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政协报
一条小蚯蚓,引出一个博士工作站,建立起“循环种养”农业全产业链新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岩写在提案中的这个故事,要从牛粪遇上蚯蚓开始讲起……
王岩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这名“80后”农学女博士,2022年又有了新身份——赤峰市政协委员。“从科研人员‘跨行’成为一名政协委员,为我开启了全新视野,也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自那以后,边搞科研边调研边记录成为王岩的日常。作为一名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方面有想法、有干劲、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王岩总能在农业环境领域看到问题、抓住问题。一年后,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环境资源界委员。
2023年2月,王岩接到了来自乌兰达坝当地政府寻求帮助的电话。“在乌兰达坝苏木,养牛是当地最主要的产业,但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草场退化、养殖技术跟不上、效益上不去。尤其是满地乱丢乱弃的牛粪导致的环境污染,成了最让人头疼的事。”
前往乌兰达坝进行实地调研后,王岩注意到,有部分农牧民开始积极收集牛粪。这是做什么用呢?原来,牛粪可以养殖蚯蚓,这是当地政府引入的创新产业,但蚯蚓卖钱后,留下的大量蚯蚓粪又成了新难题。
然而王岩看到了蚯蚓粪的无限潜力,何不试试粪肥资源化利用?
说干就干,王岩和团队收集蚯蚓粪后,展开了一系列试验。经过不断地研究尝试,他们成功将蚯蚓粪变成了蚯蚓粪肥,并在乌兰达坝苏木多地开展了对玉米和大棚尖椒施用蚯蚓粪肥的测产试验。
“用上蚯蚓粪肥后,不仅辣椒产量上去了,残椒率也低了。摘下来的辣椒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卖,收入也提高了。”在巴林左旗大棚尖椒测产现场,一位农户高兴地拉着王岩感叹道。
看似寻常的几句话,点燃了王岩的信心,也启发了她对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思考:蚯蚓粪肥成功实现牛粪变废为宝,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还显著提高了优质饲料以及农作物的产量,最终反哺肉牛养殖业,促成了乌兰达坝向着“循环种养”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
如何让这条全产业链走得更扎实,成了萦绕在王岩心头的一件事,“饲草新品种种植技术不成熟,就邀请饲草种植专家进行授课;犊牛健康管理问题,邀请养殖专家入户指导;打造乌兰达坝纯有机品牌,能拓宽农民致富路子,需要专家团队走进大棚,手把手教会农户学习熊蜂授粉技术,助力农产品增产增收……”
为了突破层层“技术关”,王岩把身边相关专业的博士、专家都拉进了工作群。在她的组织下,2023年8月,乌兰达坝苏木博士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32名博士、专家组成的“智慧大脑”,为“循环种养”全产业链的深入实践展开了科技护航。
行走在田间地头,不断为农牧民、为乡村企业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也给王岩履职带来了灵感。“在探寻助力自治区由农牧业产量大区转向质量强区的道路上,乌兰达坝博士工作站给了我答案——关键在于以科技为支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科研工作者,不能只顾低头干活,也要记得抬头看路。要了解政府关注什么,百姓需要什么,最终明确科研工作的方向。”
2024年1月,由乌兰达坝博士工作站引发的思考被王岩写进了《构建科技支撑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提案,并带上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环境资源界小组讨论中,王岩讲述了这个牛粪遇上蚯蚓并引来博士工作站的故事,得到委员们的纷纷点赞。
“博士工作站不仅是一个吸引人才资源的平台,也是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力量。每当看到我们的科研成果能让百姓受益、企业盈利,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王岩由衷地说。
不久前,赤峰市宁城县联系王岩,希望能借助博士工作站的力量,帮助宁城县在“菜、果、牛”三大主导产业上提质增效。如今,王岩和团队已经投入到新一轮的科研工作中,让科研智慧继续在草原上开花结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