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科技网
仰东萍 孔菲 科技日报记者代小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联合浙江大学黄荷凤院士等完成的一项研究证实,在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患者中,与常规体外受精技术(常规IVF技术)相比,使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技术)并不能提高第一次移植后的活产率,而且获得的可利用胚胎数较少、移植率较低、后续观察到的累积活产率也相对较低。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论文配发的相关述评指出,该研究为治疗非严重性不孕症提供了一级证据。
作为体外受精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常规IVF技术是精卵在体外自然结合受精,ICSI技术是直接将精子注射入卵母细胞胞浆内进行受精。与常规IVF技术相比,ICSI技术的操作相对复杂且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
目前,ICSI技术在欧美国家使用率近70%,一些中东国家使用率高达90%以上。我国对各项辅助生殖技术使用适应证的规范管理,ICSI使用率为40%左右。应用ICSI技术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若不使用ICSI技术,非严重男性因素的不孕症患者(即轻中度少弱精患者)是否会降低受精率,影响成功率?ICSI技术的扩大使用是否会影响子代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述研究团队招募2329对不孕夫妇参与此研究项目,1154对夫妇和1175对夫妇被随机分配到常规IVF治疗组和ICSI治疗组。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夫妇的主要结局指标,即第一次移植后活产率,分别为33.8%和36.6%,无显著差异。在次要结局指标上,ICSI治疗组的可利用胚胎数较少、移植率较低,在受精率、受精失败率、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等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
研究团队随访本次体外受精治疗周期的后续移植及妊娠情况发现,在随访后12个月内进行胚胎移植的研究对象中,ICSI治疗组累积活产率为44.5%,低于常规IVF治疗组的50.9%。持续随访观察发现,ICSI治疗组的累积活产率仍低于常规IVF治疗组。
研究证实,常规IVF技术均应被推荐为治疗非严重男性不育患者的最佳方案。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规范了ICSI技术的适应证,避免技术滥用。此研究成果也为国际指南提供了最佳循证医学依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