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刘彩玉】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亮相的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通通”引发关注。“通通”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研发,具备三四岁儿童的心智和价值体系,在27日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上,“通通”展示了“她”所拥有的独特“心智”,以及她是如何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差异化、可解释的决策和反应。
穿着粉色裤子、白色T恤并且戴着一个可爱的发卡,“通通”既能够理解和表达自身的固有状态,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当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她选择擦掉脸上的红点,而不是镜子里看到的红点,并且在“饿”的时候自己会主动吃饼干;“通通”能够实时与“爸爸”和“妈妈”单独互动,理解他们的意图,并参与诸如帮助拖地、洗脏抹布和打开电视等任务。她能够通过改变自身基本状态来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个状态在饥饿度、无聊度、口渴度、疲劳度和困度五个维度上进行评估。
目前,“通通”非常擅长完成各种“帮助”性质的任务。当“妈妈”想要打篮球时,她会主动移开挡住篮球架的椅子;当“妈妈”把牛奶洒在地板上时,她会去拿抹布擦干净,并且还会走到洗手池把脏抹布清洗干净。
据记者了解,“通通”受到双系统的指导——“理”(能力体系U)与“心”(价值体系V)。她拥有类人价值观,通过与人类多模态交互,获取、对齐人类的价值观,并通过价值体系V驱动,自主生成任务。
通过随机改变“通通”的“好奇”“整齐”“干净”等价值倾向,“通通”能够调整对环境的探索、收拾房间、擦拭污渍等自主任务。当把她对“爸爸”的好感度调低时,她会选择无视地上的杯子,而不像帮助“妈妈”那样主动提供帮助。
“通通”目前生活在通研院为她打造的虚拟空间,未来无缝融入现实仍然需要一些“成长”。《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她的灵活性还不够。在与“妈妈”互动时,几乎感觉不到她的情绪波动,也没有任何面部表情,显得有些尴尬。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的心智和价值体系相当于一个3到4岁的小孩。随着不断发展和迭代,她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真实,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如果大家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再来看她,她就变得不一样了”。朱松纯表示,一旦基本架构建立起来,类似于孩子潜力的开发和发掘,“通通”的学习能力将飞速发展,她可能仅需要两三年时间从3岁进步到18岁,而不像人类一样需要15年。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通研院还打算为她创造一个家庭。她将能够在各种场景中进行更复杂的交互。
朱松纯表示,通过持续迭代,未来“通通”可作为通用底座,支撑各类垂直应用场景,将能够完成诸如帮助人类倒水以及在家庭中提供温暖陪伴等任务,可能被应用在多个定制场景中,如养老院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跟“通通”所使用的技术路线不同的是,目前市场主流的做法是把数字人加上通用大模型整合起来,变成具有智能的数字人。这一发展路径最近两年在市场上发展很快。
记者从通研院了解到,“通通”通过研发避开了目前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对大算力和海量数据的强烈依赖,它的日常训练只需要不超过10块芯片,这意味着它不需要依赖庞大的计算资源和海量数据,就能够自主学习和成长。
沈阳表示,在个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运行时是否可以将推理算力降下来,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通用智能虚拟人技术作为“大脑”与人形机器人结合,未来是非常有潜力的,这种结合将能够充分利用虚拟人的智能决策和人形机器人的实体能力,从而在各种场景中提供更高效、更自然的服务。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