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禁”与“放”⒀|留住传统,低碳过年

烟花爆竹“禁”与“放”⒀|留住传统,低碳过年
2024年02月26日 20:37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春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笔者在陕西麟游老家,沉浸式体验了一个气息浓郁的春节。烟花爆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庆祝。近年来,烟花燃放成为大家广泛高度的话题,备受热议。

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确实能够增加节日氛围,但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烟花爆竹的燃放容易引发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其次是环境问题,烟花爆竹产生的烟尘、噪声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生产包装等环节也会增加碳排放。因此,一些城市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环境整洁,选择了发布烟花爆竹禁放令。

我们认为,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燃放烟花,而是如何找到传统俗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平衡点。应该尊重、倾听民意,不能因噎废食或者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禁燃。

近期,我们看到部分城市出台了“禁改限”的通知。这些有温度的措施既可以吸引游客,带动消费,同时又最大化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传统年味的情感需求,但也对地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可以区分城市与乡村、平原城市与山地丘陵城区,大气污染重点管控区与非管控区,然后结合各地区的环境容量,制定和施行差异化的燃放管理办法。政策出台后,需要加强多方协同,特别是跨省区交界区域。比如,政府相关部门划定烟花爆竹燃放专用区域,规范烟花爆竹销售市场,鼓励用环保安全的烟花爆竹替代传统的火药炮仗,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力和内涵,创造更多元的文化娱乐产品。

在陕西麟游,笔者切身感受到,整体的烟花燃放量有所下降,除了看春晚、社火等传统演出,今年各乡村还组织了舞龙、秧歌会演等丰富的文化活动。此外,也有村民们开始走出家门,开启全家周边开启田园风光短途游。

春季期间,陕西麟游县乡村舞龙彩排      图/赵亮

高校科研机构、环保社会组织和科普工作者、新媒体博主达人等都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用接地气、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科普,引导公众绿色消费,低碳过年。通过“云参观”“云种植”等方式,打卡博物馆,探访古村落等日益丰富且绿色低碳的过年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我们注意到,春节期间,陕西、山西等地多家博物馆、文化街区热度空前火爆。在陕西西安,受益于央视春晚分会场落地,文化+科技相融合,全民共诵《将进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山西运城,市民们带着孩子,参与元宵猜灯谜活动,现场有舞蹈,歌曲等多种文化演出,猜灯谜还有现场红包雨惊喜,吸引很多人驻足参与,不少市民徒步到盐湖边新的网红点大卡,感受盐湖湿地生态自然之美。

在运城池神庙附近,元宵猜灯谜活动热闹非凡  图/赵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26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