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产业集群 助推区域特色发展

培育新质产业集群 助推区域特色发展
2024年04月10日 13:31 媒体滚动

转自:消费日报网

  打造农特产品精深加工、肉制品加工,以及预制食材、饮料和饮用水产业体系

  “广元造”食品饮料向500亿元级产业进发

广元市中粮油脂生产车间

  食品饮料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具有稳定刚性需求和强大增长潜力的基础性产业和朝阳产业。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深入实施“134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了以食品饮料产业为重点的“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如今,广元市建有食品饮料集中园区8个、总面积18平方公里,建立了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饮料及饮用水、肉制品加工及预制食材“3+1”产业体系,形成了茶叶、粮油、饮料、调味品等10余个产业链条,先后培育娃哈哈、中粮油脂等近150家规上企业,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529个,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特色天然饮用水之乡”称号。

  在4月7日启幕的“2024年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广元)食品饮料展销汇”上,广元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元市围绕打造食品饮料500亿元产业集群目标,在食品饮料产业细分赛道上,以“实干”回应时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铸链条,围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饮料及饮用水、肉制品加工及预制食材“3+1”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产业发展在广元大地遍地开花。

  “土”特产带来土豪“金”

  广元市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得享大自然厚爱,“山珍”琳琅满目。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广元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广元市委、市政府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确定为广元市重点骨干产业,并将其作为食品饮料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高品质提升。

  目前,广元市现有规模以上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87户,具备了年可加工谷物80万吨、饲料180万吨、猕猴桃5万吨、茶叶(鲜叶)6万吨、核桃10万吨、食用菌(鲜菌)40万吨、食用油40万吨、蔬菜60万吨的能力。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广元市拥有良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茶叶、猕猴桃、核桃、土鸡等“土特产”美名在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如何跳起摸高,进一步做强做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行业?广元市从建强产业势能、全链条发展到体制机制更新,展开全面探索。

  多元化探索,广元市目标明确——到2025年,力争建成连片成带特色种养基地480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实现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走出一条“土特产”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以水为媒 做“活”水经济

  广元依山傍水,因绿而生,因水而名。矿泉水、纯净水、天然苏打水……广元市地处秦岭南麓,正好位于南北过渡带,既有南方湿润滋养的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的特点。境内高山溢翠,溪流淙淙,良好的生态孕育出丰富而优质的水资源。

  背靠青山,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广元的答案是坚持以水兴业,用好生态金字招牌。近年来,广元市以水资源为媒介,先后引进了娃哈哈第一生产基地、娃哈哈第二生产基地、君安天源精酿啤酒、四川白龙湖饮品小分子苏打水、王老吉茶饮、四川依能健康高端饮用水等项目在当地取水建厂。

  如今,广元市已形成包装饮用水、酒类制造、软饮料3个“水经济”领域,其中包装饮用水涵盖矿泉水、纯净水、天然苏打水等,酒类制造主要涵盖白酒、精酿啤酒、果酒、米酒、露酒等,软饮料涵盖植物蛋白饮料、含乳饮料、果蔬饮料等。

  目前,广元市已编制了包装饮用水、酒细分领域全产业链发展图谱,市、区两级将持续推进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按照“创品牌、拓市场、延链条”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广元市饮料及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肉变“菜”火速出圈

  肉制品加工是指将生鲜肉类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食用价值,并延长其保鲜期限的过程。

  剑门关火腿、智琪毛肚、脱骨鸡爪、卤味制品……在走访广元市多家肉制品加工企业后记者发现,只需几分钟时间,种类多、味道佳、省时省力的肉制品加工菜就可上餐桌,让记者不禁感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美食不仅能沁人心脾,还能让广元市这座中国食品产业名城更加闪亮。近年来,广元市建立肉制品加工现代食品工业体系,从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突出发展畜禽产业、加快发展肉羊肉牛产业这三个具体方面着手打造肉制品产业集群。

  目前,广元市肉制品加工产品主要为猪肉制品和牛羊肉制品,猪肉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利州区、昭化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品为屠宰分割、肉制罐头及腌腊制品。牛羊肉制品企业主要集中在苍溪县、旺苍县、利州区,主要从事包括牛羊肉分割、罐头生产等。

  数据显示,广元市现有规模以上肉制品加工企业18户,年加工各类肉制品达150万吨以上。接下来,广元市将围绕“农”字做文章,以畜禽屠宰和肉类深加工为核心,加快广元市肉制品加工产业发展。

  “广元味”香飘万里

  时间是奢侈品,但美食不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预制食材,让消费者在家也能轻松享受到餐厅级的美食体验。

  近年来,广元市抢抓预制菜发展新赛道,大力布局发展预制食材产业。广元市现有预制食材生产企业34户,其中规模以上预制菜食材生产企业24户、专营企业18户,发展各类菜品66个。广元预制食材丰富多样,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需求,从预加工配菜产品、腌腊制品到加热即食菜肴,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四川欣鸿宇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烧肉、午餐肉、火锅罐头等系列产品,不仅“卖全国”,更是走出国门,走上了非洲、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餐桌。四川剑门优可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剑门川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草鸡、九味鸡、椒麻鸡、红油鸡片肉质细嫩有嚼头,口味丰富越吃越上头。四川懂食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柠檬鸡爪占据了抖音鸡爪销量的三分之一,携手“与辉同行”知名度稳步提升。四川食为天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魔芋制品、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粉丝等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

  当前,广元市正加快打造川陕甘渝食品饮料及预制食材生产基地,致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美味的“广元造”预制食材。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

  擦亮“中国家电品牌基地”金字招牌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地处国家家电“黄金走廊”和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腹地,是广东中山的产业重镇、工业强镇。4月8日上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南头镇党委书记徐宁军接受“中国家电品牌基地”授牌。据悉,南头是全国目前唯一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家电品牌基地”称号的地区。

  徐宁军告诉记者,自2018年首次获得“中国家电品牌基地”荣誉称号以来,南头镇坚持以“品牌经济引领”为主线,持续提升家电品牌“亮度”,深入打造家电产业品牌集群高地。截至目前,南头镇拥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50个,超30家企业在全国细分行业中综合竞争力位于前列。除了被评为“中国家电品牌基地”,南头镇还先后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电)、全国轻工业先进产业集群,并在中山成功创建“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3年,南头镇家电产业实现总产值近500亿元,家电产业出口超3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南头镇空调产量突破1500万台,冰箱产量突破1200万台,电视机产量突破1000万台。今年一季度,南头镇家电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9.5%,推动全镇经济顺利实现“开门红”。

  徐宁军表示,接下来,南头镇将以获授“中国家电品牌基地”荣誉称号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产业立镇、工业强镇”的信心决心,锚定目标任务,加强交流合作,借力优势资源,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南头家电”整体品牌打造,提升“南头家电”整体品牌核心价值,不断谱写南头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天津市静海区:

  自行车“行”出新天地

静海区科林公司车胎存放区

  在天津市静海区,从造车到卖车、从卖车到骑行、从骑行到办赛,产业链甚至已经延伸到专业调车师的培训领域,小小的“车轮”带动着全周期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4月8日,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静海区被授予“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静海”称号。

  天津市静海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整个车轮产业链的基础,“造车”已经成为静海区的名片之一。10年前,静海区的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还是一片空地,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自行车产业的聚集地。园区内的捷安特,已然是自行车企业的头部品牌,拥有自行车组装线、自主加工线、焊接线等生产线27条,生产的越野山地车、炫彩青少年车、高端公路车、减震式休闲车等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成为众多骑行爱好者的首选。除了成人自行车,静海区还有一座“童车王国”,在优贝(天津)自行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平均每5分钟就下线一辆自行车,产品发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亚马逊网购平台上,销量排名第一的童车,一直是优贝的“EZ”系列。

  有门店、有场地、有赛事……有了造车做基础,静海也成为自行车爱好者骑行的乐土。在静海区,东方红路上聚集着十几家自行车、电动车专卖店,有山地车、城市自行车、童车、山地越野车等。

  据静海区自行车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静海拥有3个骑行俱乐部,拥有20余支由骑行爱好者自发组建的骑行队。在过去的一年中,2023年首届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天津静海区团泊湖站)、“大美天津·华德智慧杯”自行车生态巡回赛静海站、天津团泊湖首届自行车主题运动会等系列赛事也为自行车产业链提供了延伸的空间。

  能造、能卖、能玩,还能做什么?作为产业链的细分,技术和人才培训也成为一项产业,在静海区开花结果。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越来越智能化的自行车对维修、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骑行者自身很难解决,这就需要专业的调车师。目前,静海区多家自行车销售店都配备了至少一名专业调车师,即便如此,和店内的业务需求相比,调车师依旧紧缺。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产业导师高海涛在自行车、山地车领域拥有20多年的试验、研究经历,他表示,在京津冀地区,静海区在调车师方面的储备和培养走在了前列。除了调车师以外,骑行训练、康复、急救等方面,也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和机构来组成骑行保障体系。

  在静海,小小的“车轮”,不仅带动了自行车、电动车的生产制造,也促进了区域体育产业、文旅产业和商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静海区共有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388家,其中有36家企业年产值达到千万元以上;全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一万余人,体育专利133项;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了100亿元,约占全区GDP的1.69%,由“车轮”形成的产业链已成为带动静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河南省睢县:

  一双鞋“走”出幸福路

睢县中国鞋都博物馆

  “去年,睢县实现生产总值261.8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位居河南省第7位、商丘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居商丘市第1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9%,居商丘市第1位。”在4月8日召开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上,接过“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睢县”牌匾的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多年前,睢县还是个农业大县,从2011年开始,睢县以“跳出睢县、放眼全国”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以制鞋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成基地、十年创鞋都”的发展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睢县制鞋业已从“零”基础发展到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596家,年产能3.5亿双,特步、足力健、李宁等知名品牌云集。富民产业在全县范围内遍地开花。阳新高速、商登高速贯穿睢县全境,水、电、暖、气覆盖城乡,诸多发展动能激活县域社会经济新生动力,成为豫东平原上的一颗新星。

  如今的睢县,乡村有车间,车间有订单,工人有活儿干,收入有保障。睢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睢县城关镇已建设乡村振兴车间5个,为足力健鞋业、嘉鸿鞋业、滕润鞋业等企业代加工鞋类产品,每年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产值1200多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睢县抢抓国内产业转移机遇,聚焦城乡贯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制鞋、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持续稳中有进,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后发赶超、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睢县制鞋本地配套能力90%以上。依托制鞋等主导产业,盘活全县20个乡镇街道闲置资产,建设50多个卫星工厂和300余个家庭微作坊,打造品牌集聚、配套完善、就业强劲的百亿级制鞋产业集群。

  睢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睢县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县域发展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睢县引进建设了静脉产业园,建成河南省首家新概念污水处理厂;建成了“梦里水乡”保庙村、“文化艺术”土楼村等各具特色的时代新村,推动形成城区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城乡贯通融合为睢县经济社会插上了快速发展的“翅膀”。

  (解 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元市 肉制品 开发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