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3日讯(记者 邹俊涛)保险业今年首份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
4月23日下午,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显示,海保人寿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海保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0.6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季度末下降5个百分点。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自“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以来,险企的偿付能力情况长期成为关注的焦点。东吴证券指出,受益核心资本补充新渠道增加,一定程度缓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压力,利差损才是悬在险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海保人寿发布今年行业首份偿付能力报告
据海保人寿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70.65%。但亏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今年一季度,海保人寿亏损近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0.48亿元。
从过往业绩来看,2018年~2023年,海保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82亿元、11.74亿元、14.29亿元、8.92亿元、8.31亿元、11.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97亿元,-1.18亿元、0.09亿元、-1.8亿元、-3.1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保人寿一季度总资产规模有所回升,但距去年同期水平仍有差距。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保人寿总资产59.35亿元,较年初增加约6.36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为61.44亿元。
偿付能力方面,海保人寿今年一季度的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4.01%,较上季度末169.04%又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较2023年一季度同期降幅有所收窄。
不过,海保人寿2023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B级降为B级,已濒临监管红线。海保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称,评级下降主要受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等因素的影响。公司采取控制高资本占用保险产品业务规模、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等措施,改善偿付能力和核心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以期提升评级得分。
资料显示,海保人寿成立于2018年5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注册地海口市,是第一家在海南筹建开业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
股东方面,海保人寿由海马集团、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智信利达投资有限公司、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仲山裕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南新建桥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本源建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8家股东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目前,海马集团持股海保人寿32%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偿付能力压力有所缓解,机构称利差损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1年岁末,《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简称“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需从2022年一季度起执行,由于偿二代二期工程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全面穿透、穿透到底”的原则,识别资金最终投向。业内普遍认为,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出现下滑。
4月11日,东吴证券发表研报指出,2023年四季度行业永续债落地发行,开拓核心资本补充的新渠道,2023年9月《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实施差异化调节最低资本要求以及优化资本计量标准和风险因子,一定程度缓解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压力。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2023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
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8.2%,均高于100%和50%的达标标准。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8.2%、186.7%、285.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6.2%、110.5%、245.6%。
东吴证券表示,我们认为险企自身应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提升内生资本的能力,从而保持偿付能力充足。当前悬在寿险股估值上方的仍是利差损这一达摩克利斯之剑,关注2024年下半年预定利率再次下调的可能性,财险股的避险优势仍将延续。
值得关注是,对于在偿二代二期实施后,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严重影响的部分险企,监管将给予其最长不超过3年时间的过渡期。目前距离过渡期结束已仅剩不到三个季度。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据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汇人寿、合众人寿、长生人寿、渤海人寿的上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三峡人寿、北大方正人寿的上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D级。根据监管要求,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以下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