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本文刊载于2024年2月6日《解放日报》第12版思想周刊/文史/广告
自古以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与文化符号,象征着刚健雄伟、高贵威严、智慧吉祥和繁荣昌盛,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神品质。通过各种具象化的载体和生动的形态,“龙”文化广泛存在于华夏文明发展演进的漫长历程,对中国人的心灵观念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能够发现“龙”文化留下的深刻印迹。以上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例,其中就有不少与“龙”直接相关的文化瑰宝。深入挖掘、系统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中的“龙”文化,充分提炼其精神标识与象征意蕴,对于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的心灵血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海地区与“龙”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
当前上海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共有16个项目与“龙”文化元素直接相关,其中国家级项目7个、市级项目3个、区级项目6个,在内容上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具体类别。
在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中,以松江舞草龙、浦东绕龙灯、闵行鲤鱼跳龙门等“龙舞”为典型代表,充分展现了“龙”文化的独特神韵与巨大魅力。“龙舞”,又称“舞龙”、“耍龙”、“调龙”、“舞龙灯”等,根据舞蹈核心道具“龙”的制作形态又可以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柴龙)、板凳龙等具体种类。松江舞草龙(2008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长期流行于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的民间传统龙舞,相传最早起源于唐代的草龙求雨仪式,乡民以金黄色稻草扎成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的四丈四节草龙,并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草龙舞、滚灯舞等独特的舞蹈形式。再如,浦东绕龙灯(2010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浦东三林地区的传统龙舞种类,其“龙灯”主要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各节龙身内点燃灯烛,一人以龙珠引舞,九人持竿舞动“龙灯”,光彩炫目,兼有传统龙舞的竞技性与艺术性,又彰显了传统戏曲、武术的章法神韵。
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中,龙凤旗袍、龙类风筝、青龙饺、白龙糕等制作技艺也生动体现了“龙”文化在各种物象载体中精致化、艺术化、生活化的中华美学意蕴。例如,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海派旗袍的精华,通过娴熟运用传统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尤其是以独特的手工镂雕技艺,在旗袍幅面、盘扣上绣成龙、凤、鸟、卉等经典图案,寄托了福、禄、寿、喜的吉祥寓意,体现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妙匠心与深厚底蕴。再如,金山龙类风筝制作技艺(2015年第五批金山区级非遗项目)依托吴越地区历史上发达的丝棉纺织业基础,世代传衍,逐渐形成了“龙头蜈蚣风筝”、“二龙戏珠风筝”、“龙凤呈祥风筝”等各种以“龙”为主体造型的布艺风筝制作传统。尤其是“龙头蜈蚣风筝”这一典型代表,结构奇巧,工艺繁复,经多道工序而制成,龙头雄伟,双目浑圆,口含金珠,神气十足,惟妙惟肖。此外,金山白龙糕、张泽青龙饺等以“龙”为核心元素的传统食品制作工艺也充分体现了“龙”文化精致、灵动的生活美学内涵。
民俗类非遗项目包括罗店划龙船习俗、嘉定小青龙舞龙会、吕巷小白龙信俗等。罗店划龙船习俗(2008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上海罗店地区每年端午节举行的一项传统节庆活动,兴于明而盛于清。据清光绪《罗溪镇志》记载:“里中旧有龙舟五、六号,旗仗鲜明,锦彩夺目,擅一邑之胜。”以端午正日为始,通常持续五到七天,期间有立竿、出龙、点睛、接龙、送标、旺盆等各种仪式活动,以祈福纳祥,驱疫辟邪。罗店龙船全长约六米,昂首、翘尾、宽腰,龙头用整段樟木精工雕刻,呈现为鳄鱼嘴、虾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长须飘拂、鳞甲叠彩的造型,栩栩如生,在江南端午龙舟中独树一帜。小青龙舞龙会(2009年第二批上海市级非遗项目)是嘉定菊园地区的元宵节民俗,大约形成于清代后期,主要由扎龙、请龙(点睛)、舞龙、安龙等环节组成。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菊园地区民众以篾竹扎成小青龙,舞动龙灯游街串巷,敲锣打鼓,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小白龙信俗(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主要流行于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最早起源于明成化年间秦望山“白龙洞”中有小白龙修炼并护佑当地百姓的民间传说,后逐渐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祭拜小白龙神、神灵巡游、舞小白龙等信俗活动,蕴含了当地民众世代尊崇龙神“有功德于民”的历史记忆与礼俗信仰的朴素情感。
二、上海非遗中“龙”文化的精神意蕴与人文内涵
“龙”作为华夏先民创造出来的具有集聚性、复合性元素特征的动物图腾,凝结了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上海非遗中的“龙”文化也以生动的形象和表现方式,彰显了多元而深刻的象征意蕴与人文内涵。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各种与“龙”相关的非遗项目中领略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祈福纳祥的美好期盼以及通过祭祀仪式与民间信仰凝聚的朴素情感。
1、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上海非遗中的“龙”象征着刚健、雄伟、威严和兴盛,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松江舞草龙、浦东绕龙灯、闵行鲤鱼跳龙门等以传统“龙舞”为核心要素的非遗项目,在充满竞技性、节奏感的活动过程中,加之紧密强劲的锣鼓奏乐氛围烘托之下,将民间舞蹈动作与戏曲步法、武术神韵深度融合,通过穿行、腾跃、翻滚、回转等极具力度、幅度、速度的舞蹈动作和技巧,突出展现了“龙”这一精神图腾的刚健有力、昂扬奋发之美,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昂扬奋进的精神姿态。
2、寄托了中国人民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龙”同时又是吉祥、喜庆、兴盛的象征。上海非遗中许多与传统节庆民俗紧密相关的项目,在“龙”文化元素中寄托了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例如,春节舞龙、元宵绕龙灯、端午赛龙舟等等,在欢庆祥和的传统岁时节日氛围中,寄托了驱邪消灾、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和对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盛世图景的期盼。清代文人王廷铨在《上元》诗中写道:“正月三林绕龙灯,旌旗锣鼓闹街村。爆竹烟花沿街卖,儿童追逐嬉新春。”此外,金山白龙糕、张泽青龙饺等传统节庆美食,也在市井方寸间热腾腾的“龙”形象和烟火气息中,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
3、反映了华夏农耕祭祀与民间信仰的朴素情感
上海非遗中的“龙”还保留了华夏农耕社会祭祀仪式与民间信仰朴素观念的深刻印迹。早在秦汉时代,“龙”即是华夏农耕文明相关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神灵,尤其是祈雨仪式的主要祭祀对象。唐代以后,祭龙祈雨的观念已普遍盛行于民间社会。松江舞草龙、嘉定小青龙舞龙会、吕巷小白龙信俗等非遗项目都集中反映了民间百姓在农事节点祭龙求雨的仪式记忆,罗店划龙船习俗最初亦具有驱疫辟邪的祭祀意义与民间信仰的朴素情感。其中,不少非遗项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演变为当地民众的节庆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但仍然保留着祭祀龙神、请龙(点睛)仪式等环节,深深融入、凝聚地方社会生活功能与世俗色彩的同时,在信仰文化的朴素情感中持续强化着民族认同,对今天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性格塑造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群韬,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