窖藏人生,何以诗意地栖居

窖藏人生,何以诗意地栖居
2024年05月10日 00:45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大地之上,天空之下。人活天地间,看起来一派广阔,实际上你的内心、你的情感、你的思考、你的态度,你的立场,是不能拿出来直播,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晾晒的,一是不便公开,二是无法公开,三是无须公开,所以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也就是“窖藏”状态。

  孤独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叔本华说:“人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人生的智慧》)

  黄晔的生活是喧哗的,也是孤独的,他首先找到的是以诗歌方式逃离庸俗。诗歌是他内心的自省、精神的跋涉、灵魂的探索,是他在静寂时与人生对话,在孤单中不懈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他在酿酒与写诗之间奔走,他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摇摆,企业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内在的动荡与迷惘注定了他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存在理由,确立一种给生命以自尊与自足的活法。从黄晔拿起笔写下第一行诗开始,他就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他的诗首先是写给自己的,然后才是写给与诗歌有缘的读者。

  如果说黄晔以前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为红尘中的奋斗、迷惘中的探索、纠结中的思考,那最新的这部《黄晔诗歌解读》则是对人生进行了终极性的定位、结论性判断。从两首诗的标题中提炼,就八个字:“认真活着”“简单生活”。这几乎就是黄晔一以贯之的生活原则和价值立场,此前的诗中也一再被思考,被论证、被阐释,但没有像《黄晔诗歌解读》这般铁板钉钉、落地生根。

  这或许与年龄有关,该给这个世界一个说法了。

  “认真活着”是责任、使命、担当、勇气、勤劳,是“交出自己”;“简单生活”是自由、自我、自洽、自在,是“把自己还给自己”。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为了生存,耗尽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心力、体力,活得认真,活得辛苦,活出了企业的兴旺,活出了家业的富有。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只是人生的过程,而不是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自由、自我、自洽、自在的“简单生活”,“认真活着”是为了有理由选择“简单生活”。

  “认真生活”中,“无意间掉进一个坑\无端的挣扎遍体鳞伤”、“没有太多人关注你的面貌\自己的汗水泪滴自己擦”“谁的鞋底不是一片泥泞”、“我只在春寒料峭中默默等候”……所以,在委屈、挣扎、妥协、奋斗、辛苦、受伤的认真生活中,“在一杯酒中亡命天涯”是最真实、最生动、最深刻的阐释与揭示。

  《我不想看见那个掩耳盗铃的人》是一个重要标志,至此黄晔要找回真实的自我,要把自己还给自己。在“认真生活”的日子里,扭曲表情,委曲求全,得到了很多,是因为失去了更多,这个“更多”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由、自我、自洽、自在。

  黄晔在公众面前是低调的、内敛的、平和的,他将自己真实内心“窖藏”在表情和口语的后面,在没有对话空间、沟通可能、交流必要的压迫下,“留存一本日记\我想和诗歌说话”,他用诗歌来表明心迹、探索方向,确立理想。“诗言志”是对黄晔诗歌最准确的注解,言的是自己的“志”,而不是别人的“志”,诗歌跟新闻、广告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诗歌可以不向公众公开,诗歌可以不与他人共享,诗歌的核心利益是面对自己。黄晔的诗歌不需要讨好任何人,是自我倾诉,是自我发布,是自我抒情,他的诗都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自我辩护、自我论证、自我定义。

  读了黄晔的诗,才能看出他磨平了内心的尖锐,控制了内在的情绪,平衡着内外的冲突,这需要修养,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精神信仰。《黄晔新诗选》中是佛与道的探索与自我规劝,“心若菩提,荣辱皆忘”是诗集的精神核心,也是一次信仰的自我重建。沿着这一路径,到《黄晔诗歌解读》中,他将“窖藏”深处的精神信仰做了具体化、定义化的终极阐释,并将此明确为不再修改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

  与其他诗集一样,黄晔必须直面人生的坎坷、无奈、伤痛、无常,并寻找一条自我突围的道路,在个人困顿和迷茫之外,空旷的街道、冷清的车站、凋敝的乡村、讨薪的人群、归家的游子、肆虐的病毒都是黄晔关注和焦虑的对象,《这个冬季有点冷》中“流行性病毒悄无声息”“口罩的残余”和“一场股灾”将整个冬季打翻;《贫瘠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抚》中直面“村子里鸡鸭成群\温饱真的不是粮食问题”……“我”和“众生”有着相同的体验、相同的遭遇、相同的命运。大量的诗句直指世道人心,诗歌的视野也由此走向了开阔,从“小我”走向了“大我”。找到了“小我”,等于就普度了“大我”。

  《种自己的种子发自己的芽》《天空之城依旧月白风高》《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弃子》《慢漫是一种细腻的享受》《删除一些记忆》等大量诗歌是黄晔“把自己还给自己”的密集而坚定的宣言,是“简单生活”从想象迈进实践。“生活的常态是无常”,所以“不重要就是常态”,也就是“无常”并不重要,举重若轻,才能“放下执念”:“有心者必有所累\无心者亦无所谓”。“没有必要告诉别人你是谁\没有必要告诉别人真实的你”,静与寂是人生的境界,所以,要“学会一个人喝茶\一个人饮酒\一个人独居\一个人慢慢变老”,人生到了这一步,就已经抵达了“简单生活”的现场。

  佛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老子说,道法自然。西方现代哲学认为,人的本真的存在,是自由、自我、自洽、自在,也就是由“缘”而定的“顺应自然、合乎天道”。若此三位一体、一脉相承,就实现了荷尔德林“诗意栖居”的理想国。栖居是有诗意的存在,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找不到诗意,就是流离失所,就无法栖居。这个“诗意”不是诗歌,也不是写诗,而是天赋生命中的“自由、自然、自我、自足、自在、自洽”,找到了,就有了栖居之地。

  黄晔用一本诗集建立了“简单生活”的模板,破译了“诗意栖居”的密码,同时找到了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