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走进生活!北京台春晚用“龙行北京”短片取代主持人丨主创谈

真正走进生活!北京台春晚用“龙行北京”短片取代主持人丨主创谈
2024年02月10日 20:14 新京报

如果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主持人,丰富多元的节目该如何衔接串联?那些需以口相传的时代精神,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向观众实现触达?今天(大年初一)19:30在北京卫视、北京文艺频道播出的2024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将为大家交出一份可作为范例的成绩单。

据悉,为了更好地展示新时代首都发展变化,生动展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实施成果,感受首都市民热火朝天的迎春气息,2024北京台春晚将一改传统晚会主持人串联的模式,以“龙行北京”系列短片(包含五支短片)作为整台晚会的串联线索。为什么会选择以短片代替传统主持模式?短片又有哪些创新和亮点?

今年北京台春晚用短片串联。

平凡生活中的“我”都是主角

走入火热生活展现实实在在的快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的春晚也曾走出摄影棚前往外景拍摄,但在而后的三十余年之中,在演播室或搭建固定舞台录制,邀请几位主持人用串词衔接不同节目,仍是央视及各地方台春晚的主流模式。

今年,北京台春晚以“我的春天,看我的”为主题,意在让每个平凡生活中的“我”都成为春晚主角,“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发声,去表达他们对春天的理解,体现当下社会的心态、人们的状态。那在这样的概念下,我们认为春晚表达不应都放在演播室里完成了,而是要真正走入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北京台春晚总导演秦峥表示。

由此,2024北京台春晚不设串场主持人,而是以“龙行北京”系列外拍短片代替串联起整台晚会的创意应运而生。“龙行北京”集结了北京广播电视台二十多位主持人组成“寻龙小队”,各小队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首都最意想不到、独具特色的五条龙。这组系列短片由五支短片组成:《龙吟千年》《龙马精神》《龙行天下》《龙耀九天》《龙腾大运》,分别探访了城市副中心“三庙一塔”和“三大文化建筑”、德胜门传统懒龙馆、北京青龙桥火车站、门头沟琉璃渠村文化产业园和中国考古博物馆。

在秦峥看来,当春晚真正走入生活,所有的表达与发声就不再是“喊口号”,而是让观众实实在在通过春晚镜头,看到北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更新,看到老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快乐。

从“琉璃龙吻”首秀到“懒龙”

北京丰富的“龙”元素令大家意想不到

谈及“龙行北京”的内容创意,2024北京台春晚总撰稿王寅坦言,今年不少地方台春晚都将“寻龙”作为重要的内容创作方向,因此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体现北京文化、北京精神的基础上,还能做到别出心裁。

“我们没有寻找那些大家司空见惯的‘龙’,或者提到北京的龙元素第一反应就能够想到的,比如故宫的九龙壁等。我们更希望能够寻找到北京最令人意想不到,且独具北京文化特色的‘龙’。所以最终我们找到的这五条龙简单概括有北京‘最长的龙’‘最快的龙’‘最老的龙’‘最年轻的龙’,甚至还有‘最好吃的龙’。”

“最好吃的龙”。

1、《龙吟千年》——中国考古博物馆

2023年9月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中国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打造了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今年北京台春晚寻找的第一条“龙”便是来自于此——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绿松石龙形器”。它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市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朝文化极为重要的见证,也是夏朝出土文物中最为精美的文物之一,被外界称为“超级国宝”。

王寅表示,夏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是整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民族与“龙”形象相结合的重要标志。“我们请‘寻龙小队’的主持人到博物馆中去欣赏绿松石龙,并且用一个幻化梦境的方式,由主持人幻化成为舞者代表了‘龙’的形象,然后在舞蹈中我们不断加入形形色色以‘龙’为元素的国宝文物,像大家熟知的‘红山玉龙’等。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以‘龙’作为精神图腾的。”

2、《龙马精神》——北京德胜门懒龙馆

《龙马精神》是五支短片中气质最为特殊的一支。它的主角不是历史文物,不是工业遗产,而是北京人最熟悉的一样家常美食:懒龙。节目组找到了德胜门内大街的一间小饭店,这个小饭店的特色就是卖京味懒龙。

在王寅看来,虽然懒龙是北京最家常的面食,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其背后的民俗故事。据说,当年天上有一条专门负责降雨的龙,但他性子比较懒惰,经常忘记下雨的日期,惹得老百姓非常生气。于是大家为了提醒它,就设计出这么一道美食,用面卷上肉馅,做成龙的样子,并且给它起名叫“懒龙”。每年惊蛰这一天,大家就会相约去吃懒龙,来提醒这条龙要按时下雨,降福人间。久而久之,惊蛰吃懒龙也就成为了老北京民俗。“它背后的寓意其实就是‘吃了懒龙不犯懒,撸起袖子加油干’。所以我们也是选择了这样一个非常有烟火气的角度,包括‘寻龙小队’还拿着懒龙到什刹海分发给街上的老百姓,让大家一起来品尝,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唱出了春节的热闹劲儿和烟火气。”

3、《龙行天下》——青龙桥火车站

《龙行天下》选择的点位是位于京张铁路上的青龙桥火车站。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而青龙桥火车站则是京张铁路上非常重要的站点之一。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学到的詹天佑的故事,其中就讲述了他在青龙桥火车站设计“人字形”铁路所遇到的困难。

“我们把青龙桥火车站作为第一个拍摄点位,其实展现的是民族工业百年发展和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而且京张铁路与八达岭长城相交,从空中看下去,长城和铁路就像两条巨龙。如果万里长城可以意向为最长的那条龙,那京张铁路,尤其是在京张铁路下方运行着的京张高铁,实际上就是‘最快的龙’——因为中国高铁的时速领先世界。而这两条龙的交汇点就在青龙桥火车站,所以它具有很独特的意义。”王寅表示,另一方面,青龙桥火车站每年都会有一列“限定款”S2号线,被老百姓称为“开往春天的第一趟列车”,“这条线路将穿越漫山遍野的花海,也呼应了北京台春晚开往春天的重要寓意”。

青龙桥火车站。

4、《龙耀九天》——北京门头沟琉璃渠村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有一片传统村落,名为“琉璃渠村”。这个村区的前身是为元代的“琉璃局”,负责为皇家生产建造宫殿所需的琉璃制品。据史料记载,据元代开始,这个村落始终以琉璃为业。2008年,琉璃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的特殊性实际上跟北京整个建都史是一脉相承的。”王寅表示,像故宫、天坛、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等所用的琉璃几乎都是从这里生产的。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门头沟琉璃渠村也焕然一新,已经废弃的老厂房得到全新改造。2023年琉璃渠村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次对外亮相。园区优化10余座保留建筑,并恢复少量窑口烧制工艺展示,以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园区内有琉璃文化体验馆、西山古道文化驿站、琉璃博物馆等,让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利用,形成工业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吸引无数年轻人慕名打卡、观光,了解并体验非遗琉璃艺术。

探访琉璃渠村。

“我们选择这个地方拍摄也是想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千年窑火没有熄灭,千年记忆依然传承。”王寅透露,《龙耀九天》短片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彩蛋,就是“寻龙小队”在文创园里找到的这条“龙”,其实是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一个“大吻”,也叫做“龙吻”。这个“琉璃龙吻”高3.4米,重是4.3吨,由13块琉璃构件拼接而成。2023年琉璃文创园的工匠们用原始工艺,原样比例为太和殿烧制了这个龙吻。上一次通过这样的技法去烧制龙吻还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今晚“琉璃龙吻”也将在北京台春晚现场首次向公众亮相。“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寓意,我们也很幸运能够将它的首次亮相安排在我们北京台春晚的现场。”

5、《龙腾大运》—打卡城市副中心中

《龙腾大运》打卡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遗址“三庙一塔”,即“文庙”“燃灯塔”“佑胜教寺”和“紫清宫”,以及“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这支短片中,节目组做了三首歌曲的拼接,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国龙》,中间会加一段原创的说唱,最后一首歌是《一起向未来》。

“‘三庙一塔’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大文化建筑’则是北京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特色体现。同时这支短片里我们也大量展现了老百姓载歌载舞的镜头,加入了北京城市发展变迁、新时代发展成就、城市日新月异的画面展现。其实这支短片展现的就是‘人人为龙、山河为龙’的概念——副中心五河交汇,实际上每条河都像一条龙一样;而每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都是‘龙的传人’。”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春节联欢晚会 北京市 考古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