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一周年,“深圳AI第一股”褪色

IPO一周年,“深圳AI第一股”褪色
2024年04月11日 16:05 界面新闻

转自:猎云网

文|猎云网 邵延港

上市一年后,云天励飞逐渐褪去了“深圳AI第一股”的高光。

2023年,云天励飞收入同比去年略降2.14%,这已是其营收第二年下滑,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净亏损有所收窄。

上市一年来,云天励飞股价已两度跌破43.92元的发行价,公司市值也从最高时的400亿,回落至当前的100多亿。

云天励飞尽管体量上不如业内知名的“AI四小龙”,但凭借“算法芯片化”+“端云协同”的模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化。

不过,在大模型时代,AI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场景主动提高了对AI的需求,云天励飞原有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怎样的挑战,云天励飞又该如何去调整呢?

股价破发,用超募资金回购

云天励飞上市满一年,其在资本市场最大的挑战,无异于大量限售股解禁。

云天励飞于2023年4月4日正式登陆科创板,据其2024年3月26日公告,云天励飞在4月8日有1.78亿股限售股份解禁上市,共涉及56名股东,包括7位股东持有的640.71万股战略配售限售股份,和50位股东持有的1.71亿股首发部分限售股。

据悉,首次解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50.05%,解禁市值超60亿元。受该消息影响,云天励飞在当日跌13.74%。

而在几天后,云天励飞抛出回购计划。

据云天励飞4月1日公告,公司拟于未来一年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并将回购股份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60元/股,回购总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

按照回购总金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云天励飞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83.33万股,拟回购股份数量上限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23%。

值得注意的是,云天励飞此次回购计划使用的资金为一年前科创板IPO时的超募资金。

云天励飞IPO时的发行价为43.92元,募资总额为38.99亿元,原计划30亿元,这意味着云天励飞超募了近9亿元。也正是完成IPO,云天励飞才缓解了资金压力,据云天励飞2023年三季报,截至当期季度末,云天励飞流动资金共42.3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0.06亿元。

由于上市公司的IPO募资配有明确的募投项目,如果上市公司实现超额募资,这部分资金属于闲置资金。因此,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可以使用发行普通股取得的超募资金、募投项目节余资金和已依法变更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回购股份。

回购股份的目的在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而股价破发,云天励飞如何维护投资人的收益呢?

截至4月10日收盘,云天励飞股价报30.19元/股,较发行价下跌31.26%,这意味着云天励飞首发战略配售股东的浮亏已跌超3成。

而云天励飞上市首日,其在集合竞价阶段报121元/股,较发行价涨了175.5%,总市值超400亿。

不过,虽然在二级市场上市值缩水,但云天励飞IPO前的股东仍然有所浮盈。

据了解,云天励飞在最后一轮增资中,由东海云天、中电信息、中电金控及华创多赢等机构认购。云天励飞在该轮融资对应的估值达到为69.5亿元。因此,“深圳AI第一股”云天励飞仍让IPO前十余轮融资中的一级市场投资人保持浮盈。

业绩连降两年,商业化探索仍在试水

AI赛道,早已趋向红海,盈利却依旧是个难题。

投入高、迭代快、技术难等,是AI企业的特征。如今,“深圳AI第一股”云天励飞和其他同行一样,卷入大模型战场,拓展商业化路径,想让多年的创业历程能够有所回报。

与下跌的股价相比,云天励飞上市后的业绩已经开始放缓。

据云天励飞2023年业绩快报,其于2023年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下降2.14%;归母净亏损3.90亿元,同比收窄。

而在上市前夕,国投证券一份研报分析称,云天励飞充分受益于智能安防场景修复及后续渗透率提升带来的行业增长,通过算法芯片化的模式,有利于快速实现规模化场景部署获得收入高增速,预计2023年至2025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为7.91 亿、11.08 亿、14.96 亿。

云天励飞公告中表示,2023年业绩亏损变化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下降、理财产品收益增加、销售费用增加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加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

而同上市前相比,云天励飞业绩增长压力一目了然。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云天励飞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2.30亿元、4.26亿元、5.66亿元及5.46亿元。

来源:猎云网来源:猎云网

技术是AI企业的基础,但合理的商业化模式,才是决定发展前景的主要依据。

据了解,云天励飞作为一家拥有算法、芯片和大数据全栈式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凭借“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协同”的技术路线,提出了打造“ 1 + 1 + N ”(即 1 张感知网络、1 个城市超脑、N 个智慧应用)自进化城市智能体实践框架。

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云天励飞已搭建了两大技术平台,即人工智能算法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平台,公司在销售的AI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中,运用其研发的算法和芯片技术形成收入。目前,云天励飞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数字城市运营管理及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级两大板块,并有少量芯片收入。

2023年,在大模型的冲击下,云天励飞也卷入了大模型混战中,业务方向也随之调整。

依照陈宁的判断,AI边缘侧赛道商业化时间轴是从2013年起步,行业先经历10年“AI方案化”时期,然后进入到5年左右的“AI运营”阶段,此后行业还会进入3年的“AI软硬一体”标准化产品打磨期。

今年,是云天励飞创业的第十年,刚好面临大模型的爆发,行业进入到AI运营阶段。在大模型时代,云天励飞又该如何去适应呢?

据陈宁此前的公开访谈,他认为云天励飞在大模型的落地应用面向三个方向:一是已落地的成熟行业,如安防、交通、商业、智慧城市等;二是通过天书大模型训推一体机等来探索更多的新场景、新行业;三是把大模型与标准化智能硬件产品相结合,比如新发布的深目AI模盒,以及正在探索的智能终端等。

大模型浪潮下,云天励飞的商业化路径从强AI方案化变为AI方案、AI运营、AI产品三个板块,而AI运营和AI产品将会成为主要的收入模式和来源。

在新落地场景的探索中,云天励飞也将目光瞄向了C端市场。

此前,云天励飞计划斥资1.8亿元收购智能穿戴设计企业岍丞技术 100%股权。对于收购岍丞技术,云天励飞在公告中表示,AI大模型能够助力可穿戴设备基于AI算法的相关功能持续创新,通过本次收购,有利于促进公司自研AI大模型的应用推广,进而丰富公司AIoT产品矩阵。

C端市场如今已是大模型厂商的必争之地。微软、OpenAI、百度等国内外大厂,都在加码C端应用市场,连C端市场中的手机、PC等厂商也在主动积极地与大模型做融合,因为 标准化的C端市场,比B端更容易落地和变现。

创业至今仍无法摆脱亏损阴影的云天励飞,布局新场景迫在眉睫。在新一轮的AI浪潮中,“不进则退”的规则依旧适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