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冷静思考消费贷热

记者观察:冷静思考消费贷热
2024年03月01日 10:11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杜肖锦

“低至3字头”“低至2%”“各种优惠组合加起来可低至1%”“3人拼团抢利率优惠券”。近年来,消费贷利率隔一段时日便会在市场激起浪花,引发关注。

春节前后,消费贷“激战”更甚,《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观察发现,部分银行面向新市民、高级人才等客群,推出了额度审批上限在10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大额消费贷产品。从利率到拼团再到额度,为跑马圈地,消费贷可谓竞争激烈。但这注定不是长久之计,银行机构的消费贷热应适时“降温”。

从本质上看,消费贷利率竞争激烈的背后是消费贷领域进行的同质化竞争。目前,消费贷是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以量补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银行资产端经营负担;从存、贷两端看,由于存款利率降低等因素,银行资金成本也有所下降,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具有一定基础。因此,消费贷的利率水平不断向下“探底”。

不管如何激烈竞争,消费贷终究还是贷款产品,“先借后还”的性质不会变。利率一味压低,让违规套利套现的可能性增加,资金流向了非消费领域或高风险投资领域,反而放大了风险。记者注意到,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借贷、“转贷”、“倒卖”消费贷利率优惠券等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规使用个人消费贷款事项处罚的力度。2023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对上海银行开出罚单,该银行存在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股市等4项违规行为,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上海银行被处罚款145万元。此外,还有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新平农商银行等机构因个人消费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证券公司、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等违法违规事由被处罚。

消费贷的激烈竞争或许是无奈为之,但消费贷业务的长远稳健发展离不开机构自身的科学布局和审慎经营。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需要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意识,加强业务员培训;优化业务流程,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与机制,强化征信市场约束机制。

未来,消费贷还需通过差异化发展让市场空间越来越广阔。当然,差异并不意味着偏离监管,创新也要审慎开展。通过科学长远谋划,让消费贷实实在在用在推动消费升级上,拉动内需增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1 骏鼎达 301538 --
  • 03-11 星德胜 603344 --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22.43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