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义务教育
2024年03月04日 14:41 封面新闻

专题:专题|雷军代表2024两会议案: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 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

△图源:小米集团提供△图源:小米集团提供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围绕“低碳”和“智能”两大方向,向大会提交了四份建议,涉及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聚焦“低碳”和“智能”两个关键词,既从宏观上关注我国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提升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同时也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智能驾驶安全、先进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等产业问题。

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

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掀起新一轮科技变革与行业变革的浪潮。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而我国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因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为此,雷军建议,将人工智能纳入教育培养体系,一方面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扩大教学力量,拓展更多专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综合型人才。

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

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智能制造水平和产业规模明显提升,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引擎。随着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为进一步保持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雷军提出,要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持续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控制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智能制造的实践和示范样点,推动标准群发展;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企业,共同投入智能制造标准、规范制定;支持国内企业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发挥制造规模和创新优势,以产业链影响力促进国家标准规范的融合,构建自主创新可控的产业创新、赋能和服务的生态体系,探索智能制造的“中国范式”。

此外,针对绿色发展、智能驾驶等热门话题,雷军提出,应先制定相应配套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优化升级供应链系统,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供应链全流程业务信息贯通,并建立绿色化评价及示范推广机制,激励企业绿色低碳化转型。谈及智能驾驶,雷军建议,尽快建立辅助驾驶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辅助驾驶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验证标准落地应用,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智能驾驶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合规措施及产品标准的实施细则,同时建立统一的智能驾驶安全监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赋能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1 骏鼎达 301538 --
  • 03-11 星德胜 603344 --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22.43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