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人格,在哪些方面有别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学林随笔|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人格,在哪些方面有别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2024年05月07日 07:15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现代社会,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正在成为一个教育共识。但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作为心理学术语,人格特指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典型模式,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还具有很强的道德意蕴,以综合的形态展示人的价值取向、内在德行、精神品格。

儒家对理想人格作出多方面规定:既有仁爱的情感以及坚定、自主的意志,又与自觉的理性相融合,从而完美的人格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它强调,人格不能偏向一端,而应当在各个方面获得较为协调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人格,不同于西方心理学主要在个人主体层面所讲的人格,也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所催生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弊端暴露已久,西方世界不乏对其批判。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思考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无疑更应该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智慧。

典范与日常的结合——

儒家以君子、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张元济在《中华民族的人格》中,选取了历史上有名的义士作为榜样。这些典范与榜样似乎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相距甚远。然而,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张伯苓提出“德智体三育”的“完全人格”要求,于漪认为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关系国家的千秋万代,也关系学生的青春。这些理念均强调,将人格典范落实到具体生命上,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个性与社会性的结合——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是对个性的发展与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并未排斥个性。不论是成己,还是内圣,都没有否定个体人格的存在。但也要看到,个体人格从来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成己以达人为目标,内圣以外王为抱负。离开了家与国,己也不存在了。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人格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教育要有利他意识,要有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家国的关切。中国人常讲的“格局”,就是私利之外的他利,就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结合。只有在与社会性的结合中培育青少年的个体性人格,才能找到平衡,并为生命找到意义。

归根结底,只有具有利他意识,具有社会性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利己,并完善个体的人格。

历史与时代的结合——

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留传下来的人格榜样和理想还在熠熠发光。正因为有这些榜样和理想,我们在自称中华儿女之时才会有明确指向和丰富内涵。

青少年是时代的主人翁,是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不仅具有个人意义,还具有历史和时代意义。中华民族以仁爱、勇气与理性作为理想人格,强调知、情、意的统一,不正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目标吗?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司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