目已完成全部407万立方米后方陆域回填任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配套设施与道路建设,预计将于2024年12月24日完工。

该项目不但提供了客户满意的精品工程,还填补了当地潮汐数据的空白攻关,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以及国家优质工程奖,并于2024年3月荣获克里比港务局颁发的“300万安全无损工时”证书,得到了客户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为企业进一步开拓中非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其影响辐射非洲数十个内陆国家,为中部非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出海通道,助力解决喀麦隆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的同时,促进中部非洲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尼日利亚经济发展

2023年1月,在西非几内亚湾,一艘满载集装箱的巨轮缓缓地靠岸停泊,等待装卸货物。随着第一艘商业货轮停靠莱基港,尼日利亚终于结束了多年没有深水港的历史。

尼日利亚莱基港位于尼日利亚几内亚湾畔拉各斯,是中交集团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实施的控股港口项目。该项目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成果项目以及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由中国港湾投资建设运营,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已于2023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

莱基港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境外经贸合作项目,被中尼两国寄予厚望。该项目一期规划建设两个集装箱泊位,主码头泊位总长680米,水深16.5米,可停靠1.8万标箱集装箱船,年设计处理能力120万个标准集装箱,是目前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也被誉为尼日利亚的新“国家门户”。

该项目的建成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尼日利亚的海运能力,提振该国经济,扩大尼日利亚在中西非地区的影响力,并将持续创造大量工作岗位,造福民生。

参建中法合作首个生态城

2014年3月26日,《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城的合作意向书》的签署,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正式落户武汉市蔡甸区。该项目成为在中法两国共同努力下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也是中法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城。中交四航局承建生态城学校4所,市政道路13条、水系1条及相关配套设施。

作为中法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城,为全面落实法方“原生态、简约”的设计理念,中交四航局团队选用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技术,以“山不就我,我就山”为原则,采取“首层架空”设计,结合南高北低的地势起伏,以藤蔓“一根串联,开枝散叶”的造型为景观结构,将各个功能区贯穿起来,该技术也被运用于项目四所学校的建设之中。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路网布局采用“小街区、密路网”模式,项目修建的十三条道路骨架网络大力秉承“大生态”设计理念的布局原则,尊重既有干道原貌,融合了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以“功能转换”为主要手段,实现道路功能由传统的以小汽车为服务对象转变为以“人”为服务对象,实现交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此外,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还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强调“渗、滞、排”功能,注重雨水的综合利用,如侧分带采用下沉式绿化带,雨水从沉淀井溢流至绿化带中,经渗透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如今,新天小学及部分道路投入使用,新天中学和唐河小学正式竣工进入验收阶段,新天高中与剩余市政道路积极完成后续施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